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屯田之策 马超心动
作者:随风扶摇九万里   东汉不三国最新章节     
    张绣一直沉默地站在旁边,看到荀彧让马超如此为难,终于忍不住开口道:“文若先生,你有所不知,董公曾表奏我家将军为威侯,我家将军都拒绝了,这可是放弃了高官厚禄啊!如今更是护送着卢师的家眷前往西凉,连蔡公的后事也是我家将军操办的,你这样确实太为难他了。”这边枣祗也看出了马超的为难,也插话道:“马将军年纪轻轻便军功赫赫,更是难得地秉持忠义之心,我等当共饮一杯。”荀彧听后不再勉强追问,几人一起喝了一杯酒。荀彧微微一怔,随后露出一丝苦笑,看着张绣和马超,缓缓说道:“是我有些急切了,考虑得不周全。孟起确实是忠义之士,令人钦佩。”马超脸色稍缓,抱拳道:“文若先生也是心系天下,马超能够理解。”接着,几人又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各自思考着当下的局势和未来的走向。
    马超放下纠结,说道:“刚才进来便听到文若先生和枣祗先生二人所讲的屯田之策,实在令马超心痒难耐,可否与马超讲一讲?”荀彧说道:“这你便要问枣祗先生了,这方面是他提出的,他是这方面的大才。”
    枣祗也不推辞,便侃侃而谈:“首先,我们要进行全面的土地勘察,挑选那些土质优良、地势平坦且靠近水源的区域作为屯田之地。然后对这些土地进行细致的丈量和划分,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需求,划分出不同的种植区块。接着,组织大量的人力,一部分负责开垦荒地,一部分负责兴修水利,确保灌溉系统的完善。还要搭建仓库,用于储存粮食和农具等物资。在人力安排方面,实行轮班制和责任制,让每个人都明确自己的任务和职责。
    对于种子的选取,要严格把关,挑选那些颗粒饱满、适应性强的优良品种。同时,在种植过程中,要根据不同阶段进行合理的施肥和除草。还要安排专人时刻关注天气变化,做好应对风雨灾害的预防措施。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按照规定执行,对表现出色的给予奖励,对懈怠的进行惩处。并且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策略,以保证屯田工作能够持续高效地进行。”马超听得频频点头,对枣祗的见解深感佩服。
    马超忧虑地说道:“如今西凉刚经过战乱,百废待兴,又因身处边境,异族随时有入侵的风险,此地人口大部分都要作为战斗的预备役,随时都要参与战斗,每日都要死伤,好好的田地都被荒废,西凉之贫瘠,实在令马超内心焦虑。”
    荀彧听后微微点头,说道:“孟起所言甚是,西凉如今的状况的确艰难。”
    枣祗也附和道:“是啊,马将军,不过若能在这艰难之时推行屯田之策,或许能有所改善。”
    马超眼神一亮,忙道:“哦?还请枣祗先生详细说说。”
    枣祗捋了捋胡须,认真说道:“可先对西凉可耕种的土地进行全面清查,根据土地的肥瘦和水源情况合理规划。然后组织百姓和部分预备役在农闲时参与屯田,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励他们。同时,建立完善的水利设施,确保灌溉用水。再者,要注重种植的作物种类搭配,既要保证粮食产量,又要考虑一些经济作物来增加收入。还可以引入一些先进的农耕技术和工具,提高生产效率。”
    马超听得频频点头,又看向荀彧道:“文若先生觉得此策如何?”
    荀彧思考片刻道:“此策确实可行,但也要考虑到实施过程中的困难,比如劳力的调配、资源的供应等问题,需仔细谋划,逐步推行。”
    枣祗说道:“马将军,可以将部分官兵组织起来,划分出特定的区域让他们进行耕种。让他们在不作战的时候,便全力投入到屯田之中。实行军屯与民屯相结合,比如可安排一些有经验的官兵带领百姓一同劳作。在具体实施上,要做好规划安排,合理分配任务,确保生产效率。还要提供必要的农具和种子等物资,并且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激励官兵和百姓的积极性。同时,要加强管理,确保屯田工作有序不紊地进行。如此这般,定能让西凉之地逐渐恢复生机,粮食产量也能得到提升,缓解当前困境啊。”
    马超深以为然道:“两位先生所言极是,看来这屯田之策还需我们仔细斟酌,想出周全之法啊。”三人便就此话题继续深入探讨起来。
    三人越谈越投机,马超更是深深的对二位先生的大才感到佩服,二位先生简直就是内政的高手。
    马超一脸兴奋地说道:“二位先生啊,今日与你们这一番交谈,真的是让我犹如醍醐灌顶啊!你们对于这些事务的见解如此深刻,真的是当之无愧的内政大才啊!我心中此刻是非常热切地期待着,真心希望二位先生能够一同随我前往西凉,凭借你们的智慧和才能,帮助我让西凉迅速地发展起来,让这片土地重新焕发出勃勃的生机啊!”
    荀彧微微皱眉,与枣祗对视了一眼后,有些迟疑地说道:“孟起,此事非同小可,实在过于重大,还请容我们仔细斟酌考虑一下。”
    枣祗也紧接着点头附和道:“是啊,马将军。毕竟这关乎到诸多方面,不能草率决定,我们确实需要从长计议一番,认真思考其中的利弊与可行性。”
    马超忙道:“理解理解,还望二位先生能认真考虑。”
    马超看了看天色,说道:“哎呀,时候不早了,我便先告辞了。我还要去采买些物资,家中家眷还在等候呢。”
    荀彧感慨地说道:“卢大人为国尽心尽力,虽然董卓对他多加诋毁,但我是绝不会相信的,卢大人行事必有其苦衷。如今既然卢夫人在此,我等理当前往拜访。”
    枣祗也紧接着说道:“是啊,既然是卢大人家眷在此,我等定要前往一同拜访。”
    马超应道:“那也好,一同去吧。”
    于是,他们便一同前往驿馆。
    在驿馆里,马超带领着荀彧和枣祗前来拜见卢夫人。卢夫人一脸的欣喜,说道:“文若啊,真没想到还能遇见你,不想在这陌生的长安之地,竟还能再见洛阳故人。”荀彧赶忙拜见行礼,卢夫人急忙扶起,关切地问道:“文若怎么会在此地?”荀彧便又详细叙述了自己寻找天子和卢植下落的事情。卢夫人听完眼中含泪,说道:“辛苦文若了。”接着又想起卢植如今不知所踪,也不知是否安全,不禁又失声痛哭起来。荀彧和枣祗以及马超三人赶忙安慰。
    随后,荀彧便问卢夫人如今作何打算,卢夫人说道:“洛阳乱象频出,全亏了孟起与董卓周旋,才将我们带出洛阳。如今我们准备跟随孟起一同前往西凉,等有了夫君的消息,再由孟起护送我们前往相会。”荀彧等人又询问了一些事情,卢夫人也一一作答,并详细讲解了路途中的艰辛和马超尽心尽力的护送,以及马超在洛阳多次劝谏董卓的行为。这些话让荀彧和枣祗再次认识到了马超的为人,对马超也是愈发的信任。
    许是在洛阳经历了太多的惊吓,加上这一路奔波赶路的辛苦,又或许是被荀彧的忠义所感动,卢夫人竟拉着几人聊了很晚很晚。最后,几人约定改日再来拜访,这才在夜色中缓缓离开驿馆。
    而马超却一直在思索,究竟要怎样才能让这两位大才愿意跟随自己去到西凉,帮助自己建设西凉。对于荀彧和枣祗二人的才能,马超心中是深深表示敬佩的,可一时间他又实在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来有力地说服这二位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