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三合村的公路崎岖不平,路面状况非常糟糕。
这条进村公路只是在原有的土路上铺了一层薄薄的碎石子,并没有铺设柏油或水泥等更坚固的材料。
在那个年代,能有一条宽敞的能过车的公路,这个村庄已经够让其他村羡慕的了。
这条路的许多地方,尤其是那些松软的路段,经过车辆反复碾压后,已经形成了两道深深的车辙印,仿佛两条深深的伤痕。
这种路况让车辆行驶起来十分困难,不仅速度缓慢,还伴随着颠簸和摇晃。
一旦遇到下雨天气,路面变得湿漉漉的,车辆就会在泥泞的道路上打滑,甚至陷入泥坑中无法自拔。
司机们必须小心翼翼地驾驶,时刻保持警惕,以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今天,被胡刚带人这么一闹,杨老三的车就被迫在雨中经过这条公路了。
看到天空开始下雨后,杨老三立刻意识到必须尽快行动。
他知道,一旦雨水打湿整个路面,情况会变得更加糟糕。
所以,他希望能趁着现在路面还没完全湿透的时候,赶紧通过老凹口那一段最艰难的路程。
老凹口两侧是高耸入云的山峰,山上树木茂密,阳光照射时间较短。
即使连续晴上一个星期,这里的道路仍然湿漉漉的,有的地方还有积水。
此外,从外面进入三合村时,老凹口路段是一段上坡路,这使得车辆更容易打滑。
杨老三毫不犹豫地将油门踩到了底,但货车前进的速度却比步行快不了多少。
并非是车辆动力不足,而是路面上布满了无数的坑洼,让车辆根本无法加速行驶,特别是重载的情况下。
无奈之下,杨老三只能频繁地在一档和二档之间切换,甚至连三档都派不上用场。
随着雨势越来越大,路面开始出现积水。
然而,杨老三的货车距离老凹口还有将近五百米的距离。
这个时候,他的心情愈发紧张起来。
马上就要冲坡了,看着路上开始哗哗流淌的雨水,杨老三心里明白,今天想要顺利通过老凹口,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但是,眼下的状况容不得他退缩。前进!这已经成为了他唯一的选择。
杨老三在坡底就将档位切换到一档,这是因为他清楚地知道,一旦在冲坡途中换挡,稍有不慎便会引发车辆后溜。
而对于这种重载卡车来说,一旦发生后溜,后果不堪设想,甚至可能导致车毁人亡的悲剧。
因此,杨老三必须确保每一步都毫无差错。
特别是在如此恶劣的天气条件下,任何一个小小的失误都可能带来致命的后果。
此时,那些跟着来帮忙却帮不上忙的葛、杨两家的年轻人们,早已自顾不暇,纷纷寻找安全的地方躲避风雨。唯有臧远鹏还坚守在雨中,默默跟随着大货车前行。
臧远鹏的身影显得有些孤独,但他依然坚定地走着,与货车始终保持着大约50米的距离。
他似乎并不在意周围的狂风暴雨,也不顾及自身的安危,只是一心想着保护好这辆满载水泥的大货车。
在这个冰冷的雨天里,臧远鹏的坚持让人感到一丝温暖。
尽管他的努力或许微不足道,但他的勇气和责任感令人敬佩。
汽车的发动机在雨中发出一阵轰鸣声,杨老三开始驾驶着车辆爬坡了。
雨还在不停地下着,似乎没有停下来的迹象。
杨老三将雨刮器开到了最高档位,但挡风玻璃上仍然雾茫茫的一片,视线受阻严重。
杨老六坐在副驾驶位上,紧张地用手抓住车窗上方的扶手,一言不发。
他的眼神紧盯着前方,透露出内心的不安和恐惧。
臧远鹏则站在坡道下面,目不转睛地看着缓慢前进货车,紧张地注视着货车的前进方向。他的心跳加速,焦虑感不断涌上心头。
汽车在杨老三的驾驶下,缓缓地向老凹口爬去。
这段路崎岖不平,加上雨水的冲刷,使得路况变得更加艰难。
臧远鹏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他默默地祈祷着,希望货车能够平安无事。
他深知这辆车上满载的水泥对于他家房子的重要性,但此刻他更关心的是大家的生命安全。
他只希望这辆车能顺利抵达目的地——三合。其他的一切都不再重要,只要人没事就好。
货车在风雨中艰难地爬行,每一步都充满了危险与挑战。
臧远鹏紧张地注视着这一切,心中默默祈求着上天保佑他们平安无事。
果然如杨老三所料,卡车在坡上前进了不到100米后,任凭杨老三怎么深踩油门,车辆都不能前进分毫。
原来,卡车的右后轮打滑 ,失去了前进的动能。
臧远鹏赶紧搬了一块石头,朝着卡车跑了过去。
臧远鹏将石头放在卡车打滑的那个轮胎和下面。
他要将那个打滑的轮胎下面。全部垫上石头,增大轮胎与地面的附着力。
杨老六也从驾驶室里下来了,他帮着臧远鹏,一起搬石头填坑。
夏天的雨,来得快,去得也快。
臧远鹏他们第一个坑还没有填完,雨停了,天空中,出现一道绚丽的彩虹。
身后,那些躲雨的年轻人,逐渐靠近了老凹口。
杨继源被几个葛家的年轻人背在背上,连鞋底都是干的。
见货车被困在老凹口,杨继源一声令下:“小的们,该你们表现得时候了。”
于是,年轻小伙们一拥而上,顷刻就将货车两侧站满了。
他们,准备用最原始的方式——推车!让这辆货车翻过老凹口。
那些没有抢到位置的年轻人,就在旁边喊起口号来。
杨老三重新启动车辆,货车两边的小伙们,将手搭在卡车的货箱上,一起用力。
在众人“一二、一二”的口号中,那陷在大坑中一动不动的货车,开始缓缓的向老凹口驶去。
一直道货车翻过老凹口,没有再打滑一次。
那装满了水泥的货车,居然就这样被人们推着翻过了老凹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