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搬新家
作者:软心饼干   穿越我在古代打猎养家最新章节     
    等姜月再进深山已经是两天以后,已是初秋,林子被悄悄抹上了金黄,林子里的动物好像也通了灵,一路上竟没有猎物。
    一直到了山洞时,姜月只打了一只松鼠,拨开山洞的遮掩,姜月进去,山洞里已经没了人。
    “真的走了?”
    这些日子,姜月时不时上山,一直照顾他,那天发现他好的差不多了,赶他走,还真的走了。
    走得也干脆,空荡荡的山洞连一丝气息都没有留下,姜月想,天下之大,以后恐怕不会再见了。
    所以,她一直没问他的名字,也不告诉他自己的名字。唯一让姜月有点郁闷的是,那金珠子恐怕就此泡汤了。
    这样想着,姜月收拾留下的竹筒水壶,却不料,刚拿起水壶,便愣住了。
    只见水壶底下,是一枚玉佩。
    正是当初她解下来的腰佩。
    前些日子姜月送过来一套衣服给他换洗用,所以这玉佩极有可能是忘了带走。
    不是声称留着娶媳妇的吗,这么大意?姜月把玉佩拿起来,入手清凉,仔细端详了玉佩上的“崖”字。
    随后她心安理得把玉佩掩进腰间,这可是他自己落下的,她不捡白不捡。
    虽说金珠子泡汤了,但是这块玉佩也能值不少钱了。
    附近的野物被她打的差不多,现在山洞空了出来,姜月决定今晚宿在山洞,这样还可以再往深处走一走。
    沿着溪流向上,姜月发现了一处石潭。石潭周围竹子茂盛,潭水清冽,可以看到鱼儿游动。只是鱼不大,姜月继续前进。
    这个季节竹子茂盛,也没有竹笋可以挖,竹林幽僻毒蛇多,姜月小心探着地面,一直穿过竹林,才发现了一头野鹿的踪迹,挽弓搭箭,一箭命中。几息之间,姜月便用绳子套住了它。
    返回的时候,她特意绕过竹林,等走回山洞天已经黑了。姜月进了山洞休息,家里人对她进山已经完全放心,即便今晚不回去,他们也不会担心。
    马上就要搬新家,姜月想蹲一头大家伙办家宴,一只松鼠没多少肉,剥皮去脏,架在火上烤到金黄。一直待到第三天,姜月终于猎到一只半大的野猪才回了家。
    秋天到来,历时一个月的房子总算盖好了。
    房子坐北朝南,并排五间大瓦房,正中间是堂屋,姜有善夫妻住一间,姜明和姜雷住一间。原本姜雪要和姜月住一间,姜月不同意,剩下的两间正房,姐妹俩一人住一间。
    除此之外,东西两边各两间厢房。
    西边两间厢房相通,分别是灶房和吃饭的地方,灶房特意新买了一口大水缸,原来的破水缸被搬到了猪圈旁,家里用水量大,这样一次挑满可以用三天。灶房开了两个灶眼,做饭炒菜可以同时进行,方便多了。
    厢房再往南是一大片空地,最南头盖了茅房,不同于姜家老屋的蹲坑,姜月设计的茅坑在外面,茅坑用石板盖上,茅房地面还砌了石头,里间是四平方的洗浴房,洗澡水正好冲了茅坑,茅房用起来一点不臭。
    东边厢房一间存放杂物,另一间空着,留着当仓库用。
    四头小野猪长大不少,被安置在西厢房的西边。这边的院墙已经垒了起来。
    院子太大只垒了一半,剩下的等搬了家慢慢垒。
    姜月卧室的家具全部是新打的。一张一米五宽的床,一个90公分宽的高衣柜,两个四四方方的箱子,还有一套类似于现代的办公桌椅。
    这些全部是姜月设计的,外表简简单单却很实用。柜子类似于现代的原木样式,里做了分隔,有挂衣区和叠放区,最上面还留了空格,是放棉被的地方;桌子带着这边流行的样式,配了两个抽屉。
    其他的几间卧室里面的家具也差不多,不同的是,房间里的不是木床而是土炕,这样冬天的时候可以烧炕取暖。等冬天最冷的几天,姜月可以去跟姜雪睡几天。
    村里面盖房子,工人都是当村的村民,房子竣工后,主家请客。入乡随俗,干活的人被姜有善一一请了过来,其中当然少不了里正一家。蔡氏也请了几个相熟的妇人做菜。
    一头半大的野猪已经被提前杀好,肉摆了几个盆子,瞧得村民口水直流。
    “终于吃上你家的菜啦。”
    “实在人啊,瞧这么多肉!”
    “咱最羡慕的还是这四个能干的孩子,从啥也没有愣是把日子红红火火。”
    “谁说不是呢。”
    姜月眯着眼睛,瞧着院子里咕噜咕噜冒着蒸汽的大锅。为了这顿吃的,她可是在深山冒了三天呢。
    灶台的两口锅不够用,临时在院子里又打了一口大铁锅,蔡氏和几个妇人忙里忙外,一头猪配着白菜粉条炖了满满一大锅。
    这是过年才吃的杀猪菜,姜家的杀猪菜不同于他们过年才能吃到的,一大锅里全是肉,白菜和粉条是配角!
    真香!
    一大盆一大盆的杀猪菜端上桌,吵闹的院子安静下来,只剩下吸溜吸溜的吃肉声。
    终于吃饱喝足,有人开始闲聊:“有善,你家的院墙还垒不?”
    这么好吃的一顿菜,他还想吃哩。
    “垒,剩下的半个院墙,我自己垒就行......”
    “爹,你自己怎么垒的完?”正好人多,姜月打圆场开了口,
    “我爹开玩笑呢,家里的院墙自然得垒,我爹一个人做太慢了,以后大家没事的时候可以捡石头送过来,我家按照一车石头三文钱的价格买。”
    姜有善:好像有点没面子?幸好闺女替他找了个借口。只是闺女太能花钱了,山上全是石头,又不花钱,闺女干啥非要买?在瞧一瞧姜月面无表情的脸,姜有善揉了揉眼睛。算了,他家里孩子当家。
    “好啊,正好离秋收还有几天,我可找石头来你家卖了啊。”
    姜月点头,“各位叔叔婶婶,先说好了,是这样的小车,装满一车三文钱。”
    姜月一指,正是木匠才打好的小推车。
    “放心,咱不是耍滑的人,到时候保证装的满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