第162章 送上门的劳力
作者:软心饼干   穿越我在古代打猎养家最新章节     
    回去路上,成老板说了自己家情况,姜月说了要去京城帮他接妻儿,所以家庭住址,妻儿年岁样貌很是详细。除此之外,家中秘辛也没瞒着。
    成家在京城算不上高门大户,成老板的哥哥年轻时犯了事,被抓后经不住拷打在狱中自杀。留下孤儿寡母。
    话说他这个嫂子是个人物,长的俊俏最更甜,可惜面甜心苦,哄的成老爷子夫妻俩放着自己儿子不疼,偏疼长房寡母孤儿。
    大儿没了以后,老两口竟然想着让他娶了嫂子养侄子,这么荒唐之事,成老板和爹娘成了仇人的地步。
    可终究儿子没斗过老的,他这个小叔子被下药算计半夜稀里糊涂被爬了长嫂的床,名声臭的只能听了老爹老娘的摆布。
    要是一直这么下去,成老板也就认命了。偏在家里老的死后,成老板才发现自己这媳妇拿了他辛苦挣来的钱和家里的老底跟别人做生意。
    那个“别人”,还是个跟她“有故事”的男人,是年少差点成了夫妻的故人。
    最后,成老板心软,只是把她扫地出门,不要了。
    知到这,武大气的要死,一脸嫌弃,你也是个管不住自己的。
    “你那闺女儿子不会是......”
    “是我后来娶的妻生的。”
    成老板心念一动,想到出门前妻子给他求的几道符,感概道:“娶妻当娶贤啊。”
    要不是妻子的几道符,自己也不能化险为夷,峰回路转啊。
    再回家里,村里的麦苗已经长出老高,水稻也插好了秧。
    新盖的联排小房子已经住上了奴仆的家人。姜月正在吃饭。
    姜有善给她夹菜:“这是陈旺家的小妹送过来的小鱼虾,阿翠做的麻辣味的,可香了,尝尝?”
    正吃饭间隙。
    一对母女进了门,小的背着一筐的草,牛棚的石槽立即被嫩草填满。
    老的找到放在院角的扫帚,拿起来就在院子里扫地。
    什么情况?
    姜月有点懵,因为完全没察觉到这两人能对自己构成啥威胁,也就没立刻把人踹出去。
    众人也是一懵 蔡氏和姜有善对眼,没见过这俩人啊?
    董娘也看的呆了,不过确是率先回过神来,居然有人敢抢她的活,眉头立马皱了起来,放下手中的碗筷就去逮那一老一小。
    姜月抬手一挡,道:“别急,先看看,还挺新鲜的,头一回见,这俩要干嘛。”
    董娘可不干了,心里着急,说道:“小姐,那都是我的活!”
    得,姜月把手一放。
    董娘立刻如饿虎扑食般冲了过去,一把抓住那妇人飞舞的扫帚,夺了下来,将人拉到姜月跟前。
    “啊啊!”
    痛呼声响起,小的忙丢下背篓冲过来,噗通一声跪在姜月跟前解释:
    “小姐饶命!小姐饶命!我和阿娘只是想帮您干活换口吃的,小姐您大人有大量,就饶了我们吧!”
    可能没想到农家院子里,这么多人在,尤其是这个大个子女人,好彪悍!
    这对母女完全没有准备,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明明她们这招之前都屡试不爽的,看他们干了活,就算不高兴也会多少给点吃食打发她们。
    老的那个好像不会说话,嘴里发出焦急的“啊啊”声,一个劲的给姜月和董娘拱手致歉。
    姜月抱拳好奇问:“听口音,你们是隔壁的流民?”
    母女二人点头,看姜月没有要赶人的样子,小的忙问:“小姐,我们能帮您干很多活,您有没有活要我们做的?只要一点吃的就成。”
    女孩看起来八九岁,但听着口吻成熟,姜月猜测,应该是个十一二的姑娘了,看起来小,是长期营养不良没吃好。
    对女孩,姜月的心多少柔软些,示意母女俩先先起来。
    “董娘,去把灶房的馒头拿一个过来。”
    姜月有好心,但是不多,一个馒头分给母女俩,差不多也够意思了。
    董娘把馒头拿来,很有危机感地看了母女俩一眼,才退后做自己的事儿。
    姜月指了指院子的板凳,示意他们坐。
    大馒头还冒着热气呢,母女俩刚拿到手,一分为二,几口就吃光了,肚子里有了东西,精神都好了许多。
    母女俩不敢坐,忙不迭地向姜月鞠躬道谢,然后就想帮她干活。
    “别急别急,我有点事想问问你们,先坐下休息一会儿。看你们的样子,是从西边深山里淌过来的吧?”
    母女俩连连点头,这才小心翼翼地在板凳上坐下来。女孩说:“我阿娘不会说话,小姐有什么事尽管问我就好,我叫小草,您叫我草儿就行。”
    姜月问她们怎么不回家,反而跑到这小山村来讨生活。
    草儿说,青州边境不知道怎么开了个口子,跑进来好多蛮子。这些蛮子专门抓人,抓住了人用铁链子串成串,带走。
    村里的人都吓跑了,全都躲进了大山里。
    “我们的口粮早就吃光了,山里又有毒蛇猛兽,实在太难熬,胡乱走到了这里,就想找点活儿干。”
    草儿像个小大人一样,无奈地苦笑。
    姜月问:“像你们这样的人还有多少?”
    “有几十个吧?”草儿也不太确定,反正她们村的,还有附近村的人都跑光了。
    姜月皱起眉头:“你们还有同伴在这附近吗?”
    草儿瞬间沉默,母女俩心虚地低下了头。
    原来她们是先遣部队,若是这村子还有余力接纳他们,便回去告知其他同乡,大家一同前来。
    母女俩的沉默已经给了姜月答案,她的神色明显冷了下来。
    但她又能说什么呢?
    这乱世之中,母女俩只想靠自己的劳动力活下来而已。
    纵然有些无耻,但都活不下去,谁还管它是不是道德绑架啊。
    看姜月久久不说话,母女俩尴尬的站了起来,再次作揖道谢,谢她的大馒头。
    转身,准备离开。
    “你们那有会打铁的吗?”
    草儿惊喜转身,“有,粮叔是我们村的铁匠,啥农具都会打!”
    “算账会吗?”
    “有有,我邻居大哥就是酒楼的账房先生。”
    “有会盖房子的吗?”
    草儿的娘连忙点头,着急的想表达,手舞的飞快,草儿急得让她娘慢点慢点,帮着转达。
    “小姐,还有村里的伯伯叔叔修房子铺路都会干,村里要是有人修房子,他们就行。我爹也是泥瓦匠,他盖的房子可结实了!”
    草儿一脸渴求之色,仿若在说“小姐你留下我们吧、留下我们吧”,她那瘦黄的小脸上,一双杏眼亮晶晶的,模样很是可怜。
    姜月面色沉静,指向门口的大路,沉声道:
    “看见了吗?顺着这条道往前一里地是一条河,你们把人都喊过来,在那等我。”
    母女俩面露喜色,立刻朝山上跑去,准备叫同乡过来。
    姜月见她们进了山,这才动身前往里正家。
    原本她还想着村里既要耕种,又要组织民兵连,人手不足,盖寨子的事想放到秋收后再做打算,如今看来,提前也未尝不可。
    送上门的劳动力,不用白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