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贾诩的想法
作者:寰宇散人   三国秘事第二部最新章节     
    为大汉开疆拓土、大杀四方的一代雄主汉武帝刘彻,是个十分贪恋美色的男人。
    汉武帝喜新厌旧、朝秦暮楚,也使得后宫的很多嫔妃先后失宠,甚至有很多人进入皇宫之后,从来没被皇帝临幸过。
    有的人为了重获恩宠,也有的人为了引起皇帝的注意,便请来了女巫,想通过巫术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一时之间,后宫一下子变得乌烟瘴气,巫蛊之术也大肆盛行起来。
    皇后卫子夫人老珠黄之后,便早已失去了汉武帝对她的恩宠。
    而太子刘据,由于生性纯良,与汉武帝常有政见上的分歧,二人的矛盾也逐渐加剧。
    这时便有人打起了铲除太子和卫氏集团的主意,这个人便是汉武帝身边的奸佞小人江充。
    当年江充遇到太子刘据的家臣在驰道上坐马车,便以触犯大汉律法为名,连人带车都抓到了官府。
    刘据听说后,派人向江充求情,希望他能够高抬贵手、网开一面。
    但江充并没有给刘据这个面子,直接将这件事汇报给了汉武帝。
    汉武帝听了之后龙颜大悦,还表扬了江充铁面无私、刚正不阿,从此对他更加赏识和重用。
    江充也因此而名声大噪、官运亨通。
    按照太子刘据敦厚纯良的性格,这种陈年往事原本不会放在心上,况且本来也是自己的家臣犯错在先。
    但江充却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觉得汉武帝一旦驾崩,刘据继位之后,便会跟自己清算旧账。
    眼看着汉武帝日渐老去,江充也变得惶惶不可终日起来,他一直在苦苦寻觅着如何铲除太子的机会。
    与此同时,皇宫中的巫蛊之术也如火如荼、愈演愈烈。
    有的嫔妃为了避灾、避难、避妖、避邪,在每间屋子里都埋上了小木偶。
    嫔妃之间争风吃醋,也会轮番地向汉武帝告状,说对方使用巫蛊之术来诅咒皇帝。
    此时的汉武帝已经是老糊涂了,听风就是雨,无论谁说什么,他几乎都会信以为真。
    这样一来,很多被告状的嫔妃,就不明不白地被处死了。
    通过一连串的巫蛊事件,汉武帝在精神上也受到了强烈的刺激,时常会想起那些令他坐立不安、毛骨悚然的小木偶。
    有一日,汉武帝梦见了无数个小木偶一起向他袭来。
    惊醒之后,汉武帝又感到龙体大为不适,从此便一病不好。
    朝廷的御医看过了之后,也都束手无策,只能让汉武帝慢慢静养。
    江充则对汉武帝说,陛下的病是因为梦见小木偶袭击而吓到的,所谓心病还须心药医,要想根治还须彻查巫蛊事件。
    汉武帝觉得江充说的很有道理,便让他全权负责调查巫蛊事件。
    得到了皇帝的许可,江充终于可以小人得志、肆意妄为了。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江充大权在握,便把得罪过他的人和他看着不顺眼的人,都安上了利用巫蛊害人的罪名。
    一时之间,有数万人被牵扯其中,不是被打入天牢,就是被满门抄斩。
    最后,江充终于查到了太子刘据和皇后卫子夫那里。
    江充先是让手下人掘地三尺,把宫中能挖的地方全挖了一遍,最后还真在太子刘据的东宫挖出了一个小木偶。
    刘据和卫子夫当时都傻眼了,虽然自己根本没行过巫蛊之术,但现在却是证据确凿。
    他们知道这肯定是江充从中做了手脚,但却有冤难申、有口难辩。
    太子刘据顿时气血攻心、方寸大乱,不知该如何自证清白。
    太傅告诉他,来个先斩后奏,先把江充除了再说。
    刘据性格懦弱,向来心慈手软,并不肯按照太傅说的那样做,想先去甘泉宫面见父亲汉武帝。
    但江充却怕刘据跟汉武帝说明情况之后,会对自己不利,根本不肯放刘据进入甘泉宫。
    无奈之下,刘据只好按照太傅的意思行事。
    在皇后卫子夫的协助下,刘据通过矫诏调集了数万士兵,将江充杀死。
    汉武帝听说太子要造反,便派丞相刘屈氂带领兵马前去平定。
    双方展开激战,最后以太子刘据的失败而告终。
    刘据先是带着家人仓皇逃走,不久之后实在走投无路了,便选择了自行了断。
    至于刘据的家人,不是被杀,就是自杀,太子刘据的母亲皇后卫子夫也自尽身亡。
    再后来,一个叫田千秋的人对汉武帝说,儿子私自调动父亲的军队应该鞭打,皇子误杀了人罪不至死。
    年迈昏聩的汉武帝这才如梦方醒,终于意识到是有人要陷害太子和皇后,于是任命田千秋为大鸿胪来彻查太子遇害一事。
    田千秋不辱使命,很快便将事情查了个水落石出,还了太子刘据和皇后卫子夫的清白。
    但即便是真相大白了,也无法再挽回太子和皇后的性命。
    汉武帝龙颜大怒,先是将江充满门抄斩,又将苏文满门抄斩,与太子刀兵相见的人,也都被满门抄斩,最后又把刘屈氂在东市腰斩,刘屈氂的妻子在华阳街枭首示众。
    ……
    贾诩收回思绪,背负双手,在军营之中来回踱起步来。
    表面上看,他是在冬日暖阳之下散步。
    实际上,他则是在暗自观察着一些动静。
    不远处蔡瑁的军帐和曹操的军帐,都在贾诩的视线范围之内。
    贾诩并不确定自己对蔡瑁所说的话,他是否能够完全听懂。
    但如果今日午后蔡瑁没去找曹操请战的话,那他大概就是听懂了。
    虽然曾经是翻云覆雨、撒豆成兵的风云人物,然而时至今日,贾诩并不想再兴风作浪,只想让自己和家人得以善终。
    历史会不断重演,历史也总是惊人的相似。
    当年的汉武帝是如何为死去的儿子报仇的,贾诩如数家珍一般,他也非常清楚自己曾经做过什么。
    汉武帝可以为了儿子刘据而大开杀戒,曹操一旦当了皇帝,也完全可以为了长子曹昂而大杀四方。
    曹操一旦登基称帝,难保有一天他不会突然想起当年的那些伤心往事,然后再来个清理门户、秋后算账。
    在贾诩看来,为了防止曹操替儿子报仇雪恨,就只能想方设法地阻止他一统天下。
    只有曹操当不上皇帝,他才没心思去想之前的那些陈年往事。
    而阻止曹操一统天下,眼下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输掉这场战争。
    此战一败,曹操此生必将再也没有机会谋朝篡位、登基称帝。
    想让曹操输掉这场战争,蔡瑁又是个至关重要的人物。
    为将者,想打胜仗并不容易,但要想打败仗,简直不费吹灰之力,犹如探囊取物一般。
    冬季的白昼很短,一下午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蔡瑁始终没有前往曹操的军帐。
    贾诩长出了一口气,满意地点了点头,又回到了自己的军帐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