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疑窦丛生
作者:慕可人   侯门姝色与君谋最新章节     
    夏松的动作很快,沈宝昭没回昭明苑多久,便带着李大山和李小山进了后院。
    “多谢四小姐救命之恩。”一进门,李大山便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沈宝昭让他赶紧起来:“李叔不必如此。”
    李大山没有起身,带着李小山扎扎实实地给宝昭磕了三个头。
    “如果没有四小姐,我家婆娘的命都没了。从今日起,我们爷俩但凭四小姐差遣。”
    李大山前世可是萧元怀军中非常厉害的斥候,沈宝昭本就是有意寻找李大山,想着能收服为己所用。
    医治他妻子不过是顺势而为收买人心。
    看着李大山父子一脸感激的样子,沈宝昭也不由地点了点头:“我确实是有事需要李叔你去办。”
    “我想要李叔你帮我寻找下宁安侯府十年前被发卖的几个嬷嬷和丫鬟。”沈宝昭斟酌道。
    李大山疑惑:“十年前?”
    沈宝昭便将原委道来:“对,十年前我母亲南华县主过世那晚,她身边伺候的丫鬟嬷嬷都被发卖。”
    她打开身侧高几上的一个紫檀木盒子,拿出几张薄薄的泛黄的纸张:“这上面记载的是几个被发卖的丫鬟婆子的籍贯年纪还有各自家中事务。”
    “原是我母亲用人所留下的备份,你看看依着这些线索能否找到她们的下落。”
    沈宝昭也知道十年确实有些久,找不到也是有可能的:“以一月为期,若是找到了你便将她们带回来。”
    “若是没找到,一月到了你便回来,我还有别的事情需要你的帮忙。”
    说罢便让晴空拿了一包银子给李大山,作为报酬。
    李大山自是推脱不要,沈宝昭便劝说道:“这是此次外出的盘缠。以后每月我会按照夏松的份例给你发放月例银子。”
    “李婶需要吃药,你也要养家。虽没有卖身侯府,但跟了我身边的人,我自是希望你们都能过得好好的。”
    听沈宝昭这么说,李大山也没有推辞。正准备告辞,李小山却上前问:“我能为四小姐做些什么?”
    沈宝昭对着李小山笑了笑,脸上熠熠生辉,小山顿时低下头,羞红了脸。
    沈宝昭见状斟酌了下:“你今年多大年纪了?”
    “七岁,我今年七岁了。”李小山挺起胸脯回答。
    “有上过学堂吗?”
    听得宝昭这么问,李小山的胸脯又泄了气地蔫了:“没有,也不识字。”
    “那你愿意读书识字吗?上回我观你记忆力超群,应是个念书的好苗子。”
    “我可以送你去学堂,若是你想报答我就努力念书,去考状元,如何?”
    听到考状元,李小山双眼放光。慌忙点点头:“我愿意的,我愿意为四小姐考状元。”
    听到沈宝昭的话,李大山更是面露感激之色。心想一定要把四小姐的事情办的踏踏实实。
    父子二人走后,沈宝昭便吩咐夏松去帮忙李小山办学籍,将他送入沈杰凌所在的松山书院。
    松山书院乃是京都除却国子监外最大的书院,名声鼎沸。有许多有名的大儒在任教。
    与国子监招收学生有门槛不同,松山书院不管是启蒙班还是有秀才功名的班都是招收的。
    而国子监也不是一般人能进去的。宁安侯府也不过是长房的沈杰敏曾在国子监蒙恩入学过。
    后来老侯爷发现他并非是那块料,便退学在金吾卫给他寻了个差事。
    而兰姨娘所出的大少爷沈杰章倒是靠自己实打实地考进去的。金秋八月准备下场会试。
    沈宝昭的胞弟沈杰凌也是在松山书院就读。每十日便沐休一日,沈杰凌十岁之龄便已经过了县试,府试。
    今年若下场过了院试便有了秀才功名。这在松山书院来说也算是个佼佼者。
    安顿好了李大山父子,已到了晚间。
    宁安侯府各处院落陆陆续续开始掌灯。沈宝昭坐在书房的案桌后,捏着手上的纸条,神色在烛光的照映下忽明忽暗,意味不明。
    这纸条可不是小白送来的,而是今日在清河村的皇庄中,有一仆妇不小心撞了她一下,顺手塞给她的。
    不过动作很细微,而当时二老爷与沈杰凌注意力都被长公主府的管事给吸引住了,没人发现。
    沈宝昭眉头微蹙,静静思索。
    纸条上头字迹潦草,可以看的出来是临时起意写的,并非是有预谋。
    应当是那人并没有提前知晓她与二老爷一行人到田庄的事情。
    但纸条上说的事情,确实是她一直没有想通的问题给出的一个合理又让人吃惊的解释。
    是的,没错。她一直没有想通明明母亲一向身体都很好,又不是头胎产子,怎么会难产而亡。
    加上当时裕郡王府还请了太医上门把脉,都说胎位正。怎么到了生产之时就血崩了呢?
    若如纸条上所言是中毒,那就能说的通了。
    沈宝昭半靠在椅子上,合着双眼。
    脑子里全是那个雷雨交加的夜晚。产子力竭的南华县主,不知道是汗水还是泪水都打湿了鬓发。
    见了她来,仍旧扯出了笑容,温柔地摸了摸她的头,说:“好好活着”。
    沈宝昭的眼角也溢出了水珠。右手拧了拧眉头,继续思索。
    今日庄子上除了长公主府的人,就只有田庄的佃农。而他们都不可能知道十年前母亲死的那晚发生了什么。
    唯有宁安侯府的老人,而一大早与长公主府管事签契书的人是大老爷身边的李管事。
    可以肯定的是李管事今日早晨到过田庄,但没办法确定他是否一直在,且这纸条是否出自他手。
    沈宝昭右手中指陆续点敲击着椅子的扶手,想着李管事的事。
    李管事一家都是家生子,从年轻时便是大老爷的书童。到如今已经成了独当一面的管事。
    而他的妻子是大夫人王氏的陪嫁丫头,现管着针线房。乃是王氏的心腹。
    两人婚后多年未有子嗣,独有一女,是沈嫣的贴身丫鬟,红菱。
    对了,红菱!
    沈嫣出事之后,她已经被王氏下令乱棍打死了。
    与人苟且的主子成为国公府世子夫人,听命而行的女儿却被打死。
    换成是谁都不可能没有怨言!
    这条线串一起,一切就说的通了。沈宝昭觉得这纸条十有八九是李管事命人送来的。
    看来大房也不是铁板一块。
    想通了这些,沈宝昭便再也不想了。美美地睡上一觉,一切等着明日的好戏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