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曹操向袁尚提要求
作者:寰宇散人   三国秘事第二部最新章节     
    第二天一大早,袁尚还在睡梦之中,便被营寨外面的人喊马嘶之声所惊醒。
    “报,主公,曹操又率领大军过来了,正在营寨外面!”一名小卒跑过来,气喘吁吁地说道。
    袁尚赶紧掐着手指算了一下,皱眉说道:“不对呀,曹操跟我说好了是三天之后啊!按说他应该是明天才来呢,这怎么提前来了?”
    小卒也一头雾水,不知如何答话。
    袁尚摆了摆手道:“下去吧!”
    小卒立刻转身走出了军帐。
    袁尚发了会儿呆,又赶紧穿好铠甲,点齐兵马来到了营寨门前。
    “小朋友,我们又见面了!”曹操在马上神气十足地说道。
    袁尚最怕听到的就是这句话,每次一听到这句话就准没好事。
    此时听曹操这么说,袁尚不由又是一阵毛骨悚然。
    “曹,曹操,你说话不算数!你说三天之后过来杀我,这还没到三天呢,你怎么就来了?”袁尚战战兢兢地问道。
    曹操笑了笑道:“小朋友,老夫一向说话算话,说好三天就是三天,今天老夫不是来杀你的。”
    袁尚一听这话,一颗悬着的心方才稍微放下,又好奇地问道:“那你来干什么?”
    “你昨晚不是派了两个说客过去找我求和嘛,老夫今日前来,正是要跟你商议此事的!”曹操煞有介事地说道。
    袁尚不由眼前一亮,连忙问道:“你同意了?”
    曹操摇了摇头道:“求和不行,求降倒是可以商量商量。”
    袁尚一琢磨,反正都是一个意思,难听就难听吧!
    只要曹操能饶了自己,让自己赶紧回邺城家中吃饭,管他求和还是求降呢!
    “也罢,求降就求降,那我投降了,你退兵吧!”袁尚又说道。
    曹操狡黠一笑道:“哪有那么简单啊?求降你得拿出你的诚意来呀,让老夫看到你足够有诚意,才能答应你求降啊!”
    袁尚挠了挠后脑勺,问道:“你想要什么诚意?”
    曹操反问道:“小朋友,你怎么什么事都问叔叔啊?是你想求降,又不是老夫想求降,你得自己说,你都有什么诚意才行啊!如果你再这个态度,叔叔可要走了,咱们明天见吧!”
    说着,曹操便要调转马头,引军撤退。
    袁尚赶紧道:“哎?你先别走啊,话还没说完呢,你先让我想想!”
    曹操一听这话,假装给袁尚个面子,又停了下来。
    袁尚又立刻让手下侍卫把阴夔和陈琳找了过来。
    二人来了之后,袁尚又低声询问了一番,然后对曹操说道:“以后冀州归朝廷管辖,兵马也都听朝廷调遣。”
    曹操坐在马上岿然不动,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
    袁尚看曹操不置可否,又问道:“可以吗?”
    曹操嗔怪道:“完了?就这么一句话啊?”
    袁尚秀眉微皱,问道:“那你还想怎样?”
    曹操点了点头道:“既然你问老夫了,那老夫就不妨帮你补充几条吧!首先,你和刘夫人,还有那个叫甄宓的,都得搬到许昌来住。其次,你之前攻打袁谭可以说是虎头蛇尾、半途而废,所以到了许昌安顿下来之后,你还要继续去完成你未完成的事业。第三,幽州现在也没有归顺朝廷,等你打完了袁谭,再去劝说袁熙来降,若是袁熙不答应的话,那你再帮朝廷铲除袁熙、平定幽州。第四,并州现在也没有归顺朝廷,等你帮朝廷收复了幽州,再去劝说高干来降,若是高干不答应的话,你再帮朝廷铲除高干、平定并州。第五,荆州现在也没有归顺朝廷,等你帮朝廷收复了并州,再去劝说刘表来降,若是刘表不答应的话,你再帮朝廷铲除刘表、平定荆州。第六,扬州现在也没有归顺朝廷,等你帮朝廷收复了荆州,再去劝说孙权来降,若是孙权不答应的话,你再帮朝廷铲除孙权、平定扬州。第七,益州现在也没有归顺朝廷,等你帮朝廷收复了扬州,再去劝说刘璋来降,若是刘璋不答应的话,你再帮朝廷铲除刘璋、平定益州。第八,凉州现在也没有归顺朝廷,等你帮朝廷收复了益州,再去劝说马腾、韩遂来降,若是他们不答应的话,你再帮朝廷铲除马腾、韩遂,从而平定凉州。”
    曹操口若悬河地说了一大堆,袁尚直感觉头晕目眩、天旋地转,险些从马上跌落下来。
    过了一会儿,袁尚终于回过神儿来,说道:“曹操,你这提的都是什么条件,凭什么那么多地方都让我一个人去打?”
    曹操煞有介事地道:“小朋友,老夫这是在为朝廷培养人才啊!等你帮朝廷收复了那几个州之后,老夫便会表奏天子,封你做大将军!好好干吧,老夫很看好你呦!”
    袁尚听得喜忧参半,真不知道曹操到底是在夸奖他,还是在讽刺他。
    阴夔和陈琳也是站在那里呆若木鸡、不置一词。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曹操给袁尚提的这些要求,普天之下恐怕也找不出一个人来,能够全部做到,就更别说是一个稚气未脱的袁尚了。
    曹操这么做的目的很明显,就是拐弯抹角地不接受袁尚投降。
    曹操看袁尚不说话,又接着道:“小朋友,老夫再给你最后一天的考虑时间。若是你真想投降的话,晚上就派人过来签字画押。若是你想英年早逝的话,老夫明日一早便会过来杀你。”
    袁尚也不知说什么好,只是不住地点头。
    曹操又对袁尚身边的将士们说道:“小朋友想英年早逝,未必代表你们也想英年早逝。若是你们之中有人想弃暗投明,不妨直接来找老夫,老夫定会给你们加官进爵,甚至是封侯拜相!”
    说罢,曹操调转马头,大手一挥,全军便缓缓撤去。
    原来,曹操的这些做法都出自陈琳的手笔。
    曹操给袁尚提出这么多要求,就是要让袁尚无法接受,接受不了也就不能投降,而袁尚又根本不敢跟曹操打,那就只能继续逃跑。
    患难见真情,国难显忠臣。
    袁尚这一跑,便一下子就能看出他手下的人到底谁是他的死忠。
    因为袁尚已经弹尽粮绝、穷途末路了,只有对他忠心耿耿、至死不渝的人才会跟着他一起跑。
    而那些对袁尚并不十分忠心,还想求生存的人,便会弃他而去。
    这样一来,袁尚手下的人便会一下子少了很多,有的人会逃往别处,有的人会投奔曹操。
    通过一番此消彼长,不但能使袁尚雪上加霜,更会让曹操锦上添花。
    袁尚的冀州部队一旦四分五裂、土崩瓦解,邺城也就唾手可得了。
    曹操一向从善如流,听完了陈琳的计策,第二天一早便果断付诸了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