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回光返照
作者:小钱钱快到我兜里   穿越后,我为王朝续命百年最新章节     
    想到这一点后,许开立马反应过来,不能让韩王发现泓乐皇帝的现状。
    可这短暂时间之内,许开也想不出什么阻止韩王的理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将手放在门帘之上,即将走进泓乐皇帝的休息之所。
    就在韩王将要掀开门帘走进去时,里面顿时响起了一声暴喝,“滚!”
    泓乐皇帝的声音中气十足,完全不像是一个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老人。
    听到泓乐皇帝的声音后,韩王即刻浑身哆嗦了一下,放在门帘的手也立马收了回来,跪倒在地请罪道。
    “陛下息怒,儿臣这就滚。”
    话语刚落,韩王不等立马的泓乐皇帝回应,便连滚带爬地穿过太孙和许开,急匆匆地掀开帘子走出了帅帐。
    看到韩王离开后,太孙与许开齐齐松了口气。
    不过太孙很快便意识到什么,让许开先行离开后,便赶忙走进了泓乐皇帝的休息之所,朝泓乐皇帝的床榻走去。
    方才泓乐皇帝不仅从昏睡中醒了过来,声音还中气十足,说不定是身体得到了几分好转。
    可等太孙来到泓乐皇帝床榻边上时,却发现泓乐皇帝的身体不仅没有得到好转,反倒是比原先变得更加虚弱了许多。
    太孙有些摸不着头脑,为何如此虚弱的泓乐皇帝,方才却能发出浑厚有力的声音。
    床榻上的泓乐皇帝察觉到有人来到床榻旁边,勉强睁开了双眼,在看到来人是自己孙子后,这才像是松了口气一般,缓缓闭上了双眼。
    “孙儿,我已时日无多,这次还可以帮你吓住你二叔,以后可就只能靠你自己了。”
    太孙半蹲在泓乐皇帝的床榻边上,轻声说道:“皇爷爷放心,您莫要忧虑太多,当务之急是将身子调养回来。”
    话音刚落,泓乐皇帝就猛地从床榻上坐了起来,拉着太孙的手,语速极快地说道。
    “无论是你还是你爹,从今往后双手都不得沾染亲族鲜血,莫要忘了你们曾经的这个誓言!”
    泓乐皇帝瞪大了通红的双眼,目光像是利剑一般,直直地刺入了太孙的心底。
    “皇爷爷宽心。”太孙说着,轻轻拍了拍泓乐皇帝的双手,语气很是平缓,“我和爹都会遵守这个誓言,定然不会在让咱朱家人的手上,沾染亲族的鲜血。”
    泓乐皇帝听到太孙的话后,身体又缓缓躺倒在了床榻上,仿佛方才的几句话,便用光了身体里所有的力气一般,整个人的精气神都所剩无几。
    闭上眼睛后,泓乐皇帝语气虚弱地说道。
    “这几日的昏睡,我在梦中见到了你太爷爷。”
    “太祖皇帝?!”
    “对,他老人家可是将我好生骂了一顿,说完是不孝子孙,竟做出抢夺侄儿皇位这般篡逆之举。
    你太爷爷说我不配姓朱啊!”
    说到这里,泓乐皇帝的语气不免激动了一些,气息都变得波动了起来,使得自己连连咳嗽不止。
    太孙见状连忙将泓乐皇帝扶了起来,轻拍其后背为其顺气。
    “这只是个梦境罢了,皇爷爷不必放在心上。
    您这一生文治武功,立下的功绩足以比拟史上所有贤君,试问历史上有哪位皇帝能够像您一般,下西洋修大典。
    不仅如此,还数次远征漠北,将北方蛮族打得肝胆俱裂,您可是史上第一位封狼居胥的皇帝,自当留名千古。
    虽说建汶叔父是太祖皇帝钦定,但能力却远不如皇爷爷您,九泉之下的太祖皇帝,见到您将大越治理的如此繁荣昌盛,不仅不会责怪您,反倒应该夸赞您才是。”
    太孙的一番马屁下来,确实让泓乐皇帝的情绪变得稳定了许多。
    不仅拉着太孙的手絮叨了许久,还让军中厨师做了一顿饭食,足足吃了好几碗饭菜才罢休。
    看到泓乐皇帝的这一变化后,太孙刚开始还有些欣喜,想着泓乐皇帝的身体好转了不少,身上也有了点精气神。
    可吴老前来看过之后,却是将太孙拉到了一边,边摇脑袋边叹气道。
    “陛下这是临死之前的回光返照,支撑不了多少时间,等过去之后便会……”
    虽然吴老没有将接下来的话说出来,可意思却很是明确。
    当天夜里,连续下了数日的大雨终于停了下来,那轮高悬于天际的明月,总算是突破了阴霾的乌云,将月光洒在了这片草原之上。
    次日一早,随着火红的朝日升上天空,泓乐皇帝将军中各将领召集到帅帐当中,宣布了一道众人意料之外,可又在情理之中的诏令。
    “诸位卿家,如今军中粮草不足,且无后续补给,这几日朕思索许久,决定等草原上的积水消失后,便回师返京,不知各位有何提议?”
    泓乐皇帝话语落下,在场的将领互相对视一眼后,没人愿意当那出头之鸟。
    还是英国公张辅率先站了出来,支持泓乐皇帝的提议。
    紧接着成国公朱勇,亦紧随张辅身后,站出来支持泓乐皇帝的决议。
    至于帐内其他将领,却没有轻易出声,而是看着站在武将队列之中的韩王,等待着他的意思。
    短暂的沉默过后,站在武将队列中的韩王也走了出来,支持自己父皇的决议。
    韩王了解泓乐皇帝的性子,只要是决定了的事情,即便有再多人反对,他都会义无反顾坚持自己的想法。
    并且韩王昨日才触了泓乐皇帝的霉头,生怕他找个机会惩罚自己。
    见韩王同意后,帐内其他将领也纷纷出声表示附和。
    泓乐皇帝看着这副景象,眼底的愁绪如一团浓雾般挥之不去。
    此刻帅帐之中的许开,心底也同样在暗暗思考。
    根据许开前世的记忆,泓乐皇帝应该会死在返回京师的路途当中。
    到了那时,英国公张辅发现之后,便会与内阁成员杨荣选择秘不发丧,暗自派人提前前往京城报信。
    可这里毕竟是大越,而不是前世的明朝,军中不仅没有阁臣杨荣,并且本该在京城的太孙,现在却在北征大军之中。
    因此事态究竟会如何发展,许开也无法进行准确的预测,只好走一步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