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圣手治病
作者:九天飞臣   清军入关?别打扰我过日子最新章节     
    张行深知这种所谓“混江湖”的,最要面子,受不得别人的言语刺激,动不动就是事关男人的尊严,特别没脑子,在正常人看来不是事儿的事情,在他们就要喊打喊杀的。果然,这个花胳膊就是这种人。
    接警中心的电话接的很快,没等响第二声就接通了,花胳膊说这里有人冒充警察,地址在二路上刚开的店名叫明德轩。不大会,一辆警车就过来了,下来了三个警察,进了店一看是张行,就热情的打招呼,张行也热情回礼,让他们处理先案子。
    花胳膊一看警察认识张行就感觉不妙了,隐约觉得张行可能真的是警察,不自觉的就往门外蹭。
    三个警察在确认了报警人和报警内容后,就正式告诉花胳膊,这位不是冒充警察,他就是警察。
    自己怀疑的结果得到确认,花胳膊感到不妙了,强颜欢笑的跟张行道歉,只说是误会,他们也只是警惕性高,担心有人冒充警察云云,就是绝口不提此行敲诈勒索的目的。
    张行将这五个人的情况一五一十的讲了一遍,并把录音也作为证据交给他们,警察将这群人带走了。
    这五个人垂头丧气的上了警车,被一并带走了,自己报的警,将自己送了进去,这样的始料不及的结果,让花胳膊心理受到了严重伤害,因为一路上哥几个都在责怪他太“彪乎”了,以后传出去还怎么有脸在街面上混,警察敲着栏杆让他们安静都安静不下来。
    送走了这几个凑热闹的,张行看看时间,就让胖子接着搞卫生,他自己去订桶装水,等会来人了好招待客人。
    十点多钟,有花店送来了四个大花篮,放在了门前两边,花篮彩带上有两个个写着“陈城润通房地产恭贺明德轩开业大吉”,另两个写着:“陈城警局恭贺明德轩开业大吉”到了十一点多钟,姚舜宇过来了,他说陈局长拜托他送了花篮,由于工作太忙,人就不过来了。
    三个人就等到十二点整,燃放了鞭炮,就算是开业了,因为到了午饭时间,张行没让姚舜宇离开,一起到旁边的小饭店一起吃了个午饭,吃饭的时候张行告诉姚舜宇,他现在可以尝试给老爷子治疗了,姚舜宇一听大喜,张行说吃过饭就可以去医院给老爷子把把脉,开个方子。
    姚舜宇着急饭后快点给父亲诊治,午饭就没有多耽搁,很快吃完饭,张行让胖子自己回到店里守着店,和姚舜宇一起来到医院外科病房。
    姚舜宇的父亲住的是单人病房,环境很安静,条件非常不错。张行让姚舜宇关好病房的门,搬了个凳子坐在床边,一手把着老人的脉,一边进入系统商城购买了“国医圣手”技能,开始进入技能状态对老人进行诊断。
    在西医看来,所谓的老年痴呆症,就是阿尔兹海默症,主要是神经细胞的损失或退化,以及脑中出现类淀粉斑以及神经纤维丛,在病理学上显示出脑组织萎缩、大脑皮质出现老年斑等现象。
    而传统中医认为,脑髓空虚是老年性痴呆的基本病理变化,肾气肾精亏虚是其基本病机。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老年肾虚者大多脑功能下降,大脑神经细胞减少从而影响认知功能。
    张行对这些基本知识十分了解,并且医疗界对此病也基本束手无策,所谓的治疗也只是隔靴搔痒,起不到什么作用。
    张行轻轻按压住老人的手腕动脉,心神灌注到老人的经脉之中,一缕神念顺着手指端搭着的脉络,开始探寻着老人微弱的灵识。
    老人的脉络像是泥泞的土路,淤滞难行,张行的神念在其间艰难跋涉,每一步都像踩在淤泥中,拔出一只脚,另一只脚又陷进去,从手腕到心脉,中间不过短短的几十厘米,就像在这条泥泞的路上跋涉了十几里,张行逐渐额头布满汗水,脸色潮红。
    旁边的姚舜宇看不懂发生了什么,但是也看得到张行现在消耗了很大的精力给他父亲诊治,他心中着急也帮不上什么,就只能帮着他擦汗。正在这时,他的老婆陈妍开门走了进来,见到老公和张行都在,正要说话就被姚舜宇用手势制止了。
    陈妍这才看到张行正在紧闭双眼给公公把脉,而丈夫在一旁给他轻轻擦汗。陈妍从没见过还有这样把脉的,看的目瞪口呆,站在门旁边竟然不敢动弹了。
    张行好不容易到达了老人的心脉,可是前方像是有一堵凝滞成实质的墙,牢牢封堵住了心神,把心神和老人的识海中的灵识隔绝不通,张行心中了然,原来痴呆的根源在这里,虽然病人还有灵识,具有基本的行动能力,可是就像三魂丢了七魄,只是与一具行尸走肉无异的肉体。
    他的精气太过虚弱,已然无法在经脉中流动,长时间下来经脉渐渐废弛,从年轻时的光滑畅通,已经变成了如今的样子,试想一辆车在高速上奔跑的畅通无阻,慢慢道路损坏了,变成了泥泞小径,这辆汽车还如何能跑起来。这就导致了病人的心神不通达,神念阻塞,导致患者看起来就像痴呆一样。
    知道了病因,就知道了治疗的方法,只需要打通淤滞就可以,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又何其艰难,就这种情况指望服用药物几乎不可能治愈。他感受了一下自己体内“国医圣手”技能自带的澎湃真气,尝试着向老人经脉中输入,小心翼翼的冲刷脉络,脉络中的淤滞就像泥浆遇到了雨水开始稀释,轻微的变化也给了张行信心,他又尝试着加大了一点真气,果然,又稀释了一些。
    张行心中有了底,就逐渐加大真气的输出,直到躺在床上昏睡的老人发出了一声不舒服的吭哧声,张行才减小了一些,维持在一个均衡点上,持续冲刷脉络中的“淤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