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凤鸣山下,赵云驰骋
作者:糊糊味的糊糊   孟获,身为南蛮为大汉续命五百年最新章节     
    “报,前线急报。”探子骑马急速而来。
    “速报。”赵云倒是平静,毕竟一生鏖战无数,什么风浪没见过。
    “将军,魏军已至凤鸣山附近,与我军不足十里。”探子气喘吁吁的将军情报出。
    “有多少军马,将领是谁,速速报来。”赵云看向探子。
    “约有八万,大部分是羌人,领军将领是韩德父子。”探子忙将所知信息通报出来。
    “嗯,八万兵马,比我军还多出一万兵马,倒是有些棘手。”马超听完探子之言眉头一皱。
    “无妨,”赵云对于这点兵力差距并不放在心上,“全速前进,抢占凤鸣山有利地形,在那阻击魏军。”
    赵云的命令如雷霆般迅速传达下去,全军将士立刻整装待命,以最快的速度向凤鸣山进发。马超紧随赵云之后,心中虽然对兵力的差距有所忧虑,但对于赵云的决策和勇气却是深信不疑。
    待蜀军到达凤鸣山不过片刻,就见魏军也是匆匆赶到。
    来的自是在夏侯楙处领了先锋的韩家父子,
    “孟起将军可识得这五人?”阿会喃好奇得问道。
    “自是知道,”马超缓缓说道:
    “这五人是是西凉的大将韩德和他的四个儿子。韩德善使开山大斧,有万夫不当之勇,他的儿子们也继承了他的武艺天赋。
    韩德的大儿子是韩瑛,他是家中的长子,从小就接受了严格的武艺训练。韩瑛精通各种武器,尤其擅长使用大斧。他不仅在战场上表现出色,还善于制定行军打战,是韩父的得利助手。
    韩德的次子是韩瑶,他也是一名出色的战士。韩瑶善于使用大刀,他的刀法灵活多变,能够迅速击败敌人。他还精通骑术,能够在战马上灵活移动,给敌人造成巨大的威胁。韩瑶在战场上总是冲在前面,勇敢无畏,赢得了士兵们的尊敬和信任。
    韩德的三子是韩琼,他是一名出色的剑客。韩琼擅长使用长剑,他的剑法独特而凌厉,能够迅速击败对手。他还善于运用内劲,能够在战斗中保持冷静和集中,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实力。韩琼在战场上总是保持着冷静的头脑,能够迅速做出正确的决策,为战斗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韩德的四子是韩班,他是家中最小的一个儿子。韩班虽然年轻,但他的武艺却不容小觑。他善于使用大刀,他的刀法快速而精准,能够迅速击败敌人。韩班还精通轻功,能够在战场上灵活穿梭,给敌人造成意想不到的打击。他在战场上总是充满激情和活力,能够激励士兵们奋勇向前,赢得胜利。
    这四个韩家的儿子都继承了他们父亲的武艺天赋,他们在战场上展现出了出色的勇气和战斗力。他们各自精通不同的武艺技能,弓马过人,成为了西凉军队中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出色表现让敌人望而生畏,也为西凉军队赢得了许多胜利。”
    “孟起将军介绍得真详细,韩家父子四人介绍了这么多,是为何……?”阿会喃有些崇拜有些好奇的看着马超。
    “呵呵,因为韩家四子已经死绝了,都死在了赵云枪下。”马超呵呵笑道。
    “什么?”阿会喃大惊,两军只不过才会面,韩家父子就死了四人?
    连忙转头向战场望去,就见赵云挺枪立马立于阵前,而韩家四子皆坠于马下,死得不能再死了。
    “赵将军真乃神人也!”阿会喃感慨,对赵云佩服至极。
    随后反应过来,又幽怨的看向马超,“将军,既然这四个都是死人了,你介绍这么详细干啥?怕我认错鬼吗?”
    马超却没有理会阿会喃,自顾自的嘀咕起来,“哈哈,赵将军一人可当三军,又岂是这群宵小可挡。”
    马超有些痴迷的看着战场,仿佛回到了多年以前,与赵云一同冲杀的场景,那样子像是回味无穷,看得阿会喃只打寒颤。
    “莫不是马超将军也有些特殊癖好?”阿会喃不无恶意的揣测起来。
    战场上,韩德见四个儿子都死在赵云的手上,肝胆皆裂,忙后退到军阵中去。
    而西凉兵也是一直都知道赵云的名头,今天看见他还和年轻时一样勇武,谁敢上前交锋?
    赵云马到处,军阵倒退,无人敢掠其虎须。赵云匹马单枪,往来冲突,如入无人之境。
    “韩德休走!”赵云大喝,追赶起敌方主将来。
    邓芝见赵云大胜,率蜀兵跟着杀了过去,马超也是拍马率兵跟上,一起掩杀而去,西凉兵大败逃跑。韩德差点被赵云抓住,他见情况不妙,丢弃铠甲和马匹,混入士卒中逃走了。
    待大战结束,八万西凉兵死的死,俘虏的俘虏,能逃走的不过万余。
    赵云鸣金收兵后回到营地,邓芝上前恭贺:“赵将军年龄有七十多,算是古来稀了,但作战英勇犹如壮年。今天阵前连斩四将,当真是世上少有的虎将!”
    马超等人也是附和,特别是马超,这个时候开始夹带私货,“若是赵将军可以再年轻十岁,这韩德定逃不过将军长枪。”
    赵云颇为意外的看了眼马超,见马超容貌正值壮年,原以为是其在南中过的好,所以身体才如此强壮,如今听他话外之音,莫不是还有什么隐情?
    赵云回过头,看向邓芝笑道:“诸葛丞相以我年纪大了,不肯带我来北伐,所以我得表现一下,让大家看看某家尚有廉颇之勇,马援之雄。”
    众人皆是心生敬佩,纷纷夸赞:“子龙将军乃是当世廉颇。”
    只有马超笑而不语。
    凤鸣山的胜利,如同一道明亮的信号,照亮了蜀汉军队的士气。士兵们纷纷欢呼,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赵云的敬仰和对未来的期待。在这场战斗中,赵云不仅展现了他的英勇,更是向所有人证明了年龄从未成为他战斗的障碍。
    邓芝看着赵云的背影,心中不禁感慨万千。这场胜利不仅仅是军事上的成功,更是对蜀汉军队精神的一次极大提振。他决定将这一战的情况详细记录下来,汇报给另一路的诸葛亮丞相。
    马超站在一旁,他的表情复杂。作为西凉出身的将领,他自然对赵云的能力有着深刻的认识。刚才的那番话,虽是玩笑,但也是他的真实想法。在他看来,赵云若是年轻十岁,今日之战果或许更加辉煌。
    赵云回望众人,他的目光坚定而深邃。他知道,这场胜利只是开始,北伐之路仍旧漫长且充满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