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汉语的信息熵
作者:朴三   让你当美食博主,你擦什么边啊!最新章节     
    “春采笋、蕨之嫩者,以汤瀹过,取鱼虾之鲜者,同切块子,用汤泡,暴蒸熟,入酱油、麻油、盐、研胡椒、同绿豆粉皮拌匀,加滴醋。今后苑多进次,名“虾鱼笋蕨兜”。今以所处不同,而得同于俎豆见,亦一良遇也,名“山海兜”。或即羹以笋蕨,亦佳。许梅屋诗云:“趁得山家笋蕨春,借厨烹煮自吹薪。倩谁分我杯羹去,寄与中朝食肉人。”
    白羽背诵着山家清供的原文。
    “兜这种做法,听起来有些陌生,其实真正的说起来,无非也就是用外皮包住馅料进行食用。”
    “我记得我之前好像说过有关馒头的事,任何面食在古代都被称为饼。”
    “所以在逐渐理解这些名词的原理之后,你倒是也能失去不少中二的乐趣。”
    白羽没急着开始做饭。
    而是在意起了这些东西的名字。
    “有人曾经吐槽过,华夏人对起名这件事着实没什么天赋。”
    “举出的例子则是倪日那边的剑道名字,什么梦幻流,神道流等等。”
    “这句话我不知道如何评价,但是我肯定知道说出这句话的人语文成绩不高。”
    “事实上你觉得华夏人取名没天赋的前提,是你对中文过于了解。”
    “我们也举个例子,用生活中最常见的东西说明。”
    “馒头。”
    “头暂且不提,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这个馒字有没有什么美感。”
    “首先,馒字是食字旁,只用一个偏旁部首就能点明这个东西的作用,它是一种食物。”
    “而部首的后面,则是评价。”
    “曼,形容女子的身姿美妙。”
    “翻译过来就是一种美妙的食物。”
    “也许有人会笑,一个馒头有什么美妙的?”
    白羽伸出手指:“首先,它是白面,一种精加工的粮食。”
    “其次,馒头蒸出来之后通体洁白,亦或者有些发黄,散发着粮食的香气,按住还会有陷下去的手感。”
    “这就是汉语的信息熵含量。”
    白羽笑着:“那我们继续说一些耳熟能详的东西。”
    “开水。”
    “你觉得很正常对吧?”
    “但之前有一个倪日朋友如是点评过,开水这个词非常的形象且优美,水沸腾的时候都像花一样。”
    “许多时候你的评价都是因为过于熟悉,就好像如果你有一个美女妹妹,即使你妹妹外面的追求者再多。”
    “你也会想起来你妹妹小时候抓起地上的东西往嘴里塞的样子。”
    “再举个例子。”
    白羽耸了耸肩:“在倪日语里,剖腹产写出来叫帝王切开。”
    “你就切吧,一切一个不吱声。”
    “也许有人会问了,那华夏语里到底有没有这种中二到极致的高端名字?”
    白羽看向镜头:“有的。”
    “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
    “这七个名字怎么样?”
    “听起来是不是很有修仙小说的感觉?”
    “然而这是北斗七星的大名。”
    “有这七个名字的历史也至少千年了。”
    “只能说华夏人对有距离感的东西才会起非常炫酷的名字。”
    “或者说依旧是因为你太熟悉了,导致很多东西都失去了原有的韵味。”
    “微波炉。”
    “这三个字,熟悉吧,你现在打开某宝几百块钱就能买一个。”
    “但放在五十年前,你说微波炉三个字,脑海中只能浮现出一个场景,湖面上微风阵阵,湖水碧波荡漾,有小舟自芦苇深处荡出,诗人们围绕着茶炉煮茶煮酒。”
    “这场面给林黛玉也不为过。”
    “但现在让你把林黛玉和微波炉联系起来,你只能想林妹妹睡醒了热昨天的剩饭。”
    “华夏人十分善于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
    “这种例子多的是。”
    “法守中土。”
    “一个传统武道术语。”
    “什么意思呢?”
    “站桩。”
    “对,甚至不是扎马步。”
    “就是站在那。”
    “八卦掌号称天地灵气神化之功,什么意思呢?”
    “让你找个风景好的地方转圈圈。”
    “一切东西都是因为不熟悉所以才会有滤镜。”
    白羽侃侃而谈。
    “而中二这种东西吧,有好有坏,但很多时候你也确实需要庄重一些。”
    “广域静默号。”
    “一艘舰船的名字。”
    “翻译一下呢,辽宁舰。”
    白羽无奈地笑了笑:“你信不信,只要它真的改名了,辽省网友不仅不会觉得长脸,还会把提出改名的人痛骂三千年。”
    “幸运之森号呢?”
    “吉林舰。”
    “我不觉得吉省网友也会觉得很有面子。”
    “这种翻译方法数不胜数。”
    “黑暗龙河号。”
    “寂静艳阳号。”
    “无垠东方号。”
    “黄水之南号。”
    “叫什么是无所谓的,只要它停在港口里面能让附近的宵小害怕就行了。”
    “哪怕华夏第一艘宇宙战舰的名字叫张二狗野蛮成性杀害父母十万火急惨案号。”
    “也会有无数人为之倾倒不是吗?”
    “所以其实起名工作呢,主要讲究一个实用派和美学的和谐统一。”
    “最好的例子,就是东风两个字。”
    “虽然他们自称是送快递的,但你要是细想一下,这里面的搞头可是太多了。”
    “首先华夏自古以来就有个典故,东风压倒西风。”
    “解释多了可能影响团结,但大家想一想也不是不行。”
    “再深究一些,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多美的诗句,不是吗?”
    “想必这玩意炸开来也会像烟花一样带来很不赖的景色。”
    “好好学习,是有用的。”
    白羽依旧微笑。
    “好了,说了这么多就是为了让大家不要对兜这个做法有太大的滤镜。”
    “古人也是人,古人也不至于做个饭就是仙种,吃个药就是仙丹。”
    “兜作为风靡两宋时期的小吃,注意,是风靡,而不仅仅是出现。”
    “这就意味着这个东西绝对没有多么难以获取。”
    “价格即使不会很低,但也不是老百姓负担不起的实物。”
    “毕竟宋朝时候百姓的生活质量,还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