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事后
作者:小强等翻身   四合院:开局地震之偷梁换柱最新章节     
    一大妈最终还是选择了隐忍,毕竟她的性格就是如此,一没主见,二没孩子,大半辈子都和易中海捆绑在一起,说分开根本不可能的,所以何雨柱劝都没劝,如果一个人连自我救赎的意识都没有,你让别人怎么帮?弄不好最后还落个埋怨,何必自讨苦吃呢!
    但是拿到判决书的贾张氏就不好对付了,因为历史遗留的问题,她早就对易中海和一大妈心存不满了,早期易中海是院里的一大爷,她自然不敢放肆,可随着易中海下台,老贾便开始蠢蠢欲动,先是在公开场合针对易中海,比如老太太的后事,贾张氏就指手划脚,她觉老太太死了,自己就成四合院的山大王,说谁敢不听呢!
    俗话说阎王好见小鬼难缠,事实证明,贾张氏比小鬼还特么难缠,这不判决书刚下来,她就迫不及待的跑到院子里破口大骂,满嘴喷粪,要多难听有多难听,完全不顾及秦淮茹的名声,
    或许在她心中,秦淮茹的名声早已经臭大街了吧,要不然她也不会在儿子死后立马让秦淮茹把环装上,估计就是怕她不守妇道。
    不得不说,贾张氏的眼光是真毒,先有傻柱,后有易中海,听说秦淮茹在厂里还有几个相好的,呸,幸亏老娘早给你上了环,不然我家东旭的坟头上都长成大草原了。
    所以现在趁着易中海事发,贾张氏就把这些年积攒的怨气一股脑全都发泄在他身上,当然了,老贾也不是混闹,因为易中海给的赔偿实在太少了,才五十块钱,够干嘛呀,儿媳妇牺牲这么大就值五十块钱?
    姥姥,将来棒梗出来了,他还要找工作娶媳妇,不都需要钱嘛,所以无论如何,这些钱都要易中海来出,谁让他“犯法”了呢!
    刚开始还有人劝,说你闹归闹,请不要影响邻居好不好,但贾张氏铁了心的要让易中海付出“沉重的代价”,谁来也不好使!
    众人没办法,只好求助于街道,王主任过来调解,说既然法院已经判了,易中海也得到相应的处罚,老贾你就不要再闹了!
    可贾张氏听不懂啊,人家是法盲,你对一个法盲谈法律,还不如对牛弹琴呢!
    就在王主任头疼的时候,一大妈冷着脸出来,说,贾张氏,秦淮茹欠我家的钱不要了,如果你再闹,先把钱还了再说!
    贾张氏傻眼,她千算万算唯独把秦淮茹欠钱这茬给忘了,其实她也不是忘了,毕竟几百块钱不是小数目怎么可能会忘记,只是在老贾的意识当中,易中海犯了事,自然而然就把债务给抵消了,这是她的一贯认知。
    但谁曾想一大妈竟当众扒了出来,这下有点尴尬了,继续闹吧,法律上站不住脚,王主任也说了,像这种无理的要求法院是不予支持的,那怎么办,现在撒吧,多丢人啊!
    最后没办法,老贾同志再次发功,双眼一瞪腿一伸,又特么晕过去了……
    众人无语之极,果然是老流氓,这不要脸的功夫别人一百年都学不会!
    事情终于告一段落,易中海在家闭门思过,秦淮茹则照常上班,仿佛一切都没发生过一样,不得不说,她的内心是真强大。
    ……
    正月十五过后,北大校园迎来巨大变革,首先就是季先林教授荣任北大校长、北大南亚研究所所长,同时又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华夏外国文学会副会长等职务,其实季老很不情愿当这个校长,年龄大了嘛,眼下正值教育改革的重要关头,免不了要到各地考察研究,舟车劳顿力不从心啊!
    几位副校长也落实到位,由教育部领导出任,他们上任的第一天就宣布,信息工程合并到电子机械专业,而后统称电子信息工程,经济学院复立,金融与管理并入其中,新闻系全体剥离并入人民大学,新增法学院,恢复在十年中停摆的东方语言文学系以及生物学系、地质地理学系等几大学课!
    专业调整后,学生们的精神面貌都焕然一新,再也不像之前那样迷茫,一个个都对未来充满幻想,比如有个姓刘的同学,他自诩是个才子,深夜跑到未名湖畔嗷嗷乱叫,被纠察队当场抓住,以扰乱校园治安为由被关禁闭一个星期,并写下一万字检讨,后来他有感而发写了一篇小说,叫一句顶一万句……
    何雨柱这边没什么变化,依然平淡如水的混日子,到三月中旬,他收集好制作《神造丸》和《芙蓉膏》所需要的材料,便躲在小院里忙活,有了ai的加持,加工速度特别快,不到一天时间,就制成了200万百粒《神造丸》和150斤《芙蓉膏》。
    剩下的就是包装,这次何雨柱想精益求精,把之前的油纸统统换成小瓷瓶,每瓶360粒,起售价3600美元,先期投放1500瓶,没办法,瓷器厂家不给力啊,总共发货2000个瓶子,还要空出500个用来装《芙蓉膏》。
    《芙蓉膏》定价上涨到250美元一瓶,同时取消尊贵和普通分层,这是为了照顾欧美国家人的情绪,因为有人反应价格歧视,真特么矫情,嫌贵你别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