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保成大胆谈见闻,微服出行
作者:奇默   失忆后,康熙元后杀疯了最新章节     
    用完晚膳,保成陪允昭说了会儿话,就走了。
    康熙一进来,就看见允昭正在发呆,坐到允昭身边后,双手捧着允昭的脸转向自己这边,询问道:“昭儿莫不是在想朕呢?”
    允昭回了回神,一瞧是皇上,一双眸子瞬间恢复了光彩,惊喜道:“皇上这么快就回来了。”
    “昭儿在等朕呢,朕当然要早点回来。昭儿方才在想什么?”
    “臣妾方才和保成用晚膳,突然发现保成已经长大了,竟然有些怅然。”
    “昭儿多愁善感了,皇儿长大了不好吗?可以与昭儿谈心了,甚至可以保护昭儿了。”
    “好啊,臣妾不用保成保护,臣妾希望保成活得轻松一点儿。”
    对上允昭认真的眼神,康熙哑然。他忘了,昭儿与宫中嫔妃不一样。哪怕是他的生母孝康章太后,也会期待他快快长大,长大后他们母子可以不再受人欺负。
    况且保成想要轻松怕是也不太可能,立为太子以后,暗潮汹涌,怕是不能活得轻松。
    “当然不用保成保护,朕永远保护着昭儿。”
    “好。”
    “昭儿在园内休息两日,朕若得了闲,带昭儿出去玩。”
    “皇上不必记挂着臣妾。皇上,您出行要带着保成吗?”允昭有些担心,出门在外,总是有风险的。
    “平日里,皇子们在宫内读书,甚少了解民间,此次南巡带上皇子们也是为了让他们体察民情。昭儿不必担心,朕安排了护卫队专门保护皇子们。常海负责此事,昭儿可安心?”
    一听是大哥负责此事,允昭安心了不少。
    “皇上,不止是保成,臣妾也担心您。出门在外,您要万事小心。”
    “那是自然。路途颠簸,身体劳累,早些就寝吧。”昭儿身子还未养回来,康熙总是担心的。
    “好。”
    允昭本来还担心换了个环境,睡不好,没想到枕在皇上的胳膊上,听着皇上的心跳声,安然地入睡了。
    ---
    次日,康熙起身后,和保成一起用了早膳。
    想起允昭昨夜的话,康熙嘱咐道:“保成,出门在外,千万要留一份戒备心,不要把自己置身于险地之中。”
    保成有些诧异,一般皇阿玛都是事后帮他回顾全过程,总结经验,甚少在事前就提醒,倒像是皇额娘会嘱咐的话。
    不过,不影响保成心里暖意融融,“儿臣知道了,谢皇阿玛关心。”
    用完早膳,康熙和保成就出发了。
    这两日的安排是在江苏巡抚的带领下,到一些要紧的场所视察,几个皇子第一次伴驾出行,都神采奕奕的。
    一路上,保成认真听着江苏巡抚介绍当地的一些情况,觉得这地治理的当真是不错。
    第二日,视察结束后,康熙、允昭和保成一起用晚膳。
    瞧着保成颇有精神的模样儿,允昭询问道:“转了两日,保成不累吗?”
    “皇额娘,儿臣以前都是在书上看民间,此番真正看到了民间的情况,儿臣精神百倍,并不累。”
    “那保成跟皇额娘说说,江苏如何啊?”
    保成兴致勃勃地说道:“皇额娘,儿臣这两日跟着皇阿玛,在江苏巡抚的带领下,去了江苏的很多地方,从河堤,到城镇,到乡间,都去过了。从去过的这些地方看,江苏治理的很是不错。”
    看了一眼皇阿玛,保成说道:“不过,做人做事不可偏听偏信。皇阿玛来巡察,江苏巡抚就像是被考校的学生,必然会将江苏最好的一面,展示给皇阿玛。实情如何,儿臣觉得还有待考察。”
    康熙赞赏地看了保成一眼,“说得不错。明日,咱们就去看看实情。”
    保成两眼闪亮亮的,显然非常兴奋,询问道:“皇阿玛,咱们悄悄去吗?”
    “自然是,大张旗鼓地出行,当地官员必然有所准备,怎么能看见实情。”
    又看向允昭,“明日,昭儿一起去。”
    允昭欣然答道:“好,臣妾也去瞧瞧民间实情。”
    ---
    换好寻常的衣裳,允昭还有些恍惚,“臣妾上次乔装打扮,还是很小的时候和二哥偷偷出去玩儿。”
    “昭儿小时候原来这般调皮。”
    “臣妾也就偷偷跑出去了一次。后来,祖父管的可严了,二哥还被祖父重重责罚了。”
    “昭儿这么俏丽的小女娃,自然不放心出去玩儿。”
    “臣妾什么样臣妾不知道,臣妾瞧着哪怕穿上寻常的衣裳,皇上的风姿和气度也难掩。”
    收拾好后,康熙、允昭、保成、胤褆、胤祉、胤禛和胤祺就出发了,随行得还有裕亲王和常海。当然,暗处有很多侍卫。
    听皇上提起惠嫔给胤褆看福晋的事儿以后,再看胤褆,允昭才恍然发觉胤褆已经有了大人模样儿。
    康熙选定的是一处城镇。一路走着,起初是康熙和裕亲王偶尔询问当地人一些个情况,后来保成等几个皇子也大胆询问情况。
    康熙也不拘着他们,基本不干涉他们的行为。
    走着走着,路边一个老人家在卖木簪,还有一些个小玩意儿。
    允昭心生不忍,老人家嘴唇干裂,看起来很是虚弱,明显是忍饥挨饿,身上穿的衣服破破烂烂的,打了不少补丁。
    允昭走到老人家面前,拿起一个木簪,笑道:“老伯,这个木簪我要了。”随即,便放下了一锭银子。“没有碎银了,老伯收下吧。”
    只见老人家颤颤巍巍地给允昭磕了个头,“谢夫人恩赏,谢夫人恩赏。”
    “老伯不必如此。老伯家中是遇到了什么困难吗?”
    老人家顿时老泪纵横,“老夫家中有三子,原本是靠他们便可维持生活。只是他们都去修建河堤了,老夫便得出来做些营生。”
    保成询问道:“修建河堤不给银子吗?”
    “去之前说要给的,可是却迟迟不发,家中实在是无法维持生计了。”
    “老伯,您的三个儿子去了多长时间了?”
    “去了半年多了,家中积蓄所剩无几,老夫才出来的。”
    保成看了一眼地上的小玩意儿,“老伯,我很喜欢这些小玩意儿,我都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