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像做梦一样
作者:软心饼干   穿越我在古代打猎养家最新章节     
    牙婆这时候也走了过来,纳闷瞧了姜月一眼,对着地上的武大郎说道:“这小姐并非真的缺劳力种田!她是心善,看你可怜,想救你一命,才收你为仆。”
    “小姐大恩,仆定衷心!”武大郎鼻涕横流,重重叩首。
    “那就耳后刺字,一耳刺田、一耳刺仆!”牙婆的意思是让武大郎一只耳朵后面刺伤“田”字,另一只耳朵后面刺伤“仆”字。如此这样,武大郎将来要是跑了,都会叫别的主家知道他是逃逸田仆。
    没人愿意用逃奴,这等于引狼入室!尤其是武大郎这样的,身高似孩童,头大如钟,身小如童,能做啥农活!
    武大郎吆喝道:“仆愿意耳后刺字!”
    姜月低头看他,他也正抬头一脸期盼的看姜月,额头上尽是抬头纹。
    “既然如此,那就现在刺字吧!”
    牙婆给姜月铺好了台阶,姜月自然要上!针是从牙行借来的,给武大郎刺好了子,姜月带着三人赶路,姜月见几个人饿的有些打摆子,说道:“咱不急着赶路,先吃点东西。”
    就近找了一家包子铺,买上二十来个包子递给三人。姜月看着三人吃。
    阿翠吃的最快,埋头就咬了半个包子进肚。
    董娘个子高大胆子却小,眼泪涟涟接过包子吃的细嚼慢咽。
    武大郎反应最慢,眼睛瞪着包子眼泪叭滴啪滴往下掉,脸上的尘土被眼泪淌的一道又一道,嘴唇哆嗦成地包天,丑的不忍直视,也可怜的不忍直视。
    姜月道:“吃吧,赶紧吃了咱们再赶路回去!”
    “仆,仆吃的少,吃一个就行。”武大郎哆哆嗦嗦把大大包子往嘴里放,软软呼呼,太香了。
    姜月见他只接了一个包子拉下了脸表示生气。
    阿翠很善察言观色,呵斥武大郎道:“身为仆从,小姐让你做什么就做什么!唧唧歪歪耽搁小姐走路吗?”
    “仆知道了!”武大郎忙不迭的点头,把手里的包子胡乱塞到嘴里,而后又感激的接过阿翠手里的包子。
    姜月神情自若道:“你们既然选择了我当做主子,我自然让你们吃饱穿暖,但在我家里做事,手脚必须干净,要是做了什么对不起我的事,到时候也别怪我无情!”
    阿翠。董娘当即跪下,表忠心:“小姐,奴婢自然为您着想!”
    路人对着这一行四人纷纷侧目,一高一矮,一胖一瘦,呵,还真是稀奇。
    这些姜月并不在意,等三人吃饱喝足,便赶着马车带几人往家赶。
    还没到家,武大郎的肚子又咕咕叫了起来,姜月让他接着吃包子,终于明白这人为何白给牙行都不收,太能吃了!
    到家以后,姜月将三个人跟家里一说。
    蔡氏拉着姜月往屋里走:“走前不是说给找一个稳婆,咋带回来三个仆从?咱家农门小户的,养三个仆人还不得让村里人笑话?”
    姜有善也道:“闺女,是不是被人骗了,三个仆从花了多少钱?”
    姜月嘴角扬了扬,耐心解释道:“三个不多,都有用的,阿翠专门做饭,董娘带孩子,武大跟爹种地。还有咱家的牛啊马啊,鸡啊猪啊,不都得有人伺候?”
    姜有善蔡氏面面相觑,人已经买了回来,反对也无效。
    安排好三个暂时的住宿活计,阿翠立即进了厨房上岗,武大郎钻进后院修剪果树,董娘拿起扫帚打扫院子。
    蔡氏瞧着三个人忙碌,叹气道:“天下还有这么般苦命的,闺女买回来也是积善,只是一下子三个,还叫我夫人?我觉得有点像做梦。咱家现在买回来仆人,村里会不会说闲话啊?”
    农村人家买仆人确实稀奇,不过那人要是姜月的话,就不稀奇了。能打猎,能杀贼,买个仆人干活又不算的了啥。
    姜有善道:“我也觉得像做梦一样,听老爷子说过,家里祖上出过一个亭长,以前也有仆人伺候,只是后来再没出一个出息的,人口又越来越多,养不起了。”
    姜月道:“放心咱家有我在,一定养的起。”
    虽然可能没了肥皂工坊的分成,但是她已经存了不少银子,家里还有多地......
    想到肥皂工坊,姜月扭头对着蔡氏道:“娘,我去姨母家一趟。”
    姜雪笑嘻嘻跑来:“姐,家里不用我做饭了,我跟你一起。”
    “又找表嫂?”
    “嗯啊,表嫂编的辫子很好看耳朵,姐你今天也让表嫂跟你梳一个。”
    “算了吧,我不喜欢,我找表哥有事,到了蔡姨母家里你找表嫂玩,别往我跟前凑!”
    “嗯嗯......我听姐的......”
    姜月找到万福宝,询问工坊的情况,被告知跟年前一样。只是少了几个管事的。
    工坊里的管事掌握核心技术,本来很防备他们这些村里雇佣的人手,万福宝与他们接触不多,具体是哪些管事的来了,哪几个没来,万福宝就不知道了。思来想去工坊,姜月还得去一趟工坊。
    不过事有轻重急缓,明天先把产婆接到家里才是最要紧的。
    想到这些,姜月又去了里正家里跟孟大壮打了声招呼,抓紧在后院再建一排房子。
    等她回家时,院子里已经飘满了饭菜香。
    阿翠将灶堂里的火烧的红彤彤的,灶台里正翻炒着肉丝,看见姜月进来,忙不迭的让姜月再等一会儿,饭菜马上好。
    手上动作一点没停,滋的一声,把蒜苗叶子葵菜叶倒入肉丝种中一起翻炒。热气直冒,暖意洋洋。
    红的肉,绿的蒜苗叶,两色翻滚,肉的香气在小小的灶房升腾,引得姜月食指大动,大户出来的厨娘,做菜的味道果然好。
    “小姐,往哪里摆饭?”董娘烧好院子就开始劈柴烧火打下手,抱着柴进来,闻着香气垂涎。
    “饭摆到堂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