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大汉第一国士
作者:明天去钓鱼   大汉天子,我能开启群臣天赋最新章节     
    听着贾诩侃侃而谈。
    刘瑾的眼珠子,瞪得浑圆。
    下意识,从袖内掏出一方粉色锦帕,擦了擦额头的冷汗。
    这便是价值,关内侯的人吗?
    还别说,真值!
    那个称霸草原,让大汉边疆的守军闻风丧胆、让百姓谈匈色变,让大汉困扰数十年的匈奴。
    三言两语间,这么亡了?
    而且,还是避其锋芒,从内部瓦解。
    简直是把大汉将士们的伤亡率,降到最低。
    曹纯、甘延寿、甚至连不懂兵法的杨大眼都觉得,此计甚妙。
    看向贾诩的目光,惊为天人。
    “贾爱卿,此计不错。”
    “不过朕说的匈奴,乃是包括被其征服的一应部族。”
    “依你之计,这匈奴是亡了,可是其他的部族瓜分了匈奴的草原资源,必将成为第二,第三,第四个匈奴,如此跟没亡又有何区别?”
    刘越嘴角上扬,摇了摇头。
    并不太满意此计。
    以贾诩的智谋、天赋、还有其性格。
    此计,绝对不会是如此简单。
    “陛下圣明。”
    “匈奴一旦覆灭,那些被匈奴征服的部族,重新自立,为谋私利,必定生妒,谁得了最好的草场、最多的牛羊,相互不服,相互吞并,正如陛下所言,想成为第二个匈奴,称霸草原,日后再行为祸大汉边境。”
    “但一定会畏惧我大汉精锐,而不敢妄动,届时岳将军只需扬言,大汉不干涉草原争斗,并且奉大汉天子的旨意,册封新的草原霸主为草原王、草原第一单于,世袭罔替,与大汉永好,准许通婚,并开展贸易,愿意交易茶叶、丝绸等物。”
    “我大汉的诚意、态度已经亮出,剩下的,微臣以为他们也自相残杀的差不多了。”
    “若陛下愿遵照旨意,用不了几十年,剩下的草原部族,将会逐渐汉化,融入我大汉的血脉,以后那辽阔无垠的草原,也将属于我大汉疆土,何愁战马短缺?”
    “反之,陛下只需让岳将军,随意安排一个罪名,再行剿灭,易如反掌。”
    贾诩微微一笑,神态淡然。
    似乎,根本没有觉得他的一番话。
    不仅解决了匈奴,甚至还能为大汉开疆拓土。
    殿内的空气,一时有些沉寂。
    全都沉醉在了,贾诩的谋划当中。
    “好!”
    “贾爱卿,真乃我大汉第一国士!”
    “传朕旨意,加封贾诩为商县亭侯,食邑千户,从即日起,拜贾诩为我大汉丞相,三公之首!”
    刘越眼前一亮,霍然起身。
    高官厚禄,毫不吝啬。
    现在,他才真正明白超一流的谋士,对一方势力,甚至是一个国家,意味着什么。
    更是明白了。
    当年曹操理该恨不得把贾诩千刀万剐,却非但没杀,反而留下听用。
    最后,还上了曹氏祖庙。
    有些什么,智力真的决定了一切。
    区区两道圣旨啊。
    一道使其内部瓦解,剿灭匈奴,第二道所谓的草原王,第一单于,外加匈奴的遗产,让其余众多部族,自相残杀。
    最后不论是剿灭,还是按着圣旨进行。
    最大受益者,全是他的大汉。
    妙啊!
    “...谢陛下恩典。”
    贾诩扑通拜倒,面带感激。
    只是,心中有些无奈。
    这便是封侯拜相?
    天子还真是看得起他,不过君以国士待他,他还真是生不出离开朝廷之心。
    至少在天子没有太过昏庸,朝廷还有得救的前提下,他是不打算离开了。
    权当是,报答天子的恩赐。
    “恭喜商侯,恭喜丞相大人。”
    “商侯奇谋定匈奴,实在是让老奴佩服至极。”
    “有商侯此计,末将前往塞外草原,必能无往而不利。”
    “...”
    好家伙,直接封侯拜相。
    这还不巴结,还等什么时候呢?
    刘瑾第一个带头,跳了出来。
    面对着贾诩,也露出了招牌般的谄笑、献媚。
    甚至他有种感觉,朝廷里头除了天子他得罪不起,现在又来了一位。
    称霸草原的匈奴王朝,人家都搞得定。
    区区一个西厂,又有什么难度?
    贾诩笑容满面,挨个回礼、客套。
    打定了主意,暂时留在朝廷为官,而且还是当朝丞相。
    该交好的关系,还是不能少的。
    “好了。”
    “匈奴一事,便这么定了。”
    “贾爱卿一路辛苦,可先回贾府休息,安置好家中事务,再让贾似道多跟你说一下,关于我大汉朝廷的情况,也好让你早些知晓,丞相的职责。”
    刘越面色温和,声音亲切。
    看着站在自己身前,神态恭敬,受宠若惊的贾诩。
    良久,也不发一言。
    只是一直,默默盯着。
    “陛下...”
    贾诩表情僵硬,不由有些紧张。
    悄悄,退后一步,跪在地上。
    天子这是什么意思?
    不是说,让他回去休息吗?
    何故一直看着他。
    那他走,还是不走?
    难道天子还有其他的癖好?
    “贾爱卿。”
    “朕不负你,还望爱卿莫要负朕。”
    “...”
    刘越伸手扶起贾诩,语气少有的真诚。
    “...谢陛下,微臣谨记。”
    贾诩身子一颤,迎着天子的目光,沉默几秒后,声音一样真诚。
    言罢,躬身而退。
    消失在,长乐宫内。
    五十九点了!
    从六点的忠诚,提升这么多。
    想来他已经让贾诩对朝廷、对他的看法,产生了很大的改变。
    理应不会逃走。
    毕竟,他总不能永远把贾诩捆在身边。
    “陛下,这位贾丞相果然非同一般,幸亏是效忠于陛下,要是为敌所用,怕是...”
    “还是陛下圣明。”
    刘瑾面带惊叹。
    发觉,天子一直在看着贾诩消失的方向。
    不由想到了什么。
    当下,凑身上前,低声道。
    “陛下,要不要老奴让西厂的番子悄悄盯着,若是发现此人,想要离去...”
    “不必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朕信得过他。”
    “对了,刘瑾啊。”
    “朕再给你一个差事,从先开始,你要调查朝中所有官员的亲属、旁系也算。”
    “把他们的名字、信息,全部记录成册,不要有任何遗漏,然后呈上来。”
    刘越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再言。
    不过,他倒是想起了什么。
    当下再给了,刘瑾一道旨意。
    杨再兴如此,贾诩如此。
    谁知道,还能不能再捡一个漏。
    反正查上一查,没有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