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空前绝后
作者:豌豆大射手   大明:开局老朱为我号丧百天!最新章节     
    那么,他弄出一些与众不同的烟花来,也应该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吧。
    这时,徐兰俪再次仰望天空中的烟花,心中浮现的不是吉祥之兆,而是朱政那英俊的面容。
    他那双坚定目光的眼睛,仿佛正定定地看着她。
    望着望着,徐兰俪的脸似乎也燃烧了起来,原本冻得瑟瑟发抖的身体也不再感到寒冷。
    不过,正当她沉浸在这美好之中时,天上的六个大字渐渐暗淡,几乎就要消逝在夜色之中。
    徐兰俪的思绪也慢慢变得清晰起来。
    紧接着,只见下方烟花筒中又升起火星,几乎消失的字迹再次显现。
    只是这一次,徐兰俪脸上的少女羞涩已不复存在,之前的冷静又缓缓回归。
    “有缘无分啊!”
    毕汐汐一脸天真地问道:
    “小姑姑,你说什么呢?”
    徐兰俪没再多做解释,只是一步步走向城墙下。
    “随便说说而已,没什么特别的意思。”
    “这里冷死了,我要下去暖和暖和。”
    ……
    俞莲花此时正与其他宫女们站在一起,被突来的光芒吸引,不由自主地望向天空。
    自然也看到了“大明千秋万代”几个大字悬于空中。
    只见她猛然间瞪大了双眼,眸子里全是讶异之色。
    接着,她显露出对此奇观的浓厚兴趣,最后简直乐不可支。
    尽管她是白莲教中的圣女,手握教中重权,但在白莲教内,却有个不便言明的秘密:地位越高的人,反而越不信神明的存在。
    那些宣讲只不过是让底下人更加笃信的手段罢了。
    然而,老实讲,刚刚天空中的那几个大字还真让她心里生出一丝动摇:
    莫非,天界真有神灵?
    大明是上天眷顾的朝代。
    无论他们如何努力,都无法撼动大明,复仇之梦亦成泡影。
    但这念头只一闪而过,她随即清醒过来。
    哪有什么神仙呢?
    若真有,神明也应站在我父亲俞林儿那边。
    父亲却被大明的皇帝害死,那皇帝享受着荣华富贵,神明怎会存在?
    天现文字,必是有人玩了什么诡计。
    不过是比她在城墙上的小把戏更高明些罢了。
    虽然不明其法,但她决心无论如何都要找到此人,学来这一手绝活。
    试想,若大明的天空不时绽放出莲花状的烟火,定能吸引无数百姓拥戴白莲教。
    那时,别说替父报仇,就连颠覆大明都并非不可能。
    紫禁城内,凡是目睹烟花之人皆喜形于色。
    尤其这罕见的吉兆,更让大家乐得合不拢嘴。
    但世事总有例外。
    人的欢喜各不相同。
    此时,有个人望着满天烟火,怎样也笑不出来。
    脸上的表情甚至有些扭曲。
    此人正是当今太子妃吕氏。
    她本对今日满怀期待,为了儿子朱允炆,她可谓煞费苦心。
    狠下心肠,亲自割伤朱允炆的手指,伪造为绘制万寿无疆图受的伤。
    只为给儿子树立仁孝的形象。
    事实证明,她的筹谋收到了成效。皇帝初见万寿无疆图时。
    如她所愿,对儿子青睐有加。
    为增强效果,她特意从民间请来打铁花的艺人进宫表演。
    因为她知道,那是马皇后最爱的节目。
    只要皇帝想起马皇后,自然也会念及他们唯一的儿子朱标。
    朱允炆尚幼,他最大的依仗便是身为太子朱标的嫡子。
    因此,吕氏不容皇帝遗忘朱标,她要提醒皇帝:
    你还有个逝去的儿子叫朱标,是你和马皇后唯一的骨肉。
    只要他心中有马皇后,有朱标。
    他就不会将皇位传给他人。
    因为传给别的孩子,等于背叛了马皇后。
    这是她无法容忍的。
    自然也是她不愿见到的。
    一切本按计划顺利进行。
    却不料半路杀出个小小的卫指挥使,打破了一切。
    吕氏从不盲目自信,对外界的局势有着清醒的认知。
    因此,她清楚自己精心准备的礼物在这场暗战中败下阵来。
    还有什么礼物能比这天降祥瑞更胜一筹?
    此人不但无视等级,越级献礼。
    还在众多礼物中独占鳌头。
    这对她而言,可不是好迹象。
    想到这里,吕氏看向蓝玉的目光仿佛淬了毒。
    蓝玉!
    你这招真是高明。
    为了给我们制造麻烦,真是不择手段。
    我虽拿你没法子,可我不信你能护住那小子一辈子。
    吕氏当然不信一个小小指挥使有这么大能耐。
    因而认定这一切是蓝玉在背后捣鬼。
    至于那个指挥使,不过是蓝玉找来的幌子罢了。
    即便如此,吕氏也不打算放过他。
    谁敢阻碍她儿子的道路,她一个也不会饶恕。
    高天卫指挥使朱政,对吧!
    洗干净脖子等着,我必取你项上人头。
    ……
    华盖殿内,朱元璋愣愣地望着天空,从未像今日这般由衷觉得烟花之美。
    他保持着一个姿势,一动不动立在那里。
    直到烟花散尽,夜空复归宁静,他才意犹未尽地收回目光。
    “灿烂!”
    “壮观!”
    “庄严!”
    更重要的是,这是吉祥之兆!
    今日的烟花,既打击了白莲教残余,又给了大明百姓一颗定心丸。
    “好!”
    “定要重赏。”
    “无论多大赏赐都不为过。”
    背后的文武官员听闻,无不震惊。
    皇帝面上虽无波澜,但当庭提出赏赐,已足见对此礼物的满意。
    更不必说,如今是言明要重赏,其意不言而喻。
    要知道,自胡惟庸事件后,皇帝在赏赐上愈发吝啬。
    即便是蓝玉当初大胜归来。
    也未曾听闻朱元璋口中吐出“重赏”二字。
    皇帝既言重赏,还特意强调再多都不过分。
    足见对这礼物的满意程度。
    可以说,这样的满意,自胡惟庸案后从未有过。
    甚至是胡惟庸之前也不曾见过。
    这简直是空前绝后。
    若真要比,或许唯有当年的开平王常遇春能与之匹敌。
    但常遇春的功绩,谁能与之比肩?
    他可是率军北伐攻下元大都的功臣。
    正因如此,听到朱元璋这些话的人,无不表情夸张,内心震撼。
    朝廷里的大臣还算好,皇帝说啥就是啥,一句反对的话都不敢讲。
    但那些藩王可不一样喽。
    个个脸上表情扭曲得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