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
作者:小能有脚   诸天万界:我在影视世界的人生最新章节     
    方休的举动在外人看来无异于自掘坟墓,就算话说得再漂亮,也难以掩盖他这是在自断手足的表现。只不过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方休的亲卫虽然没了,但是赵祯为了弥补方休的损失,特许了东郊大营的调令给他。
    可以说,如今的方休是除了两王之外,唯一个在京都手握如此大军的人。
    方休的举动让赵祯相信了方休的为人,而且若是方休想要造反也是师出无名,毕竟除了京都外,各路都有着赵家的子孙,若是方休想要造反杀了赵祯他们的话,那些赵家人便可自立为王,诛杀方休这个逆臣,论正统,他们可比方休这个反臣强多了。
    而且,方休的亲卫们都已经离开了郊区大营,即便方休想反也没有人能够听他的调令。更何况如今的方休和赵祯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反了赵祯也是断绝了自己的前路。
    至于以后邕王或者兖王能不能压下方休,这就不是赵祯要想的了,要是他们两个连自己的臣子都压不下去,那这个皇位还是换给更有能力的人来坐吧。
    反正都不是他的血脉了,只要不将大宋的江山玩崩了,谁来坐都是大差不差的。
    “镇边侯如此赤胆忠心,本王当真是佩服啊。”
    散朝之后,见自己的计谋得逞,邕王也是难得的来到了方休的身边,故意夸赞着方休。
    “那里,身为大宋的臣子,所忧所想的自然是大宋,难道王爷不是吗。”
    虽然是方休自己有意为之的,但他可不是一个逆来顺受的性子。
    “哈哈,镇边侯说的好,身为大宋的臣子,自然是要为大宋着想的,不然就算坐上了王爷的位置还不如那些绿林人士呢。”
    有能够讽刺邕王的机会,兖王又怎么会不来掺一脚呢。
    “兖王弟这是什么意思啊。”
    看着一旁走近的兖王,邕王的脸色顿时一黑,口中‘弟’字咬的格外的重。这让兖王听了也不由的冷哼了一声,如今邕王就是借着年长和子嗣的繁衍这一丝优势,才隐隐压住了他一头。
    不过只要储君一位一日未定,他就还有机会。年长又如何,民间死于非命的兄长可不在少数,年龄大说明走的也比他早,虽然说邕王如今看起来身体强健的,但病痛这玩意谁说的准呢。
    “没什么意思,只是打个比方而已,邕王,王爷可不只有你一个,莫非打个比方都会碍着你了。”
    听着两王互相斗着嘴皮子,方休可没有兴趣看他们的扯皮,要是他们能够在皇宫里直接拳拳到肉的打一场,方休说不定还会高看他们一眼。
    现在就像是两个小孩斗嘴一样,还没小孩子的光明正大,方休着实看不上他们。
    这群匪寇耽误的利益看来不小,今早刚说的事情,下午方休的亲卫们便出营前往各地了,想到剧中盛老太太在宥阳遭遇的事情,虽然是有惊无险的,但方休还是特意去了一封书信,嘱咐前往金陵方向的亲卫多多照看。
    此后的时间里,方休算是彻底的清闲下来了,虽然身上挂着东郊大营的职,但也不需要方休时刻前往督查。
    方休后面的时间就是在家陪着老婆孩子热炕头,顺便给蕊姐儿和硕哥儿再生个弟弟妹妹什么的。
    又是一年寒冬,霜雪再次覆盖上了京都,给京都添上了一身素衣。
    “你小子要是再晚一天的,可就见不着我了。”
    看着再次回京的顾廷烨,方休一脸热情的招呼着。
    “进之大哥这是何意,难道朝廷又要派你出征了?西夏那边我也听说了,不过这个时候出征是不是有些欠妥啊。”
    听到方休这么说,顾廷烨还以为朝廷因为西夏互市最近接连出现的问题,想要让方休带兵去整顿一二,不过现在毕竟是寒冬了,互市的情况也算不上多严重,这个时候出征的确有些欠考虑了。
    “这倒没有,互市虽然被闹的不得安宁,但是对于朝堂上的人来说不过是无关紧要罢了,是有其他的事情,我不方便说,你也别问了。说说吧,这大半年的,你去外面见了那些好风景啊,都有什么收获啊。”
    方休倒是想让朝廷下令进攻西夏,可是朝堂上的那些人,当初让他们打交趾都那么困难,就更别提西夏了。除非西夏彻底内乱,再让大宋的官僚们看到了西夏庞大利益,否则他们是绝对不会同意动兵的。
    而这一次,方休就是要去让西夏乱起来,让他们开始内耗。
    “我能有什么收获,也就是混迹在江湖中罢了,一开始还跟着石头去了他家当了好一会的漕帮人。后面听说朝廷下令剿匪了,借着熟人的帮忙参了军,也算没有浪费我这一身的武力。”
    “你要想去参军怎么不去边军啊,如今边境虽然不像当初那么凶险了,但立功的机会还是不少的。”
    “那不行,军中有本事敢出去的也就进之大哥你手下的人,其他的将军各个都是守成之辈,我若去了,肯定要和他们打闹一番。
    还不如在武三哥的手下,帮他一起剿匪,也好早日完成任务,让他早些时候回来。”
    “武三?你去了金陵。他怎么没和我说过?”
    “进之大哥你不要怪武三哥了,这都是我请他不要和你说的。”
    方休也没想到兜兜转转的,顾廷烨还是出现在了金陵,在金陵不要紧,可是金陵附近有座城叫宥阳啊,不过这一次盛老太太没有回来,可见金陵附近的贼寇已经被清剿了,这样也就没有了顾廷烨英雄救美的情节了。
    “那你接下来有何打算,再回到金陵去?”
    顾廷烨摇了摇头说道:
    “不了,这一次回来一是为了昌哥儿和蓉姐儿的事,二嘛,也是武三哥回来了,金陵的将领也不合我的脾气,就算去了也是得罪人,还是算了。”
    “昌哥儿和蓉姐儿他们怎么了?”
    “没怎么,只不过年纪大了,不能再让他们跟着我四处漂泊了,再说了想要未来有出路,他们也该上学了。”
    “也是,可是需要我的帮忙,你但说无妨。”
    “不用,不用,进之大哥你帮我的已经够多了,两个孩子学业的问题,已经拜托长柏了。”
    “也是,这方面他比我方便多了,听说海家还有女子研学的私塾,蓉姐儿也可以一并解决了。”
    方休点了点头,若是参军他还好出去,可是读书的话,他能够提供的帮助的确不如长柏有优势。
    “那么你呢?你接下来打算去哪里?”
    “我还没想好,可能会去其他路帮忙剿匪,也可能去边境参军吧。”
    “既然如此,你可以去禹州看看。”
    “禹州?禹州好像没什么需要的吧,那里的匪患也不严重的,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的。”
    “去不去看你自己,我只是给你一个建议罢了。”
    听着顾廷烨对未来的看法,方休犹豫了一会还是给他提出了剧中的意见。先不说二人感情之间的深厚,让顾廷烨去禹州可以尽快的崛起。
    就说顾廷烨去了禹州,之后崛起回到了京都,那么方休即便是统治者换人了也很难给他使绊子。禹州赵宗全的势力并不算大,文臣没什么可用的,武将也就一个小舅子拿的出手。
    或许是这个话题太沉重了,顾廷烨没有直接回答方休,而方休也瞧出来了,也就换了个话题,二人闲谈至傍晚,顾廷烨这才离开的。
    出了镇边侯府,顾廷烨回想起方休的给的建议,最后他打算等过完年后就去禹州瞧瞧,方休对他极好,想来也不会无缘无故的害他,让他去禹州可能是有什么事情将要在禹州发生。
    再说了他去了禹州也算是有了一个好去处,之前救的那一伙人在禹州也算说的上话的,想来也不会像现在这么辛苦。
    ps:接下来是大宋少年志的西夏剧情了,等西夏结束后,后面就都是知否的故事了,最后就是要换地图了,在下个世界会揭晓混沌珠的一部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