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大明,你的祖训我大唐先用了
作者:烟雨江南醉成风   大唐小说家最新章节     
    “我泱泱大唐,国富民强,要和亲,也是要异族将女子嫁过来,我大唐男子委屈一下娶了便是,如果那些番邦小国真的知道感恩,效果一样的。”
    “但是若是那些蛮夷不知感恩呢?古往今来,我中原皇朝大地嫁出去女子,可都还有什么消息?过的好不好?没有人在乎吗?”
    “现今我大唐国富民强,为何还要委屈我大唐的公主,难不成我大唐天军都是摆出来看的不成?”
    “土地不够了,开疆拓土就是,建功立业,不就是我大唐男儿该做的事情吗?”
    崔少宇顿了顿,觉得自己一通大白话的逼格少了不少气势,决定拽一下文学素养。
    “所以,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这,才是我堂堂大唐帝国该做的事情。”
    说完,崔少宇虽然觉得这话对李世民可能不太友好。因为和亲,赔款,他李世民都干过,虽然和亲用的是别人家的女儿。
    “好!说的好!”
    李世民第一个跳出来叫好,毫不在意崔少宇语言中可能是在说他的话语,作为立志要当人皇的他而言,崔少宇的话完全说进了他的心坎中。
    堂堂中央帝国,确实不该做出远嫁公主的事情,虽然崔少宇的观念与他的想法背道而驰,不过辩论么,不就是说出各自的观点,然后说出对方吗?谁有理谁有赢。
    其他人也被最后崔少宇说的话刺激的热血沸腾,现在的大唐,还没有被打断脊梁骨,血脉中充斥着开疆拓土建功立业的热血。
    铁血大明的祖训,可以说完全符合大唐人对一个强大帝国的的感觉,都认为,大唐,理应如此。
    现在的大唐弱吗?弱,虽然比起隋朝巅峰时期来说,差了不少,人口也只有区区两千万左右,刚打下突厥的大唐,领土比后世还大,人口还没有一个大城市的人多。
    不过万事都要做对比,我大唐人少,其他国家的人又很多吗?其他国家就很强吗?
    前隋三征高句丽,虽说都失败了,不过高句丽又好过了?全国不过五十万户,出兵五十万,基本上每家的顶梁柱都要上战场,算上后勤的民夫,可以说全民参战。国家内部几乎被打残,壮年男子近乎死绝,对于崔少宇来说,如果不是前隋对高句丽的打击,自己也不敢对现在就对半岛三国动手。
    在场的百家,见李世民都不反对崔少宇的观点了,也不再憋着,现场顿时掌声,欢呼声响起。
    ‘哼哼,大明的祖训真好使,不过现在这个点的大唐,可以说是屹立于世界之巅的,可以说是华夏几千年来,在全世界范围内最强大的几个时间点之一,这一百多年的时间,不好好利用起来,那就真对不起自己这天胡开局的穿越者了。’
    ‘以后等我老去了,墓志铭上都要写上,我为了华夏儿女上二休五努力过!’
    崔少宇暗爽着对着台下挥了挥手,施施然的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稷下学宫辩论一个话题,当然不是李世民和崔少宇两人的对垒,之后就是百家之人上台,代表自己的学派发表想法。
    其中一个叫方有翰的名家传人最为奇特,从和亲的字当中开始解析,和和气气,亲上加亲,是少有的支持李世民和亲政策的学派。
    因为崔少宇的发言,加上诸子百家哪怕经过了数百上千年的演变,其中核心都还没有太多变化,为国为民,格局那叫一个大。
    最有意思的就是杜如晦了,居然是代表兵家发言,而旁边的李靖居然也没有反对,崔少宇知道这些名臣肯定不会都是完全的儒家学者,肯定有看过其他百家的书,甚至是集其中大成。
    不过杜如晦的这一番操作把崔少宇秀到了。
    “诸位,吾等今日在此辩论这和亲,如晦不才,愿代兵家,陈一己之见。
    吾大唐自太宗皇帝即位以来,国势日隆,兵强马壮。吾等以武德定四方,以文治抚百姓,方有今日之盛世。
    今边疆异族,时有不臣之心,此乃常事。然则,和亲之策,实为下下之选。 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和亲之举,无异于示弱于敌,非但不能抚其心,反使其气焰更张。吾大唐将士,浴血奋战,方才换来边疆之宁。
    今若以和亲之名,行妥协之实,将置前线将士之血汗于何地? 再者,和亲非但不能保边疆之永固,反而启异族之贪心。
    今若以公主下嫁,明日异族或求更厚之赏赐,后日又欲裂土封王,此无底之壑,何以填之? 我以为,对于不臣之异族,当以兵威震慑之。
    大唐兵多将广,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只需恩威并施,使其知大唐之强,感圣上之德,自然归心。
    若其怙恶不悛,自当以兵诛之,以彰国威,以安边疆。”
    总结下来就是,异族都是喂不饱的狼崽子,和亲是不可取的,我大唐现在兵强马壮,所有不听话的异族,打到听话就好,打了还不听话就灭族。
    可以说,是百家发言当中,杀气最重的。
    ‘不愧是敢策划玄武门的杜如晦,杀气比我都足啊。’
    崔少宇对于杜如晦对待异族比自己还冷酷的性格,是非常赞同的,这些从尸山血海中走出来人名臣,没有一个如同表面上看起来的善良。
    最后辩论的结果,还是反对方大获全胜,李世民当即就表示,把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句话收录进大唐皇室的祖训中。
    大明,你的祖训,大唐先用着了!
    崔少宇所代表的小说家,得到了反对派中最高的支持,成为了第一次辩论的优胜者,按照一开始的规定,会得到李唐的大力推广,不过目前小说家就崔少宇一人,而且崔少宇写的那些传奇,在长安的流传度并不低,最终的奖励方案就变成了,大唐范围内,所有官员手中多了一套崔少宇的传奇全集,费用为李唐国库来出。
    后面继续其他的讨论,崔少宇也懒得继续参与了,他又不是真的去争取什么的,小说家这个学派,在后世多的很,在古代难以发展起来的流派,在后世终将开出无比绚烂的花。
    “接下来,就要开始全力攻略东夷了。”
    ps:征集几个名字,最好是五姓之一的,写好属于什么家的,字叫什么。攻略一个国家不可能没有牺牲,总会有一些为民族牺牲之人。可以在这条留言,我会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