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殿试放榜
作者:小钱钱快到我兜里   穿越后,我为王朝续命百年最新章节     
    回到客栈时,恰好碰到了前来送进士服的差人,明日的传胪大典,二人必须要身着进士服参加。
    谢过差人后,许开与卫清便早早回到房间内歇息了,明日参加传胪大典,二人又得起个大早。
    次日卯时,许开与卫清便从床上起来,用过早膳后,再穿上进士服上了马车,朝皇宫而去。
    到了承天门外时,已经有不少进士在此等候。
    下了马车后,卫清快步走到了队伍的最前面,而许开则来到了第五名的位置,他们的位次排序与殿试时一般无二。
    一直等到了巳时,进宫的文武百官们才准备完毕,承天门外的二百位新科进士们也开始入宫,朝传胪大典举办地皇极殿走去。
    等到了皇极殿前的广场上,文武百官们早已按文武职位分成两列,站在丹墀之内两侧。
    进士们在太监的带领下,同样分成两列站在了百官队列的后面。
    待到所有人站好后,宫廷内的乐队开始奏响礼乐,内阁大学士手捧记载着今科进士排名的黄榜置于案上。
    虽然当今皇上年老体弱,却依旧强撑着病体来到了百官与新科进士面前。
    待其落座后,众人纷纷跪地行那五拜三叩之礼。
    随后百官便跟在皇帝身后进入大殿,进行典礼的下一步程序。
    而新科进士们却没有进殿的资格,只能站在殿外丹墀两侧,静静等候台阶上的官员传递殿内宣读的名次。
    此刻皇极殿内,鸿胪寺卿从文官队列中走出,朝皇帝一拜叩头后,起身面对百官队列宣读皇帝制诰。
    “泓乐二十二年三月十五,皇恩浩荡,选拔英才,策试天下贡士,第一甲赐进士及第三人,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九十七人,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百人,唱名者进殿谢恩!”
    等鸿胪寺卿宣读完毕后,阅卷官将卷子糊名拆开,交给站在文官队列最前面的内阁首辅杨胤,由其宣读一甲三人,二甲第一与三甲第一的名讳。
    “泓乐二十二年殿试一甲第一名,卫清!”
    内阁首辅杨胤虽年岁颇高,但依旧中气十足,看清卷子上的名字后,声如洪钟地唱道。
    殿外的传胪官听到后,站在台阶上声音高亢地重复了一遍。
    殿外肃立等候的卫清听到自己的名字后,连忙抖擞抖擞精神,拾级而上走进殿内,到皇帝跟前跪地行礼,嘴里高声谢恩。
    等卫清谢恩结束后,杨胤才接着宣读榜眼的名字。
    “泓乐二十二年殿试一甲第二名,许开!”
    在一旁听到这个名字时,卫清不禁有些错愕,没想到许开竟然能成为榜眼。
    殿外等待的许开在听到传胪官高声唱出自己的名字时,心里却没有丝毫震惊。
    在写下海市之策时,许开便知道其他人很难写出比自己还要出彩的想法,因此自己的排名有所提升也是意料之中。
    面对自己写下的利国利民之策,虽然看似有些激进,但心系百姓的监国太子势必会意识到其中的好处,从而注意到自己。
    等许开走进大殿谢恩时,卫清才确定自己并没有听错,今科榜眼确实就是自己好友许开。
    虽然心里为好友取得榜眼的名次而感到高兴,但还是有团疑云萦绕在卫清心头。
    据他所知,许开的海市之策略显激进,理应不受当朝太子喜爱才对,可为何许开最终却能以此提升名次,这让卫清一直无法想通。
    不过这也怪不得卫清,大越百姓对于大海一向了解不深,并且重农抑商的政策下,不看好许开的海市之策是理所应当的。
    要不是当今太子眼光长远,再加上有三宝太监六次下西洋的基础,不然许开的这个计策估计得不到掌权者的赏识。
    接下来的几刻钟宣读完新科进士名单后,宫廷乐队重新奏响礼乐,恭迎圣上回宫。
    随后礼部侍郎吴巍手捧黄榜,引领众王公百官与进士出奉天门、午门,至长安左门外将黄榜张挂于宫墙上。
    接下来卫清在奉天府尹的帮助下,头戴插花,身披红绸,带着许开与探花骑上御赐马匹,开始于天街游行。
    永安街旁已经有着不少百姓翘首以盼,想见识见识新科状元的风采,要不是有官府衙役在场维持秩序,这些百姓估计会将街道给围的水泄不通,根本不可能让状元骑马通过。
    很快游街的队伍便进入了天街,前头有着数名衙役开道,队伍后头则是宫廷乐队吹奏礼乐,一路声势浩大,便是半个皇城都可听到这喧闹之声。
    为首的卫清骑在高头大马上,英姿勃发,面容端正,倒是十分符合街边百姓心目中状元郎的形象。
    落后半个身位的许开虽相貌平平,但在衣物、头衔与其他因素的加持下,也显得与众不同。
    至于一旁的探花,不仅相貌极其俊美,气质也是温润如玉,并且还有着非凡的学识,一举一动间引得街道旁与酒楼露台上的姑娘们惊叫连连。
    路边的媒婆不停地跟身边的人打听,想知道这三位俊杰是否已有婚配。
    等几人来到琼林宴的举办地时,已经过去了近一个时辰。
    殿试结束后的宴会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叫法,只不过流程并没有多大的改变,琼林宴的名讳还是太祖皇帝所取。
    等一甲三人抵达时,其余二甲进士早已落座,只等三人到来后,便可开始这琼林宴。
    三人落座后不久,本次殿试的几名阅卷官也纷纷联袂而至,能够被监国太子选为阅卷官的人,不仅有着极深的学识,身上的官职也不低。
    襄山书院的院长吴巍也在阅卷官的队伍当中,今岁状元郎和榜眼都出自襄山书院,给他长了不少面子,京城内甚至有传言,襄山书院已经隐隐成为大越第一书院,这几日吴巍的脸上一直带着抹不去的笑容。
    看到卫清与许开后,更是握住二人的手久久不肯放开,嘴里一直夸耀着二人,直到一旁的杨胤催促吴巍,他才不舍地放开双手,回到自己的座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