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田没了
作者:软心饼干   穿越我在古代打猎养家最新章节     
    姜有芳的婆家贾家有钱,主要做买卖,当然也有不少田地,田地租给佃户种植,每年年底收租金。
    贾家想占便宜,把自家的这些田地,全挂在姜有光的身上。
    姜有光秀才功名被夺,贾家那会儿就说了要收回土地,被姜有芳一顿巧舌挡了过去。姜有芳拍着胸脯保证姜有光是被小人陷害,以后还会东山再起。
    贾家老娘被哄住,不敢贸然和姜有光闹翻,可自己家的田地必须尽快拿回来。
    贾家老娘惹了一身骚,一毛好处没得,要拿回田产屡次被姜有光推诿。
    年初有佃户找上门,贾家这才知道,姜有光是故意赖着土地不还,一百多亩地被姜有光偷偷卖掉了一大半!
    贾家气急败坏,贾家老娘带上一众上门大闹,进了屋不管三七二十一把姜有光家咋个稀巴烂。
    当初这两家过田契时做的便是隐晦之事,手写了两份份字据留在了手中,没有找见证人,根本不作数。贾家一纸告到了青州县衙,可没有证据一笔糊涂账,衙门竟然不管。
    贾家老娘气不过回到家就把姜有芳一顿暴打。令她姜有芳要不回田,就滚回姜家!
    姜有芳哭天抹泪回了家,刘氏心疼不已,这一双儿女都是她的心头宝,姜有光卖掉田产显然是坑了姜有芳。
    可还不是好好的官身被夺害的?刘氏折中想了个自认为两全的办法,田还不回去了,钱也没有,她可以让贾有光写欠条,但同时贾家不能在为难姜有芳。
    姜有善听的心惊胆寒:“所以,因为这个姜有光亲手弄死了刘氏?”
    他早就知道姜有光不是好人,可是坏人要多坏才会为了钱财弑母?
    被偏爱的姜有光怎么能接受刘氏突然的倒戈与背叛呢!
    姜有光好不甘心,自己的仕途就这么突然没了,刘氏居然还偏向姜有芳!
    写欠条?当初打着他名号享受的时候怎么不说,现在说他做的不对了?
    明明只要刘氏开口,不,不用她开口求,只要她不说,贾家就拿他没办法。可刘氏呢,非要逼他去赔罪,写欠条?
    那就死吧!
    县衙对姜有光用刑后,问出了他杀死刘氏的经过。
    姜有光哄骗刘氏去找姜有芳,路上给刘氏喝了掺着迷药的水,刘氏晕了以后他把刘氏的头放在窗户外,装作晕车吹风的样子。之后他借口晕车跟马夫坐在外头,就这么一路走,一路刮......
    蔡氏戚戚:“怎么会有这么狠心的人?”
    刘氏一心为姜有光谋算,绝对想不到姜有光只因为她一时的谋算不到位就要了她的命!
    可笑,当初倔强一辈子的人,为了姜有光的前程她下跪磕头......
    姜有光被押进大牢,刘氏匆匆下葬。
    姜家从以前的乡绅大户,秀才人家,一下子成了惯子弑母人人避之的杀人犯家。
    姜老头的腰一下子垮了下来。
    为了避免姜有善看着心疼,姜月把家里托给蔡老爷和万福宝照看,带着全家去河东郡送姜明上学。
    一路慢行。姜雪一路上叽叽喳喳,兄弟俩心里却有了负担,姜明服徭役一事,让兄弟俩有了迫切的压迫感,读书考上功名,他们家就再也不用服徭役了。
    年关已过,河东郡城内城外仍旧十分热闹,如若不是姜月亲耳听到南都郡已失,她断然想不到大乾国繁华的表象下岌岌可危。把路引文书拿出来给城门官兵查看,又交了六枚铜板,一家人进了河东郡。
    “姜兄?”
    到鸿临书院的门口,身后突然有人试探着唤了他一声。
    一家人回头,打量后面的人。
    “真是你啊,姜明,你居然活着回来了!”
    几名书院打扮的书生惊讶的围了上来,不敢相信的看着眼前的姜明。
    “正是,正是,尉寒,陆野。我回来了。”姜明淡淡一笑同几名同窗点头。
    几名书生新奇的打量他,感觉人好像哪里不一样了,但又说不出来哪里不同。
    不过回来总归是喜事,众人纷纷道:“恭喜恭喜,回来就好,我们大家伙还以为你要没了呢......”
    意识到这话不好,声音小了下去,尉寒尴尬的笑了笑。岔开话题:“这是姜叔姜婶弟弟妹妹们?小子这里有礼了。”
    说完恭恭敬敬的对人拘礼。
    姜有善蔡氏忙点点头,忙回礼,姜明这几位同窗看起来挺友好。这也太客气了。
    “几位同窗是要进书院了?”
    “一起?”
    几人点头,姜明辞别的家人同他们一块进去。
    到了学舍有人问他这一路到底发生了什么,姜明咳嗽两声道:“有意外,好在老天庇佑,化险为夷。”
    幸好有大妹啊。一想到边关的战乱,姜明神色凝重:“我此行荒废了不少学业,得赶紧补回来,劳烦几位兄台借我笔记看看。”
    服徭役吃了那么多的苦,让姜明看透了农人的苦难,他要拼尽力气往上爬一步。以前得他想着全家吃饱开开心心,读书后他想着考上秀才光耀门楣,进入鸿临书院认识章葆等人后,他还幻想投军想章将军一样威风凛凛。
    服徭役是契机,书院之中的他自觉有箭术在身,想去边关看看,去看看奋勇杀敌的勇士,或许他能成为其中的一员,然而半路上的大雨、敌袭击、瘴气让他天真的想法荡然无存!
    从这天入学起,姜明彻底顿悟了,几乎日夜不休,发奋读书,只为考上秀才春闱乡试他势在必得,秋天的县试他也要努力拿下。
    姜月陪着家人在河东郡逛了两天,银楼书坊、小街茶馆,玩得不亦乐乎,还给蔡氏请了河东郡的郎中诊脉。郎中笑嘻嘻道一切都好,这可让姜月放心不少,不说蔡氏身体之前的底子差,这一胎算是高龄产妇,有很大的风险。
    这两天里她听到了不少翟青崖的事情,河东郡太守换人了,翟青崖被调回京中,降为六品闲职留在了京中。
    听到这些事情,她脑中便郁闷:也不差小厮来说一声?
    姜月摇摇头,暗道自己想太多,士农工商本就是难以跨越的阶级鸿沟,她就是高攀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