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头发长 见识短
作者:碎银八两   80年代:后妈把我换了200块最新章节     
    黎建国和张凤燕站在大街上,心中苦涩沮丧,没想到竟然是这样的结果。
    黎建国和张凤燕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尴尬和失落,从前是他家过得最好,苏明月每天又累又忙,他们自然每天都洋洋得意。
    即使后来苏明月到城里开了店,办了厂,赚到比她多出好多倍的钱,张凤燕也并没有太大的落差感。
    毕竟她可是黎家的大儿媳妇啊,又生下了长孙。每当想起这件事,张凤燕都满脸荣光,这在农村可是有福气又有脸面,人人都要羡慕她的。
    张凤燕一直沉浸在自己长媳的荣光幻想里,可是今天,她深深地破防了!
    “好家伙,坐飞机?她苏明月凭什么还能坐飞机?咱们村长都没坐过飞机!”张凤燕越想越气,心有不甘,她站在街上大声嚷嚷起来,引来不少路人的侧目。
    黎建国心里想的,和自己媳妇差不多,同样对老三混得这么好感到嫉妒。但他很快又想到了另一层。
    黎建国感觉到路人的目光,他扯了扯张凤燕的胳膊,嚷道;“你小点声,这是在城里,别像在田埂子上一样喊啊!”
    但明明是他自己的声音更大,他却不觉得。
    张凤燕还想辩解:“可是他们竟然敢坐飞机,也不怕掉下来摔死。再说了我是黎家长媳,我都没坐过…”
    黎建国扯着张凤燕,走到离肥皂商店很远的地方,才开口说道:“你真傻,你没听那个李娟说吗?老三一家子都去羊城了,他们如果留在羊城办厂,不回来了,可怎么办?”
    张凤燕听了这话,顿时眉开眼笑:“不回来才好!省得苏明月整天在我眼前显摆,呸,不就是有钱,天天瞎显摆…”
    眼看张凤燕又要开始骂骂咧咧,黎建国急忙打断了她,有些暴躁地说:“你的见识怎么这么短浅,怪不得都说头发长,见识短!如果老三一家留在羊城,那老二还不得跟着去?等到以后,他们肯定会再把爹娘接到羊城。”
    “到那会儿,咱还能在他们手里弄来钱花吗?”黎建国踢了一脚自己带来的竹筐,白菜番茄咕噜了一地,他看也没看一眼。
    张凤燕很快就理解了自己男人的意思,他们不能让苏明月去羊城,因为如果那样,最后就只剩她家一家在农村种地了。
    不行,必须把苏明月留下,她进城已经是张凤燕忍耐的极限了,如果再去了羊城,好家伙,那么繁华的地方,岂不是彻底和她拉开距离了!
    虽然她不努力,但她也不想让别人努力。
    最好大家都差不多,哪怕是穷也得一起穷,谁第一个富起来,那就是异类,是不安分,投机倒把!
    夫妻两人各怀心思,却又奇怪地达成一致,他们扛着白菜和红薯直奔车站,连口气都没喘,一路回了家。
    到家后,张凤燕就告诉了黎父黎母,苏明月要去羊城的事,着重说了她的不安分。张凤燕口才不差,但心思都用在说人坏话上,她在黎父黎母面前上足了眼药。
    黎父黎母得知苏明月带着孩子去羊城的消息,又惊又怒,黎母生气的说:“连个招呼都不打,就带着孩子走了,这是没把咱们放眼里呀,羊城那么远,去那里办工厂,看来苏明月这心是野了呀!”
    黎父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在土里刨食。出过最远的门就是去市里了,他从没想过再远的地方,羊城?那是哪里呢?黎父一脸茫然。
    “黎叔,黎婶儿,在家吗?”院子里响起村长陈富贵的声音。
    “在家呐,快进来!”黎母答应着,迎了出去。
    黎父收回了思绪,换上了满脸笑容,问村长:“富贵呀,今天来是有什么事吗?”
    别看陈富贵只是小山村的村长,可在村子里绝对是最高权威,每天忙忙碌碌的,哪有时间闲聊天啊!
    “黎叔,明月去羊城了,把我兄弟富强和大花都带去了,今天,富强来电话了,说是安顿下来了,说羊城又大又繁华,到处是高楼,街道特别宽,满大街跑的都是汽车,比咱市里强多了。他头一次见到大海,高兴的都快哭了。
    还说,苏明月的厂子正招人呢,富强让他儿子和闺女都去羊城。这会儿正在家里收拾呢,我寻思着,想让我儿子也去,这不,来问问你,知道那边的情况吗?”
    黎父听了,一脸震惊,他没想到羊城在海边呢!
    黎父生怕被人看扁了,他挺了挺腰杆,很有底气的说:“明月说了,想去羊城开个服装厂,你也知道,我三儿媳妇做的衣服比百货大楼的都强。”
    “对,对,黎叔呀,要说明月是真有本事啊,这在市里建了个肥皂厂,听说生意火的不得了,现在又去羊城开服装厂了,啧啧啧,真是没想到哇,怎么这么有本事呢?”
    听村长不住口的夸着苏明月,黎母心里不舒服,她接话茬说:“我三儿子建军在羊城有个战友,听说还是个团长呢,明月去那里办厂,也是因为这个缘故。”
    黎母知道,秦昊是羊城军区的,但苏明月去羊城办厂的事,她是一点也不知道,还是听大儿子回来说的。
    听村长一个劲的夸苏明月,黎母想给自己黎家找回点面子,自己想当然的认为苏明月是借了儿子的光,不过,还真让她给蒙对了,苏明月虽说是跟秦睿合资办厂,但在羊城,还真离不开秦昊的支持。
    “奥,那是,在哪里都需要关系,人脉,明月在羊城有建军的战友做靠山,肯定能把服装厂办好,我这就回去,给我儿子打点行李,让他们一起去羊城。”
    村长吃了个定心丸,背着手,哼着小曲,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黎建兰听说三嫂办服装厂的事了,她问道:“娘,三嫂真的办了个服装厂啊?”
    “是呀,在羊城。”黎母情绪低落,敷衍着小闺女。
    “娘,我也想去服装厂。”黎建兰本来就喜欢做衣服,原来苏明月在柳庄村的时候,她就跟着苏明月学过一段时间,后来,苏明月搬去市里,就没有机会学了,这会儿,听说三嫂在羊城办了服装厂,还要招工,她心里活泛起来了,想去羊城服装厂打工。
    黎母眼睛一瞪,没好气的说道:“胡闹什么呢?那羊城离咱这儿有多远,你知道吗?一个姑娘家的,别混跑混颠的,安安生生的在家里面,过两年,年龄再大些,说个婆家是正经。”
    “我不,我可不要说个农村婆家,在乡下待一辈子,我要去羊城,我三嫂在那呢!”
    黎建兰今年十六岁了,渐渐有了自己的主意,她也想像三嫂那样,独立自主,不想过到岁数就嫁人,生娃,一辈子望到头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