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第四次战役第一阶段结束
作者:搞点钱   拒入万岁军,我打造王牌师最新章节     
    战至天明,米23团损失十分惨重,伤亡来到了三分之二。
    连夜的战斗,使得保罗几乎要崩溃了。
    每当我军即将攻占阵地时,就会及时撤退,米23团的炮弹全都落了空。
    最终,保罗彻底反应过来——自己被耍了!
    龙国军队压根儿就没打算攻下低平里,而是以他和米23团为诱饵,吸引更多的援军前来。
    于是,他立刻向李奇维汇报情况。
    李奇维听后,是既生气又无奈。
    韩江南岸只剩下了龙国一个军的兵力,一旦放弃低平里,那西线将功亏一篑。
    他精心准备了此次战役,当然不想就这么草草结束。
    如今,敌我双方的博弈全押在了低平里和韩江南岸。
    谁先撤,谁的战线就得被吞噬。
    因此哪怕李奇维知道这是个陷阱,也不得跳进去。
    随着天色渐亮,米军的轰炸机也开始了疯狂的轰炸。
    徐郭夫当即下令,命各部藏匿于山林之中,并抢修工事,不给敌人一丝一毫的机会。
    即便如此,仍有许多战士死于敌机的炸弹。
    天黑后,我军再次发起进攻。
    这一次,敌人的反击明显要弱了许多,米23团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
    “轰隆隆!”
    在徐郭夫的指挥下,几个团交替冲锋,不给米23团任何喘息的机会。
    邓副司令员把可用的兵力一直往前线补,同时不断调整战略位置。
    如今他们不用再担心敌人跑路了,但却迎来了更艰巨的任务——打援。
    2月15日,米骑1师派出30多辆坦克,百余架战机,对低平里南侧的袁州一带进行火力打击。
    他们与40军碰了个正着,并爆发了激烈的战斗。
    在温成的指挥下,40军歼灭敌军步兵营三百多人,缴获了七八辆坦克。
    但由于我军缺少足够的反坦克装备,仍有十多辆坦克冲破了包围圈,前往低平里。
    “李向阳,你团务必要拦下敌军!”
    温成立即向注盐里的354团发去电报。
    李向阳收到命令后,当即让战士在注盐里埋下大量地雷,并将缴获的卡车横列在公路一侧。
    当米骑1师千辛万苦的抵达公路,却发现桥被炸断了。
    在他们修桥的过程中,354团发动了进攻。
    米骑1师慌不择路的冲进注盐里,结果又被地雷炸的人仰马翻。
    最终,十多辆坦克全部被354团缴获,并俘虏了300多名米国士兵。
    随后赶来的,是南朝6师和日不落27旅。
    经过一夜的鏖战,40军歼灭了大量敌人,但仍有部分敌人冲破了包围,前往低平里。
    354团苦战不退,硬生生撑到了与40军主力会合,将敌人一网打尽。
    另一边,红川和袁州同样爆发了阻击战,39军和66军相继击毙大量敌人。
    眼看越来越多的兵力深陷其中,李奇维开始有些后悔了。
    他没有想到对手在火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还能坚持三天三夜。
    并且西线战场也迟迟没有进展。
    敌人仅凭一军之力,竟然硬生生拦住了他们。
    不得已之下,李奇维增派了更多的兵力,奔赴红川和袁州一带。
    第一时间,志司收到了情报。
    司令员迅速做出判断:继续打下去,于我军没有任何好处。
    战斗至今,我军的补给线已经拉长至1000多里,敌人日日夜夜都在派出敌机轰炸,从国内运输至前线的物资,仅有三分之一能送到各军。
    因此,应趁着敌军没有发起全面进攻前主动撤离,以免伤亡进一步扩大。
    16日下午,志司下达新的作战指令,命38军和东线各部各部撤出战斗,尽快抵达三八线,并构筑新的防线。
    战斗之初,我军在东线战场足足投入了30万兵力,至今还剩下21万人,即便我军人数上占据小优,可面对敌人的火力碾压,我军的伤亡远在米军之上。
    这也足以证明,第四次战役中我军处于被动。
    李奇维与刚愎自用、冲动狂躁的麦克阿瑟不同,他出身军事名校,又善于总结经验,就连司令员也承认此人是个难缠的对手。
    自上任以来,他就对我军的打法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
    因此,才有了磁性战术和火海战术的问世。
    而这两个战术,的确给我军造成了极大的麻烦,第四次战役就证明了这点。
    不过战术这种东西,本身就是不断变化的。
    针对磁性战术,司令员大胆提出新的作战方法——轮番作战。
    “敌人的磁性战术就是黏在我军身边,靠火力蚕食,我们打,他们就跑,我们跑,他们就追!”
    “既然如此,我们就当一块吸铁石!”
    “他们打,我们就边退边防御,他们不打,我们就往前顶!”
    当东线部队相继撤出低平里,并向北转移时,李奇维命联合军继续采取“磁性战术”齐头并进,全线进攻。
    此时,我军早已十分疲劳,且伤亡巨大,无法继续作战。
    如果让敌人一路追赶,很快就会进至“三八线”及其以北地区,届时我军将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
    随后,志司命东线各部先后在红川、红川江先后部署了几道防线,目的是为了争取两个月时间,以集结兵力、改善交通运输、囤积作战物资,待引敌深入,置韩江于敌背后,再行反击。
    3月10日,第1梯队各军完成运动防御任务,按预定计划逐步向北转移,撤出战斗,由第2梯队接替。
    3月14日,向红川江推进的米骑兵第2师、米第1师、日不落第27旅过红川江,占领红川。
    随后,敌人开始向我阵地前沿运动,并对我军展开进攻。
    联合军以飞机、火炮对40军阵地狂轰滥炸后,大量坦克掩护下向118师阵地前沿发起攻击。
    战斗整整持续了十天十夜,在此过程中,40军连续打退敌人十多次,自身的伤亡也十分惨重。
    直至21日黄昏,40军完成了第1阶段防御任务,并向北转移。
    自此,第四次战役第一阶段正式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