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落户
作者:软心饼干   穿越我在古代打猎养家最新章节     
    第二日一早,姜月便找了孟大壮,请人修院墙。
    后院的院墙很低,只到小腿间,象征性的标记自家的地盘,虽然没有不长眼的村民进来,但总有眼馋的村民路过往后院瞧,姜月早就想围起来,这次要动工,索性先请村民把后院围墙修了起来。
    之后姜月又去了县城,专门请了一班工人修亭子,工人挖池塘的挖池塘,盖亭子的盖亭子。为了家里用水方便,又请了专门的人打了一口井。
    三管齐下,蔡氏请了村里的嫂子给工人们做午饭,姜月也一趟一趟往县城跑,买回来一车又一车树苗花苗。
    带刺的蔷薇围着院墙一种,等长高了爬上墙头即好看又防贼人,剩下的果树苗栽到后院,两三米一棵,即便如此,后院还有大片的空地闲着。
    花苗便栽到前院的中,一时间家里立即上了档次,咱家这比地主家还气派了。
    姜雪瞧着东边的猪圈道:“这下,就显得咱家的猪埋汰了。”
    姜雷接话:“还有鸡圈......”
    蔡氏佯怒,扬起手中的络子道:“才吃了几天饱饭就敢嫌弃咱家的猪?”
    姜月笑,可不是吗?当初在那家后院,她娘伺候猪,伺候鸡,现在还是这两样。可她竟然不觉得臭了,习惯真可怕。
    修好了院墙,挖好了池塘,盖好了亭子,姜有善请人温居。
    村民一波接着一波,热闹了一整天。
    蔡姨母一家也来帮忙,由衷的替蔡氏高兴,等忙完收拾妥,道了一声:“真好。”
    姜月道:“姨母有没有想过,在我们村或者附近哪里落户?”
    这是姜月经过深思熟虑的。姜月不想家里有外人在。但蔡氏分明对蔡姥姥蔡姥爷牵挂万分,为着蔡氏,姜月不好把老两口送回蔡姨母家。
    如果,能让蔡姨母一家搬过来成为一个村的,蔡姥姥蔡姥爷到姨母家小住,蔡氏就不会担心了。
    况且,她也瞧出来了蔡姥姥蔡老爷在自己家里拘谨的很。时刻照顾着姜有善的面子,偏偏姜有善也受宠若惊,双方是过分的谦让拧巴关系。
    蔡姨母和万福宝虽然也是老实巴交的性子,但或许是从小失去家里的顶梁柱的原因,他们懂得反抗和保护自家,生活的贫困也没有影响他们的品格。
    蔡姥姥蔡老爷被扫地出门时,他们能接老两口到自家住,足以显得有担当,如果不是蔡氏突然回去,蔡姨母和万福宝是打算给蔡姥姥蔡老爷养老送终的。
    姜月帮人,看人品,蔡姨母这家人不错。她不介意,出钱起屋。
    姜月笑道:“福花表姐的亲事定了,福宝表哥也进了工坊,姨母不如搬到我们村落户,以后离表姐还有我娘都近。”
    万福花立即红了脸,避到了外头。
    蔡姨母吓了一跳,她从来没想过还有离开山沟的一天,乡下人恋家,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狗窝’,虽然家在山沟,可也是遮风避雨的家,惶恐道:“啊,这个,我,我想想……”
    蔡氏听了眼前一亮,也劝道:“姐,月儿说的不错,福花以后出嫁,福宝做工也不常在家,爹娘在我这儿,山沟子不要回去了,在我们村落户,咱们两家还能互相照应。”
    被蔡氏一说,蔡姨母有些心动,搬出山沟自然是好,可家里穷得叮当响,哪有钱?
    蔡姨母惶惶:“等过段时间再说吧。”
    “听姨母的意思,怕是福宝表哥在村子里也不好说亲,姨母也得替表哥婚事想想.,落户起房,表哥的婚事可就有着落了。”
    万福宝同她妹子一样,立即羞红了脸。
    蔡姨母黯然,万福宝十九了还说不上亲,谁家肯把姑娘嫁到山沟里来啊。
    姜月了然,子女是当娘的软肋。
    “可是,落户没那么好落,得你们里正同意了,况且我们外来的人哪那么容易被村里接受......”
    “这不是问题。姥姥觉得怎么样?要是蔡姨母在我们村落户,以后你和蔡姥爷也不会惦念了,还能帮扶蔡姨母。有我家在前,不愁姨母家的日子过不起来。”
    “这,这当然好,可......可是行的通吗?”
    蔡姥姥眼睛闪闪,她真激动啊,蔡姥姥对蔡姨母跟蔡氏不同,更多的是愧疚,当初要不是她听了蔡大舅的,让蔡姨母嫁给当村老鳏夫,哪里又会让她早早守寡,辛苦一辈子......
    “那就这么定了,落户的事儿我找里正办,盖房子的钱我出。要是姨母动作快点,表姐还能从咱们村里出嫁呢。”
    “啥?”
    三个女人大眼瞪小眼,说啥了,这就定了?
    蔡姨母急了:“哎哎哎,不是,我,娘啊,我不是那个意思......”
    把落户起房子的大事靠给小姑娘办,不是让人戳脊梁骨吗?
    蔡姥姥也傻了眼:“这月儿,话还没说完呢,怎么风风火火的就出去了?”
    蔡氏嗯嗯应了两声:“娘,大姐,月儿有主意,咱们听她的就是了。”
    蔡姨母和蔡姥姥面面相觑。
    再怎么也不能由着孩子胡来吧。
    姜月把话说完,里正一愣,随即说道:“哪个里正都希望自己村的人口越来越多,到咱村里落户,我自然是愿意的,村里繁盛,我也有嘉奖,只是隔着县城,得到两边衙门办齐文书。”
    顿了顿又道:“你姨母家是老实人,有你家背书,我自然欢迎。又不是才搬走的那一家。”
    当里正的都烦闹腾的人家,姜有光因着秀才没少鼓动村里人把田挂到他名下,这事听着好心,其实也不小事就牵出来不少麻烦事儿,这好,姜有光带着一家子搬走了,挂靠田地的事儿没了下文。
    姜月问:“具体怎么做呢?”
    里正捻了捻胡须:“要说也简单,把蔡姨母一家子从户籍上改到咱们村就行。以后他们家的人丁田赋从咱们村走。你家跟翟大人家熟,自然没问题。”
    “青州那边县衙里怎么说?”
    “那边开个正常的迁徙文书就行。”
    “把我姥姥姥爷也搬过来。”
    “一样的,那边文书盖章,户籍到咱们这边改过来就行。”
    里正顿了顿,问道:“那落户到你家里,还是买地盖新房?”
    姜月摇了摇头:“肯定得有自己家,我回去问问表哥。”
    “啊,你表哥还不知道这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