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传授经验
作者:豌豆大射手   大明:开局老朱为我号丧百天!最新章节     
    朱元璋出身寒微,众人皆知,但他全凭自身能力一步步攀升。
    很大程度上,他不断学习,能接纳他人意见。
    因此,他能深刻认识到自身的不足。
    当他带领十八骑,脱离胡惟庸,闯荡江湖时,便立下了规矩。
    大意是要虚心受教,不懂就问。
    简而言之,谁有本事就听谁的,不拘泥于年龄和出身。
    正因这条规矩,军中形成了虚心学习的风气。
    即便是身居高位者,也随时可能被替换。
    这种危机感驱使他们不断学习,而非固步自封。
    同时,由于有了这样的风气。
    不耻下问非但不是耻辱,反而是荣耀。
    于是,在不断的学习中,逐渐成长为了名将。
    此时的大明军队,尚未经历朱元璋的整顿,这种风气仍然浓厚。
    毕蒋二人仅是遵循习惯行事。
    这次亲眼目睹士兵演练,才真正意识到了朱政练兵的独到之处。
    所以在这件事上放低姿态,自然顺理成章。
    朱政不明就里,见两位国公对自己如此大礼,心中有些不安。
    “二位国公!”
    “这如何使得!折煞小人也!”
    “有何吩咐,直接说便是,我承受不起如此大礼。”
    “朱指挥使,这是军中规矩!”
    “你无需有此顾虑。”
    “论练兵,你确有过人之处,堪当我们师表。”
    听了这番解释,朱政心里明白了几分,同时也颇感意外。
    “没想到我军中竟有这样的规矩。”
    “练兵之事,好说,若真有兴趣。”
    “可以去我高天卫的营地看看,离京城不远。”
    “以前可是武国公蓝玉的高天庄。”
    毕蒋二人闻此言,愣了片刻,随后,两人默契地交换了个眼神。
    蓝玉那小子肯定知情。
    他竟然这么早就安排好了,把庄子给了朱政使用。
    这说明蓝玉与朱政之间必定有某种联系。
    不然,高天庄这么重要的地方,蓝玉怎会舍得放手。
    “你竟然在高天庄?”
    “难怪会命名为高天卫。”
    “原来如此……”
    朱政听了一头雾水。
    “高天庄有什么特别吗?”
    罗柏没想到他会这么问,连忙摆手否认。
    “没啥特别的。”
    “一个庄子而已,能有啥稀奇?”
    “对了,我们算是拜师成功了吧?能不能先传授点经验。”
    “跟我们讲讲你是怎么练兵的。”
    “这事儿……”
    朱政在脑海中梳理了一下,而后缓缓道来:
    “其实没什么特别的,关键是要明确对他们的要求,设定相应的奖惩机制。”
    “让他们熟记并严格执行,最关键的是,作为主将自身也要严格自律,以身作则。”
    几人连连点头。
    “此外,士兵的言行举止都要有规范,让他们在任何突发情况下都能有条不紊,磨炼意志。”
    “让他们战场上不能只顾个人,要顾全大局。”
    “同时,不能因个人喜好差别对待士兵,必须充分尊重他们。”
    “……”
    起初,毕蒋二人只是出于好奇聆听。
    可朱政讲的东西,却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俩人听着听着,不自觉就陷进去了。
    越听还越上头。
    这套理论,他俩当兵这么多年,翻遍各种兵书,什么《孙子兵法》、《六韬》、《尉缭子》、《司马法》,都没瞧见过这样的。
    按理说,他们这些个沙场老将,对兵书也称得上是倒背如流,却从没见过哪个书里专门讲挑兵选将的。
    心里琢磨着,要是能把朱政这一套都整理出来,绝对能成传世之作。
    这么一想,两人听得更投入了,就盼着能记住些,回头好好记下来。
    别看岁数不小,他俩也是身经百战,偶尔朱政提到的问题,还真是他俩以前碰上的难题。
    不由得感慨,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朱政小小年纪,实战经验竟如此丰富。
    正当三人聊得起劲,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这对两位国公来说,常年征战,对这种不明来历的马蹄声自然是格外警惕。
    那由远及近的声响,瞬间把他俩从听讲的痴迷中拉了回来。
    俩人几乎是条件反射地摸向腰间佩刀。
    心里多少有些不快,是谁这么不解风情,扰了他们的学习雅兴。
    然而,随着马蹄声越来越近,他们发现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先前离开的内侍,这回又折返回来了。
    更让人意外的是,内侍手里竟然还捧着圣旨。
    “高天卫指挥使朱政接旨。”
    本以为朱政会乐呵呵地接旨,谁知这小子竟低声嘟囔了一句:
    “哎呀我去!”
    “怎么又要跪啊,我的膝盖哟!”
    这番话听得毕蒋二人下巴差点没掉下来。
    这家伙胆儿真肥,接圣旨还能抱怨。
    更让他俩费解的是,内侍显然听见了,却不以为意,仿佛这事儿稀松平常一般。
    要知道,皇宫里的内侍,因传达圣旨的特权,通常都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子。
    若是谁稍显不敬,他们在宣读时就爱折腾人,让人跪半天是常有的事。
    即便明知他们是故意找茬,也只能自认倒霉。
    毕竟,按照常理来说:
    皇上让你多跪会儿领旨,怎么了?这么计较,莫非是对皇上不满?
    但在朱政这儿,内侍的态度显然不同。
    况且朱政这话里带着刺,内侍却毫不介意,这事本身就透着古怪。
    见朱政终于摆好了接旨的架势,内侍暗暗松了口气,扯着嗓子念道:“你的心意朕明白了,没想到你年纪轻轻,却如此谦逊。”
    “朕很是欣慰,念你年纪已到婚娶之时,家中又无长辈操办。”
    “故此次赐予之物,皆可作聘礼之用,勿须担忧。”
    “另悉,你所得的部分赏赐已下发,不便收回,朕再额外赐予云锦二百匹。”
    “此番不得转赠他人,钦此。”
    圣旨读罢,毕蒋二人却愣住了。
    特别是当他们看见不远处的马车缓缓驶近,一时间更是不知如何是好。
    乖乖,朱政该不会是皇上的亲孙子吧?
    这也太偏心了吧。
    怎么连聘礼都帮他张罗上了。
    朱政也是一脸懵,求助的眼神望向两位国公。
    希望他们能给自己解答疑惑。
    这唱的是哪一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