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出生地
马於光院士,1963年11月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籍贯山东烟台。
南关区位于长春市中南部,西起人民大街与朝阳区相接,北至新发路、上海路、光复路与宽城区相连,东临伊通河与二道区隔河相望,南至新立城镇、永春乡边界与净月开发区、高新开发区为邻。
米。
南关地域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就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一直是肃慎、靺鞨、契丹、女真和蒙古等古代民族游牧和渔猎的地方。
南关辽属黄龙府,金属济州,元归开元路,明设易屯河卫。
1865年,清军为防止起义军攻城修筑城池,当时城区位于今长春大街以南,初建城墙时,筑城门6座,以后又增加4个便门、2个内门,南有全安门,俗称南门、南关。
此后经过多次行政区划调整,到1955年长春市第三区最终定名为南关区,区域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出生地解码
马於光院士出生地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他后来成为院士可能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南关区拥有较为丰富的教育资源,虽然没有特别出名的顶级名校,但教育均衡发展做得非常好。
区内有众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老牌学校,如始建于1912年的树勋小学、创立于1962年的103中学等。
这些学校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教育,帮助马於光在早期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
南关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为马於光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滋养。
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他可能更容易接触到历史文化的熏陶,培养出对知识的敬畏和追求真理的精神,这种精神对于他日后从事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南关区的人文环境可能塑造了马於光的性格和价值观。
这里的人们勤劳、朴实、勇于探索,这种人文精神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让他在面对科学研究的困难和挑战时,能够坚持不懈、勇于探索。
院士求学之路
1981年7月—1985年7月,马於光就读于吉林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85年7月—1988年7月,马於光就读于吉林大学化学系高分子专业,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
1988年7月—1991年7月,马於光就读于吉林大学化学系高分子专业,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
求学之路解码
马於光院士在吉林大学的求学之路,对他后来成为院士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在本科阶段,马於光学习物理化学专业,让他系统地掌握了化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基础。
这不仅为他后续在高分子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深厚的理论支撑,也培养了他严谨的科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使他能够深入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和规律,为日后的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随后在硕士和博士阶段,马於光继续深入学习高分子专业,经过多年的专业学习和研究,他对高分子材料的结构、性能、合成方法等方面有了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这种连贯且深入的专业学习使他在高分子领域具备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在该领域深入探索和研究。
吉林大学的教学体系注重对学生的学术训练,包括自学、答疑、辅导、习题作业、习题课、实验和考核考试等环节。
通过这些环节的训练,马於光院士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提升的能力,能够独立地进行学术研究和思考,为他日后在科研领域取得成就奠定了基础。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拥有优秀的师资队伍,教师们不仅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还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在学习过程中,马於光院士能够得到这些优秀教师的指导和启发,学习到先进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
例如,在与导师的交流和合作中,他可能接触到了前沿的研究课题和学术观点,拓宽了自己的学术视野。
吉林大学拥有良好的科研平台和实验条件,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科研资源和实践机会。
马於光院士在学习期间能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参与科研项目和实验研究,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例如,在吉林大学的重点实验室中,他可能参与了一些重要的科研项目,积累了宝贵的科研经验。
吉林大学作为一所知名的高等学府,具有浓厚的学术氛围。
学校经常举办各种学术讲座、研讨会和学术交流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专家来校讲学和交流。
马於光院士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能够接触到最新的学术动态和研究成果,激发自己的学术兴趣和创新思维。
院士从业之路
1991年11月—1993年11月,马於光在吉林大学化学系高分子专业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3年11月,马於光担任吉林大学超分子结构与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教授、教授。
1996年6月—1997年6月,马於光担任香港大学化学系研究助理。
1999年5月—2000年5月,马於光担任英国剑桥大学化学系访问学者。
2002年,马於光获得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12年,马於光担任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2021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从业之路解码
马於光院士的从业之路,对他后来成为院士产生了多方面的重要影响。
在吉林大学的博士后研究,是他在学术道路上的进一步深化探索阶段。
这段经历使他能够在博士阶段的学习基础上,更加深入地钻研高分子专业的相关课题,对该领域的前沿问题有更敏锐的洞察力,为后续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知识储备。
马於光在吉林大学超分子结构与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担任副教授、教授,让他得以依托优质的科研平台和资源,持续开展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工作。
在重点实验室的工作环境中,他能够接触到先进的实验设备和前沿的学术思想,与同行专家进行深入的交流与合作,这对于他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拓展研究思路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他在该领域取得创新性成果奠定了基础。
马於光在香港大学化学系担任研究助理,使他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的科研环境和学术体系。
香港大学在化学领域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和先进的研究方法,这段经历让他能够学习到新的实验技术和研究理念,拓宽了他的学术视野,并且有助于他将不同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融入到自己的研究中,为他的科研工作带来新的思路和突破。
在英国剑桥大学化学系的访问学习,更是让他站在了国际学术的前沿。
剑桥大学作为世界顶尖的学府,拥有一流的科研团队和学术资源。
在剑桥大学的学习交流过程中,他能够与国际上的顶尖学者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合作,了解到国际上最前沿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这对于他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增强国际影响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马於光获得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这是对他在科研领域取得的成绩和潜力的高度认可。
该资助为他的科研工作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使他能够更加自由地开展科研项目,深入探索有机聚合物功能材料领域的关键问题。
同时,这一荣誉也提升了他在学术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他后续的科研工作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
马於光担任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后,他将自己在吉林大学积累的学术经验和研究成果带到了新的工作环境中。
华南理工大学为他提供了良好的科研平台和学术资源,使他能够在有机聚合物光电功能材料领域继续深入研究。
同时,他也为华南理工大学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该校在相关领域的发展。
综上所述,马於光院士的从业之路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拓展、不断创新的过程。
他在不同阶段的经历和成就,共同推动了他在学术道路上的不断前进,最终使他成为了有机聚合物功能材料领域的杰出代表和中国科学院院士。
院士科研之路
马於光院士长期从事有机\/高分子光电材料基础研究工作,他率领的研究团队,提出了“热激子”机理。
该机理对理解有机光电材料中的激发态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为设计高效的有机光电材料提供了理论基础,对新一代廉价发光材料的发展具有原创性贡献。
马於光院士还提出了杂化电荷转移态(hlct)材料结构设计原理。
这一原理为开发新型的有机光电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提高材料的性能和效率。
马於光院士推动第二代磷光材料发展,首次实现磷光材料的电致发光,并提出利用磷光材料提高oled效率的原理,对第二代磷光发光材料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有机电致发光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马於光还发明了难溶有机聚合物功能材料的薄膜加工方法,成功制备出高发光、高导电有机聚合物薄膜,引领了高分子材料的新方向。
总之,马於光院士的研究成果,对有机光电材料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为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科研之路解码
马於光院士的科研之路,对他成为院士产生了重大影响。
首先,马於光提出的“热激子”机理和杂化电荷转移态材料结构设计原理,为有机光电材料领域提供了关键的理论支撑,展现出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思维能力,在国际学术界赢得高度认可。
其次,马於光推动第二代磷光材料发展以及发明薄膜加工方法,不仅为有机电致发光技术奠定基础,还引领了高分子材料新方向,对相关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
最后,马於光承担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发表大量高影响力学术论文,充分体现其在科研上的持续投入和卓越领导能力。
这些成果使他成为有机光电材料领域的杰出代表,为他赢得院士这一崇高荣誉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激励着更多科研工作者在该领域不断探索创新。
后记
马於光院士的出生地、求学之路、从业之路和科研之路,共同铸就了他的院士之路。
马於光出生于长春南关区,这里的教育资源与氛围为他早期成长奠定基础。
丰富的基础教育培养了他良好的学习习惯,深厚的文化底蕴熏陶出他对知识的敬畏和追求真理的精神。
在吉林大学的求学之路,系统的专业学习让他掌握扎实的学术基础,严格的学术训练塑造严谨思维,优质师资和科研平台助力他成长,浓厚学术氛围及同学交流拓宽了他的视野。
从业之路中,马於光的博士后研究和在重点实验室任职,使他积累了深厚学术沉淀。
在香港大学和剑桥大学的经历,拓宽他国际视野。
马於光获得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及在不同高校的任职,推动他不断创新和传承,为科研注入新活力。
科研之路,马於光提出重要理论如“热激子”机理等,推动了材料发展和发明新方法。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他在有机光电材料领域取得卓越成就,最终当选为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温馨提示:下一位院士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