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曹操决定先攻打袁谭
作者:寰宇散人   三国秘事第二部最新章节     
    袁尚和袁熙当晚也住在了乌桓的毡帐之中。
    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两个兄弟躺在床上却是各怀心事,谁也无法入眠。
    袁熙此时的心情是悲喜交加。
    蹋顿答应出手帮自己,这当然是件好事。
    但他却说不带兵马,只带几个贴身侍卫,这就实在太让人匪夷所思了。
    虽说艺高人胆大,但蹋顿毕竟是英雄迟暮了啊!
    袁谭率领大军前来蓟县,虽然不知道他具体带了多少兵马,但少说也得有个几千人。
    而蹋顿就带几个人过去,又如何能击退袁谭呢?
    蹋顿的意思很明显,不想跟袁谭交战,而是想通过谈判去说服他。
    可袁谭如果不买蹋顿的账,到时不但赶不走袁谭,自己也得搭进去。
    袁尚此时的感觉则是忧心忡忡。
    他倒不是担心蹋顿不带兵马去蓟县,而是生怕袁熙和袁谭见面。
    到时候两人一对质,自己和甄宓的事可就再也藏不住了。
    若想让袁谭不透露自己的秘密,必须得想方设法阻止他们说话。
    “二哥,咱们明天也跟蹋顿去蓟县吗?”袁尚没话找话地道。
    袁熙翻了个身,看了看袁尚,不假思索地道:“那当然了,总不能人家去帮咱们,咱们自己都不出面吧!”
    “可是蹋顿说他不带兵马,就带几个贴身侍卫,这又怎么能打败袁谭呢?别到时候袁谭先把蹋顿杀了,再把咱俩都抓了!”袁尚故意对袁熙吓唬道。
    这也正是袁熙所担忧的,他叹了口气道:“那你说怎么办?”
    “要不咱们明天就别去了,让蹋顿自己带着人过去吧。咱们留在这等消息,若是蹋顿成功了,我们再回蓟县。”袁尚提议道。
    袁熙听得哭笑不得,说道:“三弟呀,咱们是求人家帮忙,如果连咱们自己都不去的话,蹋顿还会去吗?再说了,就算蹋顿肯去,最后真让袁谭退兵了,那蹋顿顺势把蓟县占了怎么办啊?蓟县是幽州的治所,可比辽西富庶多了。蹋顿若是真进了城,还哪会愿意再回来,肯定得把自己的老窝都搬过去。到那个时候,咱俩可就真的成了丧家之犬了!”
    袁尚一听这话,不禁感到无言以对。
    “三弟,事到如今,我们也只能赌一下了。若是蹋顿成功了,我们就可以顺利回到蓟县。若是蹋顿失败了,那我们也只能见机行事了。不过我觉得蹋顿是乌桓头领,袁谭应该不敢把他怎么样的。若是袁谭真的把蹋顿给杀了,那整个乌桓还不得跟袁谭玩儿命嘛!”袁熙深入浅出地分析道。
    袁尚一琢磨,看来无论如何袁熙也得去蓟县和袁谭见面了。
    权宜之计,也只能跟在袁熙身边,尽量阻止他和袁谭单独接触了。
    如果袁谭非得跟袁熙说甄宓的事,那自己就索性把袁谭强暴甄宓的事也告诉袁熙。
    袁谭的事有娘作证,而自己的事却只是袁谭的一面之词,毫无人证、物证。
    所以自己跟袁谭比较起来,还是明显占有优势的。
    想到这里,袁尚便也释然了,不大一会儿又呼呼睡去。
    第二日一早,蹋顿便带着侍卫们来到了袁熙和袁尚的毡帐。
    几个人简单聊了两句,便快马加鞭地赶往了蓟县。
    袁谭带领大军来到蓟县之后,在城楼下叫袁熙出来答话,守城的侍卫却说袁熙没在城中。
    袁谭确定之后,不由大喜过望。
    袁熙不在蓟县,这仗也就不用打了,岂不是兵不顿而利可全?
    袁谭高兴了一会儿,又让守城的侍卫打开城门。
    侍卫认识袁谭,知道他是袁熙的大哥,也不敢多话,便乖乖地打开了城门。
    就这样,袁谭便轻而易举地带着自己的队伍进驻了蓟县。
    安顿下来之后,袁谭又立刻给郭图写了一封书信。
    信中袁谭把自己胡乱吹嘘了一番,说他如何如何排兵布阵、如何如何运筹帷幄,最后一举将蓟县攻克,袁熙和袁尚被他打得丢盔弃甲、落荒而逃。
    郭图收到袁谭的信后也是一阵惊喜,又赶紧给曹操写了一封密信,详细地汇报了一下情况。
    当然了,袁谭给郭图写信是吹嘘自己,郭图给曹操写信也要标榜自己,好让曹操知道他的忠心和能力。
    然而曹操看了郭图的信却并不高兴。
    首先,曹操怀疑这件事到底是不是真的。
    就算是真的,也不是什么好事。
    自己本打算让袁谭与袁尚、袁熙打个两败俱伤,然后自己再坐收渔翁之利。
    如今袁谭不费吹灰之力地就把幽州拿下来了,这无疑使袁谭的实力又变得雄厚了,也给自己日后消灭他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曹操先是派出了大量的斥候,前往幽州打探具体情况。
    然后他又给郭图回了封信,让他继续平衡袁氏兄弟之间的实力,不要出现一边倒的局面。
    派往幽州的斥候很快便回来向曹操禀报,说幽州并没有发生什么战事,袁尚、袁熙也都在幽州。
    原来斥候抵达幽州后,正好遇到了蹋顿、袁尚、袁熙一行人马。
    虽然斥候并不认识蹋顿和袁熙,但却认得袁尚。
    再看袁熙和蹋顿的穿着打扮、身材相貌,斥候便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有了如此重大发现,斥候又赶紧快马加鞭地赶回邺城,向曹操禀报情况。
    曹操听闻之后,不由倒吸一口凉气,又满腹狐疑起来。
    难道这郭图是诈降?
    袁尚和袁熙明明都在幽州,他却说袁谭打下了幽州,还把袁尚、袁熙都打跑了。
    这说明袁谭和袁尚冰释前嫌了,他们准备联合起来一起对付我,所以才让郭图假装投降,想骗取我的信任。
    随后再引我上钩,来个关门打狗、瓮中捉鳖。
    既然郭图是诈降,那么高干也很有可能是诈降。
    自己拿下邺城之后,高干便主动投降了。
    当时自己一高兴,还封了他个并州刺史的官职。
    高干毕竟是袁绍的外甥,跟袁家的几个兄弟也都有着血缘关系,又怎么会真心投降呢?
    看来还真不能小看了这几个小屁孩儿啊,他们合起伙来还是有两下子的呀!
    想到这里,一种莫名的恐惧袭上了曹操的心头。
    袁谭拥有冀州好几个郡县,袁熙拥有幽州,再加上并州的高干、荆州的刘表,自己现在真可谓是四面受敌啊!
    若想摆脱这种尴尬被动的局面,必须尽快各个击破。
    刘表一直没什么动静,所以也先不用管他。
    高干不管是真是假,毕竟是投靠了朝廷,也先不用搭理他。
    袁尚、袁熙在幽州离得太远,也暂时放一放。
    当务之急,是先灭掉袁谭,尽快把整个冀州平定下来。
    郭图是指望不上了,这小子大言不惭、谎话连篇。
    行不由径,功不唐捐。
    看来不能想着走捷径,还是得真刀真枪、实实在在地跟袁谭打一场,才能彻底消灭这个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