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硬糖果
作者:春风疾   六零团宠吃瓜又捡宝最新章节     
    大蛋名字叫陈书钧,二蛋名字叫陈书墨。
    当初他们的名字都是韩成才两口子倾尽初中学历毕生所学才定下来的。
    书的意思很简单,就是想让他们多读书,读好书。
    钧墨潇桑,其实按照韩成才的意思,还缺个琰,可惜永远得缺了。
    珠珠好奇地拿着那张纸盯着上面的名字,陈书桑,跟她上辈子名字一样,看来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四蛋在旁边等了很久,可都准备走了,也没等到他的户口。
    四蛋急得直跳脚:
    “奶,奶还有我。”
    办事员见一个漂亮可爱小孩子急得脑门汗都出来了,心软了一下笑眯眯地:
    “对啊,还有你呢,你叫啥,阿姨给你写上。”
    “付时雨。”
    珠珠和三蛋对视一眼:啊,这...你去解释?
    我不去。
    四蛋会哭。
    我也不去,四蛋哭起来停不住。
    还是陈老太连忙阻止办事员:
    “别别别,等会等会。”
    然后又拉过四蛋给四蛋解释:
    “四蛋啊,你的户口在你爸妈那呢,人只能有一个户口。”
    “那我不要爸妈那个了,我想要这个行不行。”
    呃,这。
    对珠珠他们家来说行,可对付仲来说不行。
    就这一个宝贝蛋,付仲不得找他们拼命。
    四蛋见陈老太支支吾吾小小的身子散发着浓浓的悲伤:
    “不行对不对,可我爸妈好久没来看我了。”
    陈老太松了口气,原来是想爸爸妈妈了。
    “四蛋啊,你爸妈过年的时候不是过来看你了,还给你带了好多东西呢。爸妈忙,等忙完这段时间他们一定会过来接你的。”
    四蛋认识一些字,会数数。
    他从家里老黄历知道,现在已经三月,离过年已经过了一个月。
    也就是他爸妈有三十三天没有来看他了。
    陈老太见一个每天傻呵呵乐的小孩儿,头上顶着乌云,心中心疼。
    她私下跟陈秀菊埋怨:
    “这四蛋爸妈也是,把孩子一丢丢三四个月,除了过年也不说来看看孩子。”
    陈秀菊也嘀咕,是太久没来看四蛋了。
    四蛋一路上兴致都不高,垂头丧气耷拉着脑袋。
    陈老太见状拿出哄孩子的必备法宝:
    “走,奶带你去供销社。”
    四蛋抬起头,眼睛亮晶晶的:
    “真的吗?”
    “真的,奶现在就带你去。”
    四蛋牵住陈老太的手:
    “奶你真好。”
    珠珠见祖孙俩开开心心牵着手,他对三蛋说:
    “四蛋真好哄,又好骗又好哄。”
    “那你以后就别欺负他。”
    “我哪里有欺负他。”
    “我说的是以后。”
    哼,竟然这么想他可爱的妹妹。
    察哈县靠北,经济不大发达,公社下只有一个供销社,下属大队都是代销点。
    代销点算是供销社的分社,却不能称为供销社。
    红旗大队有一个,设在大柳树村,离小柳树村五百来百米,里面东西不多,都是村民日常用的东西,像是针头线脑、煤油灯的灯油、油盐酱醋,像是布匹、小孩子喜欢吃的硬糖果是没有的,除了过年那段时间。
    过年的时候,代销点会新进一些糖果,饼干,小孩子们拿着一分两分钱成群结队去代销点换。
    珠珠不爱去,那些花花绿绿有吸引力的硬糖果对她没有任何吸引力。
    公社离小柳树村大概两公里多,不算近,也不算远。
    但像是珠珠这种四岁的孩子是不允许去这么远的地方的。
    珠珠还是第一次来供销社。
    供销社是当年地主家的房子改成的,占地大概一百来平,中间挂了个牌匾,写着「金山人民公社供销」社,两侧挂着两块牌子,左边是发展经济右边是保证供给。
    跨过门槛,走进供销社。
    供销社里面有有一排排半人高的玻璃柜子,这些柜子把售货员也叫拦柜员和村民泾渭分明地分成两拨。
    供销社大体分为几大部分:一部分卖布的柜台,都是劳动布,颜色以灰色和黑色为主鲜有亮色,一部分是卖些日用品,搪瓷脸盆、搪瓷杯子、暖壶、白纸、本子、铅笔、铅笔盒等等,不过暖壶需要工业票,常年缺货,一部分是油盐酱醋肉等等,比代销点的东西多,类别多,一部分是吃食,糖果,饼干,这也是小孩子们最喜欢的柜台。
    “奶,那个糖好看,买那个。”
    四蛋一眼就看上了那花花绿绿的用糖果纸包着的硬糖果。
    “我一块,哥哥姐姐一共四块,爹娘两块,奶奶一块,爸爸妈妈两块,一共十块,奶,买十块好不好。”
    四蛋虽然被爸妈伤了心,这个时候也没忘自己爸妈。
    “好,奶奶听四蛋的。珠珠三蛋你们要啥,奶奶也给你们买。”
    “我不要。”
    “我也不要。”
    珠珠对这些完全没有兴趣,她是个财迷,只喜欢金银珠宝和古董。
    三蛋本就性子冷淡,对这些更没有兴趣。
    “那要十块糖。”
    售货员正好不忙,饶有兴趣地盯着眼前这家人谦让:
    “大娘,这几个孩子养得真好。”
    陈老太很是自豪,她家这几个孩子那是十里八乡都出挑的,比那城里孩子差不了多少。
    “大娘,你要不跟我唠唠你家孩子咋长这样的,我有个五岁的儿子,那叫一个淘,屁股都被他爹打烂了,该拆家还是拆家。”
    陈老太闪过一抹心虚:好像孩子养着养着就成这样了。
    但牛皮都吹出去了,她开始瞎胡扯:
    “其实养孩子很简单,就看小孩子的性子。你看我家孙女,性子活泛特别喜欢外跑,那就不要挡着她,让她去。你在看我家孙子,性格特别文静,就喜欢自己在家待着,那就让他自己在家安安静静的待着,不要去打扰他。”
    售货员若有所思:
    “大娘你的意思是我不阻止我儿子拆家?”
    陈老太沉默了,拆家是有点不对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