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小城风云
作者:俊后生   大周门阀最新章节     
    “大祚荣是个懂兵略的,比那些不知兵的头领们强得多!”
    跟着大祚荣一路东南而下,在扶余国边境上纵横劫掠的靺鞨部落武士们,纷纷交口称赞。
    虽然他们至今还没有克下哪怕一座城池,但光收拾扶余国边境百姓们匆忙撤走时丢下的家当,就已经令这些人眉开眼笑。
    木头打造的矮几子、生铁打的锅鼎、边缘上嵌了铅的木镐头,还有那些陶土烧的坛、罐,篾条编成的筐、篮……只要能搬得动的,他们绝不舍得放手。
    偶尔有幸攻入一个还没来得及撤走的村落,这群人更是欢声雷动,对着长生天腾格里就是一阵赞美。
    为了几头猪,一匹驴马,又或者一床干净的被褥,他们彼此就会大打出手,甚至拔刀相向。
    也不能怪他们眼皮子浅。
    相比能够结成村寨的扶余人,在草原和白山黑水间逐水草而居的靺鞨人,生存条件和生产能力确实都比扶余人差上太多。
    在这扶余边境的村子虽然也很穷,但相对于他们靺鞨人来说,几乎每家都已经可以算得上少见的富户。
    要知道,在大周的支援下,靺鞨人才仅仅拥有一座像样的东牟城罢了。而扶余人,和东牟城大体相仿的城池,足足有三四十座!
    就比如,那些扶余百姓逃命时丢弃的铁锅,贩卖到靺鞨人部落里面,没有四五头羊都未见得拿得下来。
    因此,大祚荣很理解这些部民们“什么都当好”的行为,他甚至很鼓励这么做——如果不能让这些部民亲眼看到、亲手拿到好处,他又怎么能够指挥得动他们?
    为了征集这些武士,他已经提前给予了各部那些年老,而且又十分贪婪的酋长们一大笔好处费。他手里已经没了可以发给那些被征集来武士的军饷,想要让他们卖命,那他就得纵容他们去抢夺。
    哪怕一针一线也都是好的。事实上,大祚荣就亲眼看到许多牧民将劫掠来的家具放在牲口背上驮着,自己反而牵着缰绳徒步前进。
    只不过,如此一来,诸部落联军的行动速度难免就愈发迟缓。
    看着这支自家带起来的队伍,大祚荣心里也是五味杂陈:“这还仅仅是在扶余国的穷乡僻壤上,若是日后带儿郎们去大周那边走上一走……”
    不得不承认,见识过了洛京神都的繁华,见识过渔阳、蓟州边镇的雄浑,见识过那绵延长达万里的长城,但凡是有雄心的英主都难免滋生出这样的野心。
    可大祚荣也很清楚,在实力没有达到之前,这个念头只能藏在心里,就连对自己的儿子都不能提起。
    “……想的远了,还是拿下眼前这座小城更加实际,”望着面前一座城垣不过一丈高的小城,浮想联翩了一番,大祚荣马上收拢起自己的心绪。
    “周人的圣贤有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饭是一口口吃下的,实力也是一点点积攒的,先拿至少比靺鞨人富裕的扶余人练练手,吸取他们的膏腴,这才是我辈该做的事情。”
    他现在带队攻伐的这座城池,位于粟末水北岸,乃是位于扶余国西北部的最为边陲的一座城池。
    它的名字就叫小城。
    听名字就知道,这“粟末水”和粟末靺鞨有着一定联系,这里就是粟末靺鞨往常能够活动到的、最靠南边的势力范围。
    扶余人在此版筑起城,相当于将一颗钉子楔入了粟末靺鞨的势力范围。再加上连年屯垦,在周围拓出了数万亩的耕地。
    哪怕因为冬季严寒,这里的土地只能一年一收,也只能种一些黍子和糜子之类的粮食。
    可在大祚荣看来,这座小城依旧是一座超大的金矿!
    况且,金银那些东西既不当吃,也不当喝,哪有可以果腹、可以让人渡过寒冬的粮食来得实际?
    别以为牧人养着牛羊,就顿顿都吃牛羊肉。靺鞨人各个部落每日的食物里面,大多还是各种奶制品。
    而且,大部分部民一天只能吃一顿饭,只有少数家中颇有积蓄的人才能一天吃得上两顿。
    就算是吃肉,牧人们也只有极少情况下才舍得吃,就算死了的牛羊也得大半做成肉干囤积起来,以备冬天指不定就会到来的“白灾”。
    所以说,要是能够抢了这座小城里的粮食,他这趟征发靺鞨诸部落出兵南下扶余国“打草谷”的行动,便足以弥平此前所有的花费。
    如果能够从这座小城里掠走女人、青壮男子,最好还有些匠人、农户,他这趟出来就算是大赚了一笔。
    而若是他能够占下小城,那大祚荣此行便是大赚特赚。
    因为那样一来,从粟末水到东牟城之间的大片土地,就可以被连成一片,足够安排数十个中大型的部落转牧为耕。而一旦从牧民变为农户,各部落那些贪婪的酋长就会慢慢对其部落失去控制。那些部民也就会渐渐转变身份,成为大祚荣的臣民百姓。
    此时,靺鞨诸部落武士已经在城外收获了很多,在城外的收获越多,联军将士对城里的期望越深。
    他们有足够的理由认为,至今没受过战火焚烧又早早得了屯田之利的小城是只待下锅的牛羊。“吃肉”的欲望是如此之强烈,甚至烧得一众武士对于那高达一丈来高的城墙视而不见。
    一丈来高的城垣高吗?
    和洛京神都相比,一丈来高的城墙不能说矮吧,那简直就是矮得没法看了——就连城内一些坊墙,甚至某些大户人家的院墙都比不上。
    况且,这小城的版筑城墙材料根本没什么青砖、糯米,而仅仅是夯土堆起来的。空心敌楼、望台之类的设施,它全都没有;城外也压根本没有壕沟、深堑之类的城防工事。
    可是,若是说它不高,那也未见得正确。至少大祚荣自己心里有数,别说一丈高的城墙了,就算是三四尺高的城墙,靺鞨人的战马想要跨过去也都费劲。
    除此之外,令大祚荣感到有些遗憾的还有就是,守城者的士气和攻城者一样高昂。
    很显然,在这里居住的扶余百姓绝不肯让自己一年起早贪黑从泥土中刨出来的粮食,就这么轻易地被背面来的“靺鞨野人们”抢走。
    他们几乎不用动员,就成群结队地走上城墙,与守城的兵丁们一道作战。
    要么血战求生,要么眼睁睁地看着野人进城——到时候,自己的妻女将会受到侮辱,一家老少赖以过冬的食物将会被抢走,自己和自己的儿子说不定还会被残忍杀害——别无出路之下,无关种姓,无关信仰,是男人都知道该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