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回来看看
作者:白老阿姨   穿进最穷村,她靠经商风生水起最新章节     
    “老章你急什么,我不就随口问问。”
    “哼!你那是随口问问?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就是想将唐总的人留在你们王河村。”
    王河村长像是被下河村长说中了心事,偏过头去,讪讪开口,“懒得跟你说。”
    “你还懒得说,你今天必须当着唐总的面给我一个说法”
    “什么说法,我又怎么招惹你了?”王河村长不乐意。
    “你们最近孵化的鸭子,都舍不得拿出来卖给我们下河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今天必须给我说清楚。”
    “老章头,说话要凭良心的,你们下河村买那么多鸭,我们可曾说过什么。”
    “你们是不说,因为你们想孵化什么鸭子就孵化什么鸭子,我们肉鸭孵化的数量比下蛋鸭的数量可少多了。”
    下河村长吹胡子瞪眼,看上去十分生气。
    “冤枉哈,王海就在这儿,你问问他一日孵多少下蛋鸭,多少肉鸭……”
    “他不是你们王河村的人么,我问他能问出来?”
    说罢,下河村长转身看着唐晓溪。
    “唐总,这事你得给我们下河村做主。”
    “唐总,你可别听他乱说,我们每日孵化的鸭子都是有记录的,您一查便知。”
    两位村长皆看向唐晓溪,等着唐晓溪处理。
    “老二,这事你来处理。”
    唐晓溪则后退了一步,将老二点了出来。
    一直看戏的八人,终于看到了自己身上。
    “老大……”
    老二哪里见过这种场面,求助的看向老大。
    老大像是没听见老二的求助,眼神飘向其他地方。
    “老三……”
    其他七人齐刷刷的看向远处。
    老二没有办法,皱着眉头站了出来。
    两位村长齐刷刷的看向老二。
    “这位兄弟,你可得说句公道话。”
    “老二兄弟,你一看就是个公正的,可要给我们下河村做这个主。”
    “我们孵化小鸭都是有记录的,老二兄弟一看便知。”
    “我们买鸭也是有数的,老二兄弟随便找个人问问就能知道了。”
    “我……”
    “好了,两位村长不必多言,我知道该怎么办了。”
    老二头都大了,赶紧打断两位老村长的话。
    众人跟着老二。
    老二先是向王海要了孵化小鸭的数据记录;
    又向王河村长要了现在所有鸭的数据;
    再向下河村长要了他们村的鸭子数量。
    总之,老二这一趟算是将两个村子的鸭子数量,摸了个清清楚楚。
    之后又向唐晓溪了解了,他们未来预期的鸭子数量、鸭蛋数量。
    “王海兄弟,今日起你的肉鸭孵化数量一定要比蛋鸭的数量高出至少一倍才行。”
    “啊?那么多?”王海惊讶。
    “嗯,按照你们现在养殖的数量来看,你们王河村的蛋鸭数量能保持平衡,但是他们下河村确实还不够。”
    “还不够,那之前的肉鸭咱们也都卖个他们不少啦。”
    “那也不够,因为唐总要的是,之后鸭子的产量能持续不断的跟上,所以鸭苗必须跟上。”
    在老二的调解下,王海当场承诺,会将孵化鸭子数量做出调整。
    下河村长也知道王河村并没有故意针对下河村,也表达了歉意。
    王河村长表示以后两村需要经常沟通,这样能少些误会。
    经此一事老二倒是在两村之间得到了些许信任。
    唐晓溪也看到了老二的长处,确实是个有头脑的。
    唐晓溪要带人去下河村转转,王河村长不想放人,于是跟着一起去了下河村。
    八人看到下河村养鸭景象后,又是一阵惊呼。
    黄正义将人带到了他们租的屠宰场。
    唐晓溪看了看表示不大,问村长可还有大点空屋。
    “没有,没有了,空屋就间这儿最大。”
    “唐总我们村有,要不去我们村看看。”王河村长抓住机会,就要将唐晓溪的屠宰场往王河村拉去。
    下河村长一听,急了,“我们盖!”
    众人看向下河村长。
    “我们重新盖房,按照唐总的需求来盖。”
    “老章头,你来真的?”王河村长惊愕问道。
    “当然是真的,这里不合适,那就按照唐总说的,咱们重新盖一个屠宰场。”下河村长打定主意,反正就是不能让人走了。
    唐晓溪想想了,建厂房倒也不是不可以。
    不过既然要建厂房,那这件事就不能马虎。
    唐晓溪当即表示先将老二他们留在下河村,她回去考虑考虑建厂房的事。
    下河村长一听,当即将六人的食宿包了下来。
    王河村长也表示希望六人去王河村暂时住下,他们随时欢迎。
    陈谦几人还是头一次这么受人欢迎,几人面上略带羞涩,说着听黄正义的安排。
    唐晓溪与老大、老六又回了丰谷村。
    唐晓溪回去之后与宋青峋说了建厂房的事。
    一连几日,唐晓溪都在筹划建厂房的事,这天唐晓溪打算去一趟下河村,将自己的计划用地圈出来。
    一进鸭蛋加工厂,就听见疯二狗与莲婶在说丰庆家分家的事。
    没想到丰庆家真的分了家。
    丰娇娇是待嫁女,大嫂二嫂是一点家产都不愿分给丰娇娇。
    丰三郎直接住在镇上,家里的东西他一分没要。
    老两口帮着丰三郎争来了部分东西,最后都拿给丰娇娇。
    大嫂、二嫂可是气疯了,在村里到处说老两口的养老问题,以后都交给丰娇娇,她们不沾边。
    总之听说这几天闹得不可开交。
    唐晓溪就当个趣事听着。
    几人说着这些家常里短的,院里十分和谐。
    “丰华?你们怎么回来啦?”
    看大门的老五叔,突然一声惊呼,打断了院里的和谐氛围。
    几人齐齐看向门口,还真是丰华夫妇,穿的光鲜亮丽,站在门口带着好奇往里看着。
    “风华哥,回来啦,快进来。”
    唐晓溪走到门口,将两人往里迎。
    “呵呵……宋家的,我们就是回来看看,这不是酷暑,学堂放假了,带孩子们回来看看。”
    丰华嫂,这么一说,唐晓溪才看到两人身后,还跟着两个小子,一个姑娘。
    长相七八分随了丰华。
    眼里的机灵儿劲儿,倒是像丰华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