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张燕率部投奔曹操
作者:寰宇散人   三国秘事第二部最新章节     
    就在曹操与郭嘉闲聊之际,突然有一名小卒跑了进来。
    “启禀主公!城下出现了大队人马!”
    曹操脸上的笑容凝固了,不由皱眉沉吟起来。
    刚刚把自己的据点儿从许昌搬到了邺城,可以说立足未稳、人心未定,这时候有一点儿闪失都会阴沟翻船、前功尽弃。
    而城下却突然出现了大队人马,莫非他们是想攻打邺城?
    那么来的到底是何人呢?
    “来了多少兵马?”曹操正色问道。
    “据小的目测,大概,不下十万人马。”小卒小心翼翼地回答道。
    曹操一听这话,不由顿时脸色大变。
    放眼当今天下各路诸侯,拥有十万兵马的人屈指可数,只有荆州刘表和扬州孙权具备这种实力,难道他们是趁火打劫来了?
    邺城虽然城高墙厚、易守难攻,但若是十万兵马强行攻城的话,就算能守住也必定伤亡惨重。
    郭嘉似乎看出了曹操的忧虑,淡然一笑道:“主公,兵法有云:变化无常,因敌转化,不为事先,动而辄随!”
    曹操一听这话,一颗悬着的心方才稍稍放下。
    跟郭嘉聊了这么多黄老之术,情急之下,竟然把《黄石公三略》中的至理名言给忘了。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没事不惹事,出事不怕事。
    不就是十万兵马嘛,有什么可怕的?
    就算刘表和孙权一起杀过来了又如何,大不了与他们周旋便是了。
    更何况眼下还不知来者何人,何必要在这胡思乱想,自己吓唬自己呢?
    真是杞人忧天、庸人自扰!
    想到这里,曹操狡黠一笑,说道:“奉孝,走,我们去看看是哪路神仙过来了!”
    说着,在小卒的引领下,曹操和郭嘉来到了邺城的城楼之上。
    放眼望去,曹操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小卒所言非虚,城下的兵马还真是密密麻麻、呜呜泱泱。
    俗话说:人上一万,无边无沿。
    曹操估摸着,城下的兵马至少也有十万人。
    这伙人既不是刘表所部,也不是孙权所部,而是黑山军。
    曹操早年曾在东郡大败黑山军头领于毒、白绕、眭固等人,当然认得出他们。
    难道他们是来给他们的头领报仇来了?
    黑山军虽然人数众多,却是一群乌合之众。
    他们打起仗来毫无章法,完全是一盘散沙、各自为政。
    所以,即便他们真是来攻城的,也完全不足为虑。
    想到这里,曹操又长出了一口气。
    这时,城下的一个头领鞭鞭打马走上前来,高声问道:“司空大人,还认得我吗?”
    曹操手搭凉棚,定睛一看,顿时喜出望外。
    他笑着问道:“小燕子,你怎么来了?”
    众人一听这话,都不由目瞪口呆。
    刚才城楼上的将士都不由剑拔弩张,进入了高度警戒状态。
    而此时他们却明显发现,曹操见了这伙人并不感到紧张。
    城楼下的将士也是大为惊讶。
    他们的头领骁勇善战,大家都将他奉若神明,却被曹操叫成了“小燕子”,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城下说话的那个人,正是黑山军的头领张燕。
    之前的头领张牛角,在临死之前把黑山军交到了张燕的手上。
    张燕原名褚燕,不但打架厉害,轻功也甚是了得,他身轻如燕,有“飞燕”的绰号。
    张燕做了黑山军的头领之后,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与常山、赵郡、中山、上党、河内等地叛匪互相联络。
    叛匪中的小头领孙轻、王当等人,也都带着手下部众归附到了张燕的麾下。
    张燕的部众曾一度发展到近百万人,黄河以北的各郡、县都受到侵扰,朝廷却无力派兵围剿。
    俗话说:寻常百姓想当官,先当土匪后诏安。
    张燕自然也不想一直做贼,猖狂了一阵之后,便派使者到京城洛阳,上书朝廷请求归降。
    汉灵帝迫于无奈,只好任命任命张燕为平难中郎将,让他管理黄河以北山区的行政及治安事务,每年可以向朝廷推荐孝廉,并派遣计吏到洛阳去汇报。
    后来董卓入京,天下大乱,张燕的官自然也就做不成了,便跟着大家一起讨伐董卓。
    张燕觉得,无论是兵力还是个人能力,他在天下诸侯中都是首屈一指的。
    与其他诸侯相比较,只是自己的出身差了一些。
    但这是命运使然,非人力所能改变。
    汝南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袁绍被大家推举为讨董联军盟主,自然也说得过去。
    但他堂堂“飞燕”,怎么也应该在诸侯联军中坐第二把交椅。
    出乎张燕意料的是,袁绍却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
    袁绍召集了十八路诸侯,甚至连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孔融也在其中,却唯独没招呼他张燕。
    张燕空有一身抱负,却英雄无用武之地,这件事也始终令他耿耿于怀。
    董卓死后,袁绍与公孙瓒争夺冀州,张燕自然而然地站在了公孙瓒一边。
    只可惜阴差阳错,张燕并没有帮上公孙瓒太大的忙。
    最后公孙瓒被袁绍打得节节败退,直到自焚身亡。
    公孙瓒死后,袁绍便成了天下间首屈一指的诸侯,张燕也自然成了他的眼中钉、肉中刺。
    袁绍曾多次派兵围剿黑山军,但由于黑山军人数众多,又都是在山区活动,所以袁绍一直拿这伙庞大的山贼没什么办法。
    袁绍死后,曹操在攻打邺城时,张燕便派使者前来向曹操示好,还请求出兵帮曹操攻打邺城,却被曹操婉言谢绝了。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曹操内心之中对黑山军有所芥蒂,毕竟他早年曾经与黑山军交过手,眭固还死在了曹操的手里。
    另一方面,攻打邺城曹操自己的兵力绰绰有余,根本无需外人支援,如果答应张燕出兵,最后功劳还得算他一份。
    所以,那时曹操对张燕采取了一种不冷不热、若即若离的态度。
    曹操表奏天子,委任张燕为平北将军,让他把冀州北部的几个郡县都平定一下,也看看他对自己是否真心。
    张燕被委以重任,自然不辱使命。
    在曹操与袁尚、袁谭交战之时,张燕将中山国、常山郡、赵国等地,都一一帮曹操平定下来。
    事实也让曹操对张燕其人产生了好感,觉得他是真心归顺自己的。
    于是在见到张燕时,曹操便突发奇想,管张燕叫起了“小燕子”。
    虽然是绰号,却没有半点侮辱人的意思,反倒让人觉得他们之间的关系十分莫逆。
    张燕一听曹操这么称呼自己,自然也是大喜过望、受宠若惊。
    张燕觉得只要曹操能收纳自己,别说是管自己叫小燕子,就是叫“小孙子”也未尝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