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曹操独自捋清脉络
作者:寰宇散人   三国秘事第二部最新章节     
    曹纯带着虎豹骑在后面又追了一会儿,曹操便下令鸣金收兵。
    曹操之所以没有发动全军追杀下去,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曹操并不想对蹋顿赶尽杀绝。
    蹋顿必定是整个乌桓的领袖人物,如果真的对他穷追不舍下去,蹋顿很有可能死于乱军之中。
    毕竟他连续攻城数日已经很疲惫了,又在旷野上待了整整两个晚上,吃没吃东西不知道,但觉肯定是睡不好的。
    这样的一支乌桓军早就没有了当年的威风,将其全部歼灭并不是什么难事。
    问题是杀了蹋顿之后,很可能会挑起整个乌桓的怒火。
    蹋顿是老单于丘力居亲点的乌桓单于继承人,而且他并不是丘力居的亲生儿子,足见其能力和威望。
    楼班长大后继承其父丘力居的单于之位,虽然蹋顿退位为王,但其余威却尚在。
    曹操是在南皮追击袁谭时才第一次接触到的蹋顿,在那里也暴露了虎豹骑和乌桓铁骑的巨大差距。
    后来攻打犷平,又是蹋顿亲自带兵,足见其在乌桓军中的地位。
    而蹋顿的指挥作战能力和冲锋陷阵能力也确实了得,“敢受亡命,以雄百蛮”的美誉绝非浪得虚名。
    幽州的上谷郡、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辽东属国,都分散着大大小小的乌桓部落。
    如果轻易就杀了蹋顿的话,很可能会惹怒乌桓各个部落,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其次,蹋顿向北逃遁,毫无疑问是出塞了。
    塞外是鲜卑人的地盘,鲜卑也是胡人的一种,战斗力更是不容小觑。
    如果曹军追到那里,很可能会遇到鲜卑人的大举反攻。
    到那时不说全军覆没,至少也是损兵折将、凶多吉少。
    所以曹操选择了高抬贵手、穷寇莫追。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曹操并不知道袁熙、袁尚也在乌桓军中。
    此番蹋顿带兵前来攻打犷平,袁熙、袁尚也随军出征了,并且是穿着乌桓兵的服装。
    所以无论曹操,还是曹操手下的将士,都没能认出他们。
    曹纯收兵后,曹操集结所有人马返回了驻扎在犷平旷野的大营。
    在故安,赵犊冒充焦触,又无意间冒犯了曹操。
    曹操当时气血攻心,直接将赵犊所有人马屠戮殆尽。
    事后,经过斥候探报,曹操才掌握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是焦触带着张南去涿郡,宣布任命张南为涿郡太守。
    随后又不知什么原因,焦触和张南又去了故安。
    结果在赵犊家中,焦触和张南被赵犊杀害。
    赵犊、霍奴又带着焦触的部下赶往蓟县,想自封为幽州刺史。
    而赵犊遇到曹操时自称是焦触,则是因为赵犊并不知道曹操到底是哪路人马。
    为了不节外生枝,赵犊便拉虎皮作大旗,想以此来震慑一下对方。
    却没想到这样一来反而弄巧成拙,惹怒了曹操,引来了杀身之祸。
    事后曹操也有些后悔,如果自己当时能够再冷静一些,向赵犊好好问问具体情况就好了。
    只因这些年来曹操听到的恭维之词太多了,突然冒出来一个寂寂无名的小喽啰对他出言不逊,他难免会恼羞成怒、方寸大乱。
    不过赵犊毕竟是无足轻重的小人物,杀了也就杀了,并没什么可惜的。
    别的不说,就是赵犊擅自杀害幽州刺史这件事,就足以满门抄斩。
    虽然朝廷还没有正式任命焦触的职务,但怎么说也是曹操自己口头答应了的。
    堂堂刺史大人,怎么能被一个小小的毛贼随便杀害呢?
    不管怎么说,杀害朝廷命官也是按罪当诛、死有余辜。
    回到营中之后,曹操也不再琢磨赵犊、焦触的事,而是考虑起了另外一件事。
    眼下虽然是取得了一场胜利,把蹋顿赶到了塞外,但料想鲜于辅那边连日守城必定也是损失惨重。
    而鲜于辅在数日之前,就给自己写过一封十万火急的求援信。
    隔了几天之后,鲜于辅又写了一封求援信。
    自己收到第一封信的时候,并没有置之不理,而是给焦触写信,派他火速前去犷平支援。
    结果焦触却莫名其妙地去了涿郡,并没有带兵去犷平支援。
    想到这里,曹操不由皱起了眉头。
    难道焦触是故意的?
    他为了不向犷平发援兵,为了不跟蹋顿交手,就故意跑到涿郡去了?
    很有这种可能!
    否则怎么会那么巧,正好自己给焦触写信的时候他不在蓟县待着。
    再说就算焦触不在蓟县的话,他离开幽州治所,也得有人处理公务啊!
    看到了自己的书信之后,也得立刻汇报给焦触啊!
    如此看来,这个焦触就是故意跑去涿郡的,他想耍一些雕虫小技,从而保存自己的实力。
    这样一来,就算日后自己追究起来,焦触也有说的,还有人能证明他当时确实没在蓟县,也没收到自己给他写的书信。
    那么他的离奇死亡也就是咎由自取了,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曹操轻蔑一笑,摇了摇头,又接着思考下去。
    在收到鲜于辅第二封求援信的时候,自己才亲自带兵来到蓟县。
    来到蓟县之后,又发现焦触没在那里,而是去了涿郡,自己便也赶紧带兵赶到了涿郡。
    到了涿郡之后,发现焦触也没在那里,而是去了故安,自己便又赶紧带兵赶到了故安。
    没想到在那里没找到焦触,却邂逅了杀害焦触的赵犊。
    其实在收到鲜于辅第二封求助信的时候,自己完全可以直接去犷平支援他的。
    自己之所以选择去涿郡,主要基于两点原因。
    一方面,想让鲜于辅再跟蹋顿耗一耗,等鲜于辅实在不行了,自己再出手相助。
    另一方面,不想用自己的军队和蹋顿的乌桓铁骑正面交锋,想保存实力,让焦触的军队去打蹋顿。
    所以到了蓟县之后,自己并没有直接率兵去犷平救援,而是去涿郡找焦触了。
    结果令人出乎意料的是,在涿郡不但没找到焦触,还遇到了一场小规模的叛乱,又鬼使神差地剿灭了反贼。
    大老远的带兵从邺城来到了幽州,没直接去援救犷平,反而去了涿郡,杀了两个不起眼儿的小人物,这种做法实在有些荒唐。
    所以当务之急,是该如何向鲜于辅解释。
    若是能解释清楚的话,相信鲜于辅依然会死心塌地地跟着自己。
    若是解释不清的话,便会大失人心。
    以后幽州再有什么事,鲜于辅也不会再全心全意地为自己卖命了,还很可能随时背叛自己。
    经过一番苦思冥想,曹操心中终于有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