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公布分红
作者:不爱吃蔬菜   我开始真的只是想种田最新章节     
    吴晓慧直接表示道。
    “董事长放心,我一定会认真工作,保证我们公司的财务安全的。”
    “对了,董事长,合作社这边有当地的免税政策,所以这钱是不需要交税的。”
    “但是如果钱到了我们灵溪种业这边,就要缴纳一部分税费了。”
    “我们种业公司所有税费加起来差不多得有百分之二十左右,不过可以通过购买一些汽车房产之类抵一部分税费。”
    “您看您有什么指示吗?”
    听了吴晓慧的话之后,李墨倒吸了一口凉气。
    好家伙。
    这税费真不低啊。
    怪不得到处都有人偷税漏税。
    李墨直接说道。
    “房子就不买了,等分红到账之后,到时候以公司的名义买几辆车,能抵多少抵多少。”
    “剩下的就正常报税就行。”
    听了李墨的话之后。
    吴晓慧松了一口气。
    她真怕李墨提出一些她不想干的事情。
    因为光这一年李墨就要缴纳接近一个亿的税费。
    这还只是进公司的账户。
    要是把这钱在分到李墨的手里,那么还要在额外缴纳一大笔的个人所得税。
    可以说真到李墨个人卡里的钱,估计也就剩下不到一半了。
    这也是很多人,选择在财务上面做文章的原因。
    但是这是跟正常的抵税不一样。
    那种是属于合法合规的抵税。
    但是如果在财务上动手脚,可就涉嫌偷税漏税了。
    很容易面临刑事责任。
    这事她真不想做。
    毕竟自己还有女儿要养,真进去了女儿怎么办。
    可是直接拒绝,她又怕失去这一份高薪工作。
    幸好事情没有往不好的方向发展。
    紧接着李墨说道。
    “另外你抽时间把合作社账面的钱算一下,然后按照分红公示出去。”
    “要是没什么问题,这周就把钱给大家发了。”
    听了李墨的话,吴晓慧询问道。
    “目前账面上的十二亿都用来分红吗?”
    李墨闭眼想了一下,明年好像灵溪合作社也没有什么要花钱地方。
    最大的支出也就是跟自己种业公司这边的种子业务的往来。
    于是说道。
    “就按照十二亿进行分红吧,目前还剩了一百亩的灵溪瓜没卖。”
    “卖了之后,差不多还能入账六千多万,加一起接近一个亿,足够让灵溪合作社这边运营下去了。”
    吴晓慧在李墨说完之后,就答应了下来。
    随后就下去整理分红相关的事宜。
    很快,第二天村委院里的公示栏里就多贴了一张大纸。
    上面有着一个个人名。
    上面详细的记录了目前合作社所有的收入。
    还有所有社员的名字,后面还有相应的入股土地数量,占股数量,能够分红的数量。
    都标注的非常清楚。
    在消息传出去之后。
    村委大院再次被挤的水泄不通。
    “让让,让让,都别挤,让我过去。”
    “嘶,我家两亩地居然能分接近六十八万。”
    “乖乖,李大友家这下发财了,十五亩地一共能分五百多万。”
    “一亩地能分三十多万啊,你说我爹当年怎么不多承包一点呢。”
    “你就别说了,你爹当年可是承包了十亩,但是他嫌累种不过来,最后又让村里收回去了。”
    “对了,前面的看看,上面有没有说啥时候发钱啊。”
    “着啥急,都贴出来了具体数目你还怕小墨不发啊。”
    “哈哈,我这不是着急买东西吗。”
    “上面不是写了么,要公示七天,期间要是没人提反对意见,下个周末就在村委大院发钱。”
    “不是,有意见的话能多发点吗?”
    “大头你想啥呢,还多发点,都是根据入股的土地算出来的,那个有没有意见是问你有没有给你把钱算错。”
    “这样啊,我还以为提了意见能多发点呢。”
    “你是不是傻,给你多发了,大家不就少发了,你看谁能同意。”
    “咦,阿墨怎么分两笔钱啊。”
    “上面那个什么种业公司不就是他的吗?”
    “哪个什么公司不是技术入股吗?下面的是阿墨的那五亩大棚吧。”
    “这样啊,我还以为算错了呢。”
    “屁,我看你就欠揍了,阿墨能贪你那点钱。”
    “就是,上面阿墨可是能分六个亿,妈呀,这得花多少年啊。”
    “我可跟你们说,谁眼红就滚出灵溪村,没有阿墨这些钱你们一毛都挣不到。”
    “放心吧,老叔,咱灵溪村不是那种眼红的人。”
    小小的一张纸。
    却在灵溪村甚至周边村子都掀起了一股非常大的风暴。
    由于入股的土地不一样。
    多的人甚至能分到五六百万。
    少的人基本也能分到个六七十万的。
    因为灵溪村这边基本家家都有一两亩地。
    至于那些土地多的。
    基本都是早年间承包的。
    因为最开始搞承包的时候,大家都疯狂给自己家忘多了划拉。
    可是新鲜劲一过。
    那些承包了十多亩地的人,根本出不起那个力。
    毕竟那个年代跟现在可不一样。
    全靠人力种地啊。
    所以当时县里一看很多地都抛荒之后,就出了一个政策。
    你承包不要紧。
    但是不能进入抛荒。
    反正就是地里种什么不管,但是必须得种庄稼。
    不能撂荒。
    只要土地空置两年以上,那么就由村里出面回收。
    所以后面出不起力的人,基本都开始减少承包的土地了。
    在后面随着改开的规模越来越大。
    更多的人发现种地压根不如出去打工赚钱。
    就更不愿意留在村里种地了。
    可以说。
    现在灵溪村承包了十多亩土地的人,父母辈都是下过狠力气的人。
    至于在后面土地全部承包出去之后。
    李墨他们这代人,基本名下的土地都是从父母那里继承来的了。
    虽然现在国家也允许土地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流转承包权。
    但是基本很少有人会出售承包权。
    因为大部分国人骨子里都觉得卖地属于败家行为。
    会让村里看不起。
    再加上也卖不上价格。
    导致大部分农村人,其实名下都有一亩两亩的土地。
    当然如果父母健在的,基本就没有了。
    因为八零到九零这代人,长大之后压根没有土地给他们承包了。
    这也让周围其他村的人都用羡慕嫉妒恨的目光看灵溪村的人。
    大家都是一样的地。
    凭什么你一亩地一年能赚三十多万。
    还啥都不用干。
    自己这边辛辛苦苦忙碌一整年。
    却连三万都赚不了。
    而且后面还年年都有。
    这差距简直让人崩溃,以前大家都穷,所以也没有人说什么。
    现在突然其中一个富裕起来了。
    自然惹得周围人相当的不爽。
    随着传播的越来越广,甚至有人去县里拉横幅。
    虽然被制止了。
    但还是吓了陆哲一跳。
    好家伙,不知道的,还以为有什么天大的冤屈呢。
    在跟李墨一番沟通之后。
    李墨觉得时机差不多成熟了。
    于是放话让人开始透露出一些风声。
    说灵溪种业,等年后就要扩大规模,寻找合适的村子组建跟灵溪村一样的合作社模式。
    这消息传出去之后。
    像是一个平地惊雷一般。
    炸的整个五峰县的所有村子都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