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贪污腐败
作者:豌豆大射手   大明:开局老朱为我号丧百天!最新章节     
    朱政不由得调侃道:“老元。”
    “你现在跟我说你是洪武帝,我都信。”
    “你这帝王之气重,杀气也重啊。”
    朱元璋愤慨地说:
    “杀气就得这么重。”
    “对这些贪官污吏就得这么惩治,不然这歪风邪气怎么除得了。”
    朱政深吸一口气,伸出手帮朱元璋平复情绪。
    “老元,你别操这份闲心了。”
    “你又不是皇上,急得火急火燎有什么用。”
    “退一步讲,你杀这个杀那个,真的就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吗?”
    “说到底,大明的制度本身就有问题。”
    朱元璋一听这话,更加着急了。
    “好孙子,说话可得负责任哦。”
    “咱们大明朝的制度咋就有问题了?今天你要是不说清楚,看我怎么收拾你。”
    朱政瞧着老元这股子倔劲,没急着辩解,反而转头问起来:
    “老元啊,”
    “我那本《军事整改》你不是看完了吗?”
    “你觉着这书怎么样?”
    朱元璋虽然还在气头上,但也得承认那书确实写得好。
    “好书!说得到位,剖析深刻!”
    朱政紧接着追问:
    “那书上的办法能直接拿来给大明朝动手术不?”
    “呃……”朱元璋一时语塞。
    书虽好,但跟大明朝的制度完全不合拍。
    真照着书上来改革,那就是要推翻现有的制度,一切从头开始。
    换句话说,改革就意味着要推翻大明王朝。
    朱元璋要是再年轻十岁,也许还会冲动一把。
    但现在年岁大了,心力也跟不上了。
    “好孙子啊,”
    “你那套理论涉及面太广,整改哪是一句话的事儿。”
    朱政不在意地笑了笑,他早料到会是这结果。
    即便老元把书给了朱元璋,他也未必会有啥行动。
    改革,从来都是新旧势力的较量。
    朱元璋自己都无能为力,子孙后代就更别提了。
    此时的朱政有些失落,但也确实无计可施。
    “所以说,杀了这些人也没用。”
    “这批解决了,后面还会有更多,直到拖垮大明。”
    朱元璋见朱政眼中的落寞,心痛得难以言表。
    “乖孙啊,你说朝廷该咋办,才能好起来呢?!”
    朱政听了朱元璋的问话,也感到颇为头疼。
    贪污腐败这事,别说大明朝,就算到了后世,也是要反复打击的重点。
    而且这个问题几乎是无解的。
    “老元,你这不是难为人嘛。”
    “贪污腐败这事儿,永远解决不完。”
    朱元璋一听这话,眉头拧成了疙瘩,心中一阵失望。
    他不喜欢夸夸其谈,更不欣赏只会挑刺的人。
    刚还在批判大明制度这里不对那里不行。
    如今问他解决之道,一句话打发了?
    但朱政话锋一转。
    “所以我们得尽量避免。”
    “首先,要学会识人,哪些无可救药,哪些可以挽救,哪些能委以重任,监管他人。”
    “先把官员分类,才能发现问题,逐一击破。”
    朱元璋点头表示同意。
    “再者,得明白他们为啥贪。”
    “是俸禄不够,还是人心本贪。”
    “若是天生贪婪,这种人就不能放在关键岗位。”
    朱元璋若有所思。
    “那怎么找出这种人呢?”
    朱政答:
    “这就需要完善的制度,相互监督,限制权力。”
    “若是俸禄不足,就提高待遇,保证官员生活体面。”
    “这叫高薪养廉。”
    朱元璋的眼神逐渐亮了起来。
    “虽然这方法不能根治贪腐,但能让一些有良心的官员守规矩。”
    “想让官场清正,就得从上到下树立清廉风气。”
    “不能让官员勤政爱民,自己却又纵容皇亲贵胄奢侈浪费。”
    “毕竟有句话叫上行下效。”
    朱政说这些时带了些情绪。
    大明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皇族人口膨胀。
    而这全因他太过疼爱子女。
    朱元璋被点破心思,有些尴尬。
    他对子孙确实溺爱,怕他们受一点委屈。
    所以在制定政策时,便偏向了皇族。
    “要根本上解决贪腐,皇上得做出表率。”
    “特别是对子孙的封赏不能随意。”
    “现在封赏几十个还能承受,”
    “可子孙越来越多,枝繁叶茂的,怎么受得了?”
    “试想,大明有十万朱姓子孙,每人按照奉国中尉的标准领俸禄,国库还撑得住吗?”
    朱元璋被这设想吓了一跳,愣愣地摇头。
    “那肯定不行啊。”
    “对吧,大明一年税收才两千多万石……”
    朱政还在阐述自己的见解,没注意到朱元璋的脸色已经涨得通红。
    “要记得,大明是属于所有大明人的,而不只是朱姓的。”
    “当皇族让百姓不堪重负时,大明就会被抛弃。”
    朱元璋听到最后,惊恐万分,脑海一片空白。
    口中不断重复:
    “大明属于大明人,不属于朱姓人。”
    不一会儿,朱元璋出了一身冷汗。
    这孩子的见识太高了。
    年纪轻轻,怎会有这样的认识?
    正当朱元璋沉浸在最后那句话的震撼中时。
    朱政却像突然反应过来似的,急匆匆地说:
    “老元,我就在你面前吐吐苦水,你可别往外说啊。”
    “上次你不仗义,结果我只是成了军户,多掏了点银子。”
    “这次不一样,这话传到皇上的耳朵里,我的小命就没了。”
    “你也不想再经历白发人送黑发人吧。”
    朱元璋听了,真是啼笑皆非。
    他没想到朱政竟对自己误解如此之深。
    同时,也感慨这孩子的才华远超已故的太子,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
    或许,这是上天的安排,让这等人才来到自己身边,好继承大业。
    “爷爷心里有数,不会给你添麻烦的。”
    “你就放一百二十个心吧。”
    “不过,你自己也留神,今天的话就烂在肚子里。”
    “特别是关于皇族的,不然我也护不了你。”
    朱政嘿嘿一笑,说:
    “你当我是傻瓜吗?”
    “这话我不会再提,只要你老人家不说出去就好。”
    这话一出,两人都有点接不上话,氛围开始变得微妙。
    这时,朱元璋兴冲冲地掏出一只金光闪闪的青蛙。
    “乖孙子。”
    “看看这是啥?这是爷爷给你准备的生日礼物。”
    朱政一看,下巴差点惊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