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魁首
作者:慕可人   侯门姝色与君谋最新章节     
    不仅是赵娉婷好奇,相信在场的所有人都好奇。
    沈宝昭倒没什么压力,不管谁人前三,只要不是苏玉姮就好。
    更令她关注的却是另一人,梅若兰。她站在哪儿,哪儿仿佛就有一个天然的屏障。
    众人都远离她。生怕离得太近被比的失了颜色。
    而她仿若不知一般,嘴角只噙着淡淡的笑,柔媚,惑人。
    就在众人都安静等待之时,素之先生将仅剩的两幅作品,摊开,摆放在书案之上。
    细细观摩,鉴赏。脸上露出凝重的神情,仿佛犹豫不决。
    长公主也已经换了两盏茶,可素之先生仍旧没有给出最终的名次。
    便让李嬷嬷上前询问,“先生可是遇到难题?”
    素之先生这才缓过神来,笑道:“是有些为难,不过我已经有了决断。”
    她令两小童,一左一右拿着,将画作展开面向众人。
    沈宝昭便见到自己的画在右边小童的手中,而另一幅不知是谁人的。
    那飘动的柳枝,微微向一边倾斜的荷叶,绕着花蕊飞舞的蝶,荷叶正反两面的色差都画的极好,栩栩如生。
    更有那隔岸公子们飘舞的衣袂,甚至还有湖面上荡漾的碧波。
    整幅画作都在将和煦的微风,表达的淋漓尽致。
    且那手簪花小楷,沈宝昭也不觉得能赢得过此人。
    怪不得素之先生犹豫了这么久,但不知先生最终会如何评判。
    心中也在猜测,这幅画作到底是谁的呢?
    而与沈宝昭有着一样想法的梅若兰,见了沈宝昭的画作也暗暗点头。
    京都世家贵女果然藏龙卧虎。
    飘散的云朵,低头的芦苇,飘舞的花瓣,每一处皆都画景,每一景皆都言风。
    梅若兰心中暗生警惕,此女才能不在自己之下。
    其他比试的贵女们见自己的画作没有出现,心中还有些愤懑。
    直到细细观摩了小童手中的两幅作品。也就不敢出声。
    尤其是苏玉姮,她本以为能入前三。之前第三名开出是赵娉婷,她还心中一喜,觉得前二必然有她。
    现下摆在面前根本就没有她的画作,帕子都扯变形,脸上却也不敢露出分毫,深恐被人嘲笑。
    很快,左边的小童先揭开糊着姓名的红笺。
    大声和唱道:“第二名,梅若兰。”
    众人的眼光齐刷刷地向梅若兰望去。而梅若兰心中闪过一瞬的失望,只是第二吗?
    面上却含笑与众人点头示意,很是谦逊有礼。
    沈宝昭此刻的想法倒是很实际,望了望远处几个婢女们手中用红布盖着的托盘。
    心中想到,彩头,稳了!
    仿佛那上头并不是一件件珍贵的首饰,而是善堂孩童们一张张的笑脸。
    右边的小童也揭开了红笺,缓缓将画作再次朝向众人,和唱:“魁首,沈宝昭。”
    这第一比梅若兰的第二更让人吃惊,毕竟梅若兰虽未曾在京都露过几次面。
    但她出生书香世家,且人人都知道梅翰林为培养她也是竭尽全力。
    她拿好名次仿佛是名正言顺。
    而沈宝昭,从来都是声名不显。宁安伯府只有沈嫣才能出众,这是京都众所周知的事情。
    在一众贵妇人眼中,沈宝昭上巳节插花第一也无甚了不起的。
    毕竟插花只是闲暇时打发时间的玩乐。与诗,书,画不可同日而语。
    故而虽画作摆放着供大家欣赏,但是仍旧有人见不得沈宝昭出风头。
    李夫人便出口道:“素之先生,我等对画作,诗书涉略虽不深。但也看得出来梅小姐的画作切题且生动。”
    “养薰风拂晓吹,渐开荷芰落蔷薇。青虫也学庄周梦,化作湖畔蛱蝶飞。”有人将梅若兰的诗也吟了出来。
    赞叹道:“这诗也将如今初夏的景致描绘的眼前一亮。”
    李夫人更觉有人与她同感,故而继续质问道:“敢问素之先生是如何评判的呢?为何梅小姐的作品只能屈居第二?”
    苏玉姮也接口道:“我等学艺不精,还望素之先生答疑解惑。”
    她自然不是真的觉得梅若兰的作品比沈宝昭好,她不过是不想让沈宝昭得第一。
    李夫人出头质疑,刚好给了她一个帮腔的机会。
    梅若兰虽不明白她们为何要替她出头,但她的高傲并不允许输了的情况下还要胡搅蛮缠。
    便出口道:“‘湖中微波浮,烟淡柳叶孤。南风知我意,吹梦到京都。’沈小姐的诗意境极美,若兰略输一筹,甘拜下风。”
    说罢还对着沈宝昭欠了欠身子,沈宝昭还以一礼。
    李夫人狠狠地剜了梅若兰一眼,真是的,狗眼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好心替她争辩,还来拆台。搞得她里外不是人。
    苏玉姮也没办法,正主都出来认输了,她若是在执着,免不了又要被人冷嘲热讽。
    长公主也出来主持大局:“本宫今日是第一次见梅小姐,便觉得仿似从前见过一般。”
    长公主说的不是场面话,她是真的觉得梅若兰似曾相识。
    可梅若兰明明第一次在京都众人面前亮相,她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熟悉之感。但她知道这种感觉她并不喜欢。
    她就事论事,仍旧夸赞道:“梅小姐的画很是不错,有梅翰林的风采。”
    梅若兰自然屈膝谢过长公主的夸赞。
    另外,长公主对素之先生的人品从不怀疑,既然先生评沈宝昭第一,那她就当的第一。
    故而长公主衣袍一挥,婢女们便将彩头端了上来。
    “沈四小姐,不愧是探花郎之女。今日风采绰然,令人赞叹。”
    长公主对着沈宝昭,脸上的笑意真诚了许多。这夸奖也是真情实意的。
    她很是喜欢沈宝昭,有才情,人谦逊,还知进退。端宁就该与这样的人交朋友。
    听了长公主的话,虽再也无人敢质疑,可素之先生却不是个能眼中揉沙子的人。
    她倒是不在意她自己的名声,只不过今日若不说清楚,众人心中总是对沈宝昭存疑。
    便开口道:“诸位,不是想知道为何沈四小姐能夺魁吗?”
    “那便随我来鉴赏一番。”
    于是便令小童将梅若兰与沈宝昭的画作都嵌入在屏风之上。
    前三名的画作一一排列,具展现在众人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