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就不告诉你
作者:豌豆大射手   大明:开局老朱为我号丧百天!最新章节     
    要知道,蓝玉可是出了名的炮仗脾气。
    谁说他不爱听的,管你是谁,哪怕是皇上,他也照怼不误。
    正是蓝玉这种不知收敛的性格。
    才让皇上起了杀心。
    毕竟,家里的狗可以疯,但若这狗咬自己家人,那就不行了。
    可眼下这是唱的哪出?蓝玉怎么不回嘴了?
    蓝玉跪在地上,听罢只是笑眯眯地说:
    “您说得对,这谢恩的话确实不应出自我的口。”
    朱元璋一听,哈哈一笑,冲蓝玉摆摆手,没再多言。
    众人被这俩人之间的互动整得云里雾里。
    这俩人在搞啥名堂?
    明显在打哑谜嘛!
    这怎么行!
    特别是那些武将,一时失意与嫉妒并存,表情都扭曲了。
    皇上和蓝玉之间肯定有不能外传的秘密。
    显然,蓝玉又成了皇上的亲信。
    但为啥偏偏是蓝玉这家伙?!
    鹤寿侯张翼、景川侯曹振已经打定主意,万寿节一结束,出宫就控制住蓝玉,不管怎样都要弄清到底发生了什么。
    蓝玉见皇上不想多说,便果断离开,不再缠着皇上。
    转身时,见同僚神色异样,蓝玉更是挺直腰板,一脸傲色地回到了大臣行列。
    回去后,这家伙还不消停,转到罗柏跟前,一脸欠揍地问:
    “想知道咋回事不?”
    罗柏也是个直肠子,想都没想就顺着问:
    “嗯嗯,快说说,你俩啥时候和好的?”
    “有啥秘密不?”
    蓝玉见罗柏上钩。
    当然……
    当然不让他称心。
    他故作神秘地说:
    “告诉你哦,这事儿不能告诉你!”
    “就是不告诉你!”
    “就不告诉你!”
    罗柏本以为蓝玉要揭秘,结果被这家伙耍了,气得脸通红,一脚就踹过去。
    蓝大将军反应也快,早注意到了罗柏的举动,一扭身就躲开了。
    留下一脚踢空更恼火的罗柏。
    参加万寿节的大臣就那几位,此时蓝玉和罗柏离朱元璋不远。
    于是,他俩的一举一动全被朱元璋看在眼里。
    于是,朱元璋成功地扶额了。
    他哪知道蓝玉还有这么孩子气的一面。
    说起来,这罗柏也是,别人说啥就信啥!
    这么一根筋的人是怎么活到现在的?
    正当朱元璋还在琢磨罗柏和蓝玉时,其他人也在暗中活动。
    比如高仲远,一直盯着朱允炆。
    眼神虽无形,却有分量。
    不久,朱允炆察觉到高仲远的目光,两人一对视,信息便暗暗交换。
    只见高仲远指了指朱允炆,做了个下跪动作,随后又望向朱元璋。
    朱允炆一头雾水,见皇爷爷没注意这边,便悄悄靠近高仲远,问:
    “师父,您说什么呢?”
    高仲远俯身,贴近朱允炆耳语:
    “殿下,刚才皇上说蓝玉没资格替朱政谢恩。”
    “那谁有资格呢?”
    “当然是您呀!”
    “为什么?这中间有什么关联?”
    “你听见了吧,皇上安排朱政来做你的伴读书童了。”
    “这是在帮你建立自己的队伍啊!”
    朱允炆被这么一点拨,恍然大悟。
    原来皇爷爷的深意在这里啊!
    皇爷爷说蓝玉不够格,那这谢恩的事,自然得我代劳了。
    估计皇爷爷现在也希望我能上前道谢吧。
    一方面,皇爷爷向来注重礼节规矩。
    另一方面,皇爷爷这么做,都是在为我将来打算。
    这么一琢磨,朱允炆脸上不由得浮现出自信的微笑。
    随后,他径直跑到朱元璋跟前,直直地跪下。
    “皇爷爷!”
    “我代表高天卫的朱政,感谢皇爷爷的恩赐。”
    站在朱元璋身旁的大臣们纷纷侧身,避开朱允炆的跪拜。
    在他们眼中,朱允炆被册立为皇太孙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也许某天,他们就得向朱允炆行大礼。
    因此,无论是有意还是无心,让他们接受朱允炆的礼,都不合适。
    正当朱允炆行礼时,文官群里开始低声赞美朱允炆的礼仪风采。
    这“低声”不是指只有说话双方能听见的那种。
    而是既能保证朱元璋能听到夸奖,声音却又低于朱允炆的。
    朱元璋听到朱允炆的话,一脸诧异。
    他刚才说蓝玉不够格谢恩,主要是因为蓝玉只是朱政的舅公,而他自己是朱政的祖父。
    相比之下,蓝玉自然不够资格。
    对于朱政的身份,虽然他没对蓝玉明说,但实际上已默认。
    这是一份两人间的默契。
    两人相互打趣,外人摸不着头脑,但他们心里清楚对方的意思。
    可没想到,竟让朱允炆这孩子误解了。
    实际上,朱元璋对朱允炆这个孙子疼爱至极。
    虽然找到了皇长孙朱政,看上去似乎比朱允炆更出色,但朱元璋对朱允炆的心血是不可磨灭的。
    况且,朱允炆实在太像已故的太子朱标,特别是那份仁善。
    每次看到这孩子,他总会想起自己最爱的儿子朱标。
    见到朱允炆误解了自己的意思,朱元璋并不想让孩子难堪。
    于是,朱元璋亲手扶起了朱允炆:
    “允炆,不必多礼。”
    “皇爷爷,您放心,等朱政来伴读,我必定以礼相待。”
    这话一出,立刻引来一片赞美声。
    都在夸皇长孙待人宽厚,温文尔雅,谦逊有礼。
    就连一向对皇长孙要求严格的高仲远,此时也连连点头。
    这话简短,但找不出毛病,还能展示自己。
    并且暗含儒家孔孟的思想。
    孔子主张君以礼使臣,臣以忠事君。
    这话隐含了朱允炆将自己置于君位,而视朱政为臣。
    朱允炆心中暗想,若朱政日后得知,自己不仅为他跪拜谢恩,还承诺将来会以礼相待,只要他懂事,定会忠心耿耿,全力辅助自己。
    然而!
    朱元璋严肃地摆摆手:
    “允炆,这还不够啊!”
    “不够?”
    朱允炆满心疑惑,大臣们的心中更是掀起了波澜。
    这还不行,究竟要怎样才行?
    高仲远心里感到难以置信。
    这朱政何方神圣,皇长孙都说要以礼相待,皇上却说不够。
    朱允炆心里虽然翻涌,但他想了想,还是答道:
    “皇爷爷,我懂了。”
    “朱政这般贤才,我应当以兄弟之礼相待。”
    这话同样有深度,从旁人的反应就能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