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一半
作者:山月孤   凤朝华最新章节     
    “起来说话。”
    淮瑾接过朝华给他的最后一点茶水,朝黄施明伸了伸手。
    黄施明不敢拿乔怠慢,口中应了下,忙不迭地爬了起来。他像是在外头待了许久,身上一直淅淅沥沥地往下滴着黄色的水。雨水纵使停了,可地上河业已形成,呼啸着来回冲刷地面,冲垮房屋,将一切生灵、污秽都冲了带走。
    淮瑾看着弓着腰的黄施明,放平声音道:“此乃天灾,并非人祸,我叫你来也并不是为了兴师问罪。”
    黄施明并不敢抬头看淮瑾,只盯着淮瑾的靴子,在心里盘算该如何应对,颤着声音,勉强稳住道:“此地蒙受天灾,下官五内如焚。幸而如今殿下来了,此地百姓定能有救。”
    淮瑾知道时间急迫,没有心思与任何人虚与委蛇,更不想说些场面话,见黄施明不上道,甩开弯子道:“淮安郡其他地方情况如何?也与此地一样吗?”
    说起受灾情况来,黄施明倒是对答如流。
    “回殿下,淮安郡虽连续降雨长达半月,但是形成地上河的地方就只有淮河沿线这两边的村落。但淮河北侧对岸受灾情况明显比这边沿线要轻些。如今淮河南侧这一边的安寿村、塘里村、五坊村这三个村子受灾最严重,且不说房屋田舍俱被淹没,如今更是有许多百姓有性命之忧。雨水还在继续,水位却不见下去。再这么下去恐怕会发生饿死、抢掠等恶性事件。”
    淮瑾点了点头道:“北侧有泻洪口,必然受灾程度轻些。”
    他原本叫此地属官过来就是为了了解灾情。如今知道了大概,他就能够立刻部署安排。
    “离这里最近的府衙内,现有多少人手?”
    黄施明想了想,答道:“村里的书吏有两人,并三个巡夜的;离这里最近的县里人手多些,有捕快二十人、文书两人、主簿一人。”
    淮瑾觉得不够,又问:“可还有什么人能派上用场?”
    黄施明不知道淮瑾要做什么,但还是回话道:“还有仵作五人、收尸人十人。看守牢狱的狱卒八人。除此之外,再没有了。”
    淮瑾点点头,又问:“每个地方都有应急储备粮,此地的应急粮食还剩多少?”
    黄施明脸色有些不好看,犹犹豫豫的不敢说话。载义上前道:“殿下问话,不可有任何隐瞒,还请速速如实道来!”
    黄施明不知道载义的身份,但极为忌惮这位云都来的岐王。当下颤着身子跪了下去:“殿下恕罪!殿下恕罪!下官这就说……咱们的应急粮食都被淮安郡下的淮安县县令储幼先给拿走了……”
    “拿走了?”淮瑾放下茶碗,紧盯着黄施明。
    “是,”黄施明额头冒着汗,“雨水连绵不绝,淮河的水漫了上来,那时还没有形成地上河,但是雨势越来越大,很明显不寻常,百姓们便聚集到府衙要求县里发放救济。咱们的郡守大人很快就下了令,要每个县都将应急粮食拿出来准备发放。咱们也不例外。可是就在咱们开府衙的仓库准备下发的时候,发现仓库空空如也,储县令也不知所踪……”
    淮瑾站了起来:“淮安郡下其他县可也有县令卷粮潜逃的事件?”
    “回殿下,未曾听说。”
    “也就是说,其他县里他们的应急粮食是派上了用场的……只有此地的百姓,应当已经挨饿许久?”
    黄施明不敢隐瞒,一五一十道:“储县令是两日前消失的,他走了之后雨势越来越大,很快地上河就形成了,冲垮了不少房屋。淮河南侧沿线这三个村子的不少百姓都无家可归,没有一口粮食,府衙里也没有一粒粮食,下官们也是没有办法,否则也不会不管他们……”
    两天……
    淮瑾知道情况已经刻不容缓,继续追问道:“府衙内可有大锅和干柴?”
    黄施明不明就里,摇摇头道:“下官不知,但是大锅易得。”
    也就是说,缺少干柴。
    淮瑾当机立断道:“好,当务之急便是要解决此地三个村子的百姓的口粮问题。之后再想办法挖渠泄洪、筑建堤坝。你拿着我的手信去将这些人全部召集起来,到我这里集合。将我们带来的粮食全部用大锅煮成粥,再分发下去。带来的所有吏员们分批行动,每个村子分派两口大锅,煮好后让吏员们带着锅沿途发放,按这三个村子的人头分发,一人一碗,小孩也算。立刻执行。”
    载义与徐海寿首当其冲出来道:“殿下,属下们也去帮忙。”
    黄施明犹豫道:“可是殿下,现在天色已晚,恐怕不好召集。而且连日下雨,所有地方都被淹了,哪里还有干柴呢?不如明日一早再想法子?”
    淮瑾当即沉了脸色:“百姓们已挨饿两日,可还能等得了一晚?若是闹出太多人命,恐怕你的乌纱帽不保。”
    淮瑾神色晦暗,黄施明当下吓得连话也说不出来,还是徐海寿拖着他下去。众人领了命赶去县里召集人手,淮瑾的护卫们就地寻找大锅,预备晚上煮粥。所有人都行动了起来,与大雨抢人命。
    只是干柴,在这连绵的雨天里要到哪里去找呢?
    淮瑾坐在外头沉思,杯里的茶早已冷了。若在往常,这样的茶朝华是万万不会拿给淮瑾喝的。但是眼下能有一口茶已是万分奢侈。她在载义他们临时搭的帐篷里听到了全部的话,见淮瑾为干柴烦扰,便掀了帘子出来。
    她昨日胃口不佳,还剩了一块酥饼。此刻她用帕子包了拿出来,坐在淮瑾身边,将酥饼递给他:“殿下,您一日未曾进食了,先吃点东西吧?”
    淮瑾摇了摇头:“朝朝你吃吧,如今粮食不易得,你身子弱些,昨日进的也少,今日可不能再任性了,快吃些东西,也好防寒。”
    他将那杯茶握在手心里暖了暖,递给朝华道:“干吃酥饼容易噎着,这里还有些茶,就着讲究吃些。你跟我出来……着实受苦了。”
    朝华见他为一块酥饼谦让,时刻想着自己,连最后一口茶也要留给自己,当下心中有些酸涩。若论吃苦,她吃的不少。而淮瑾在宫里活下去,想必也吃了不少旁人难以想见的苦头。她撑着笑意,放轻声音对淮瑾道:“我才刚喝了些茶,也吃了点心。这块酥饼是专门为殿下留的。而且,”她的眼里有光亮闪烁,在淡蓝色的夜幕下也格外显眼,“若您吃了这块酥饼,我就告诉您哪里有干柴。”
    淮瑾此次带着朝华出来,发现自己从前并不是很了解朝华。诗书她虽刚入门,可他发现朝华十分细心,能发现并看见许多普通人发现不了的细节。她说她能找到干柴,必然不是在说空话。
    淮瑾伸出手拿起那块酥饼,将它一分为二又递还给朝华道:“但这块酥饼,我想和你一起吃。”
    朝华眼里的光亮更甚,隐隐浮现水光。她接过那一半酥饼放进口中。
    “真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