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张辽、张合与楼班谈判
作者:寰宇散人   三国秘事第二部最新章节     
    随后,毡帐的气氛便沉寂下来,三个人都不再说话。
    楼班比较单纯,他觉得跟眼前的这两个人实在没什么好聊的,只希望他们能够早点儿离开,别再好端端的生出什么是非来。
    张辽和张合却是坐在那里各怀心事。
    张辽想的是眼前该如何行事。
    通过与楼班的交谈,不难看出他还是个稚气未脱的孩子。
    虽然当年的乌桓老单于丘力居雄才大略、鼎鼎大名,生平久经沙场、战功显赫。
    但在丘力居的儿子楼班身上,却根本没有他的半点影子。
    都说虎父无犬子,事实却并非如此。
    不但袁绍的儿子不中用,丘力居的儿子也不随父亲。
    无论是骁勇善战,还是调兵遣将,亦或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楼班都不在行。
    他倒更像是个纨绔子弟,在那坐吃山空地啃噬着当年丘力居留下来的家底儿。
    从之前斥候的侦查,以及楼班的口中,都可以确定的是,现在的辽西乌桓部落并没有多少兵马驻守,而且驻守的还都是一些老弱病残。
    正如楼班所说,所有的猛将和精兵都被蹋顿带去攻打犷平了。
    那么以自己和张合此番带来的兵力来看,攻克辽西郡的乌桓部落绝非难事,掳走楼班也犹如探囊取物一般。
    关键是这样做的话,到底有没有什么意义。
    来乌桓部落之前,曹操并没有下令让自己和张合攻打乌桓,更没下令俘虏楼班。
    他只是说让过来找他们的头领谈判,争取和平收编乌桓,再把袁熙、袁尚带回去。
    虽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自己完全可以自作主张,荡平辽西乌桓、掳走楼班。
    关键是这样做完了之后会怎样。
    曹操能不能满意,此行能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楼班只是个名义上的大单于,他有名无实,乌桓真正的大权实际上是掌握在蹋顿手中。
    那么如果真把楼班抓走了,蹋顿会听命于朝廷、听命于曹操吗?
    十之八九是不会的。
    乌桓没有了楼班之后,蹋顿很可能更加肆无忌惮,在乌桓之中更加只手遮天,同时也会率领整个乌桓与朝廷对抗到底。
    因为他们的大单于被别人俘虏了,这很容易激起整个乌桓人对大汉朝廷的仇视,蹋顿也很可能以此来大做文章。
    由此可见,无论荡平乌桓,还是俘虏楼班,不但毫无意义,反而还会弄巧成拙。
    张合却是通过另一个角度来思考问题的。
    原来这乌桓也跟大汉差不多,也是一个有实权的人操控整个大局,一个没实权的人充当任人摆布的傀儡。
    楼班就相当于大汉的天子刘协,虽然他表面上是大单于,实际上却一点儿权力都没有。
    蹋顿根本就不听楼班的,其他人也都受蹋顿支配。
    蹋顿就相当于大汉的曹操,虽然他只是退位为王,却权倾乌桓、只手遮天。
    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完全不用看楼班脸色,更不用跟楼班打招呼。
    如果在当年刚刚天下大乱、群雄逐鹿的时候,刘协确实是个宝贝。
    谁率先得到他,谁就会捞足了政治资本,不但可以用皇帝来号令天下,还可以打着朝廷的名义为所欲为。
    士子和猛将也都会慕名前来投奔,毕竟人家是朝廷的名义。
    其他各路诸侯,往好听了说,是朝廷下面的地方官,往不好听了说,那就是反贼。
    谁愿意放着光明大道不走,去走那些歪门邪道呢?
    就算有人是形势所逼、生活所迫,上山落草为寇或是成了朝廷反贼,也会时刻想着诏安。
    当反贼的话,不但自己要过着提心吊胆、如履薄冰的日子,家里的老婆孩子也得跟着提心吊胆、担惊受怕。
    而一旦入了正道,不但可以名正言顺地拥有兵马和钱粮,还可以光宗耀祖、福泽子孙。
    这也正是为什么张燕当了那么多年逍遥自在的山大王,还要千方百计地归顺朝廷的原因。
    但天下大势初定之后,“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招就不灵了。
    假设现在刘协被别人从曹操手里抢走了,或者刘表,或者孙权,或者马腾、韩遂什么的,他们再想用刘协来号令天下、招贤纳士,肯定就行不通了。
    因为现在天下大势已经初定,袁绍死后曹操最大,其次还有那么几个有实力的诸侯。
    无论刘协在谁手里,起码曹操是不会听他话的。
    也正因为如此,在曹操拿下邺城之后,便毅然决然地把自己的据点儿从许昌迁到了邺城,只留一少部分兵力驻守在许昌保护皇上。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刘协现在对曹操来说已经无所谓了,变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人。
    那么乌桓也是同样道理,他们这里是蹋顿一家独大,楼班只是个可有可无的人。
    所以无论楼班在哪,蹋顿也不会受人要挟的,因为楼班对蹋顿来说,根本就无关紧要。
    乌桓和大汉的情况虽然大同,却也有小异。
    刘协在许昌,即便被其他诸侯劫走了,那也都是大汉内部的事。
    皇帝从一个汉人的手里,又到了另一个汉人的手里。
    而楼班若是被汉人劫走的话,那就不是乌桓内部的事了,而是乌桓民族与大汉民族之间的事,肯定会激起民族仇恨。
    又过了一会儿,张辽与张合相视一笑,莫逆于心。
    张辽打破僵局,问道:“大单于,那你想不想跟大汉和平共处呢?”
    楼班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道:“我无所谓呀!大汉不来攻打我们,我们也不去攻打大汉呗!大汉要是来攻打我们的话,我们也不能干等着被你们打呀!”
    张合又感慨道:“想你父亲丘力居老单于,当年在世时是何等的威风!天下英雄好汉一提到他的名字,无不肃然起敬!可现在的单于嘛,唉……”
    楼班也知道自己少不更事、一无是处,此时一听张合这么说,顿感无地自容,脸也一下子红到了脖子根。
    “我也想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可是有什么办法呢?乌桓这帮人都听蹋顿的,根本没人听我的!”楼班愁眉苦脸地说道。
    张辽又承诺道:“大单于,只要你能说服蹋顿,将袁熙、袁尚交出来,让整个乌桓臣服于大汉的话,日后我们定会让你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单于!”
    楼班秀眉微蹙,一脸难以置信地看着张辽。
    张合又道:“乌桓归顺朝廷之后,乌桓谁做首领便是由大汉说了算了。到时候如果谁有异议的话,定然格杀勿论。”
    楼班这才明白,二人说的什么意思,连忙道:“那好吧,等蹋顿回来之后,我一定好好跟他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