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看朕手段如何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我的父亲太努力了最新章节     
    第151章 看朕手段如何
    胡惟庸道:“陛下,李公年迈,数次乞休,奈何陛下总是不允。朝中事务,现在多为右丞相汪公主掌,以至中书省上下,政令不行,臣以为……陛下还是早做谋划为好。”
    朱元璋听了,抿嘴笑了笑,看向徐达道:“看来朕是该让善长休息了,汪广洋为左丞相,让这胡惟庸为右丞相,徐卿你看如何?”
    徐达虽也是淮西勋臣,可他与胡惟庸的关系极其糟糕,历史上,胡惟庸屡屡想要谋害徐达都没有得逞。
    只是当着陛下的面,徐达却还是沉吟片刻后便道:“陛下认为可行,亦无不可。”
    胡惟庸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因为理论上,他不过是参知政事,理应先成为右丞和左丞,才有资格成为右丞相。
    可现在,陛下直接让他成为右丞相,如此一来,在中书省的地位,就等同于是汪广洋之下,万万人之上了。
    陛下这样考虑,分明是想借助胡惟庸,来节制汪广洋。
    而另一方面,他与汪广洋势同水火,这左右丞相之争,只怕也才刚刚开始。
    无论如何,他还是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至少在李善长病退之前,成为了丞相。
    朱元璋道:“中书省,定要督办税制之事,拟出一个章程来。邓卿家……”
    邓千秋道:“臣在。”
    朱元璋看着邓千秋道:“这江宁县,朕交给你料理。”
    “啊?”邓千秋惊道:“那我爹咋办?”
    朱元璋古怪地看了邓千秋一眼,却是道:“他另有任用!”
    邓千秋道:“臣……担任县令?”
    朱元璋却是摇了摇头,道:“不,江宁县设卫,今日起,暂设江宁卫,你这千户,就暂时截止卫所事务。”
    邓千秋一时瞠目结舌。
    江宁县乃是京县,而明朝的卫所制,则有不同的职责,譬如京卫,主要职责是练兵。亦或者沿海或者边镇,则设立备倭卫,或者防守卫,主要进行军屯和开垦,以及卫戍的职责。
    还有一种卫所,比如在攀西地区,设立即建昌卫、盐井卫、会川卫。这实际是朝廷在民族地区周围建立起军事防御包围圈,藉以限制和削弱土司势力的发展,防范和镇压土司的反抗。这种土司与卫所设置并存、土官与流官参用的政治机构,起到了知达边情、防范土酋的目的。
    当地的卫所官员,不但要承担军事职责,而且还要负责当地的民政事务。
    朱元璋等于是将这江宁县,变成军事性质的军政体系了。
    这个决定太突然,以至于邓千秋一时间想不明白朱元璋的意图。
    于是邓千秋道:“陛下的意思是……”
    朱元璋道:“江宁卫的职责,就是将伱方才所言的东西,贯彻实施,朕要见成效。”
    邓千秋道:“那江宁卫顶头上司是……五军都督府,亦或者……”
    朱元璋瞥了邓千秋一眼,却陷入了深思。
    他下意识地踱步,边道:“你上头谁也不是,你自己闹着玩的。”
    邓千秋一听,心就凉了半截。
    看来连朱元璋也知道,照着邓千秋这样的搞法,可能是开天下之先河,后果实在难以预料。
    若是皇帝或者太子来冠了这个名,只怕全天下都明白朱元璋的意图了。
    邓千秋的眼里开始慌乱起来,卧槽,你这是叫我打头阵是吧,我是有智慧的谋臣啊,我不是陷阵先登的勇士啊。
    朱元璋眼睛微斜,似乎用屁股都能洞悉邓千秋的心思,却慢悠悠地道:“让你的弟子,都在军卫中效命,朕的这几个儿子,合该历练历练了。”
    这话一出,邓千秋才松了口气。
    朱元璋的意思是,我的三个儿子都在这儿,你放心,不是让你冲锋陷阵,真要招来全天下人的反对,朕的儿子们不也在此吗?难道最后连他们也不顾?
    邓千秋总算放心了一些,道:“臣遵旨。”
    朱元璋又道:“至于你的父亲……”
    邓千秋立马支起了耳朵。
    朱元璋道:“就入翰林吧。他也历练得差不多了,在江宁,他也颇有几分功绩。”
    朱元璋说着,便在一张椅子坐下,而后看向邓千秋,继续道:“你所说的生产力,朕也是听得半懂不懂。不过无碍,你就当你是上古那个第一个改变了生产关系的城邦,成与不成,朕要亲眼见识见识。”
    邓千秋道:“多谢陛下。陛下,天色不早。要不,陛下在此歇一歇吧。”
    朱元璋颔首。
    将朱元璋安排就寝后。
    邓千秋则是吓得吐舌,忍不住大呼:“我思来想去,以后还得多安排一些岗哨为好,这谁受得了啊,吓我一跳。”
    朱棡却歪着头,奇怪地道:“恩师,父皇这是什么意思?”
    邓千秋倒是直接,道:“这是要拿我们当枪使呢。”
    “啊……”朱棣身躯一震,他魁梧的身体,好像一下子爆发出了力量,居然眼睛发光,道:“当枪?当枪好啊,我就爱当枪。”
    朱棡和朱橚朝朱棣翻了个白眼。
    朱棡道:“恩师,四弟就是这样的,你别放在心上。”
    邓千秋叹息道:“无妨,接下来,为师真要好好琢磨琢磨,应该怎么办了。”
    朱棡道:“说来说去,不就是挣钱吗?恩师说了,发展生产力,就是挣钱,挣了更多钱,发展更多的生产力……”
    邓千秋笑了:“你已有了长进,不过……你有没有想过,这挣钱,也分挣谁的钱?”
    朱棡一愣:“这个……恩师没教啊。”
    邓千秋当即蹲下,在这庭院里,借着灯笼的光线,捡了几颗石子,一个个指点道:“这小石头是百姓的钱,他们穷的连裤子都穿不起了,石头里也榨不出油来,何况,陛下天天将民脂民膏挂在嘴边,咱们要从百姓头上挣钱,不但成本高昂,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可能收来的也有限。”
    朱棡三人认真地听着,都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邓千秋又捡起一颗大石子,继续道:“这是商户的钱,他们的钱当然也要挣,可不能竭泽而渔,以后咱们还指望着他们能够合作呢。”
    “还有一个……就是豪绅的钱了。他们有钱,毕竟富了这么多代,而且有很多的田产,地窖里,还不知藏了多少银子呢。我小时候在乡下,有时见人建宅挖地基的时候,你猜怎么着,经常会出现挖着挖着,这地里居然刨出大量金银和钱币的,几十个箩筐都装不下。哎呀……真是糟践啊,这么多的钱,他们埋起来,从不使用,这一代代的积攒着,等到某天许多人活不下去了,天下大乱,他们也因为某种缘故,而身死族灭,却留下地里这么多他们攒了无数代却从不花销的金银货币。”
    朱棡挠挠头,惊奇地道:“恩师的意思是……咱们扛着锄头,下乡去挖地?看看能刨出点什么?”
    邓千秋无语地瞥了他一眼道:“你这个主意很好,明天起你就下乡去吧。”
    “啊……”朱棡道:“恩师,你还真挖啊。”
    邓千秋用古怪眼神看着朱棡。
    沉吟片刻,邓千秋决定不和他计较,不然一直抬杠下去,他会受不了想暴力犯罪的。
    于是邓千秋耐心地道:“我的意思是,得想办法,让他们乖乖的,将这地窖里的钱拿出来,最后,送到我们的手上。”
    朱棡三人,却是一致的沉默了。
    邓千秋道:“怎么不说话了?”
    朱棡道:“恩师猜猜我们为什么不说话?”
    邓千秋叹了口气,道:“算了,不和你们啰嗦。”
    邓千秋抬头,看了朱棣一眼:“你今夜就别睡了,多调拨人马,安排在这左右,加强卫戍。让咱们的校尉,都给我打起精神,陛下在此,我不放心……那些人……”
    朱棣听罢,顿时肃然起来:“恩师,你总说那些人,那些人到底是什么人?”
    邓千秋道:“我也说不清,我现在若说了,岂不冤枉了人?咱们仔细防范就是了。”
    朱棣虽然满腹疑问,却还是乖乖地颔首道:“恩师放心便是,就算是一只鸡,也别想从这儿出入。”
    朱橚道:“四哥,是苍蝇。”
    朱棣怒道:“那是放屁,一只苍蝇都不能出入,你说这些话,你自己信吗?这苍蝇个头小,又飞来飞去,怎么不能出入?”
    “好了。”见他们又怼起来,邓千秋头疼,只好喝道:“别闹了,干活。”
    “喏。”
    …………
    胡惟庸被安排睡在了某处厢房,他没有睡下,却显得焦虑起来。
    冉冉的油灯,照在他昏暗不明的脸上,使他的面容更显阴沉不定。
    他口里喃喃道:“那些人……会否……会否……动手?”
    …………
    京城。
    某处宅院。
    有人火速进入了宅院之中,而后,这里的灯火开始一个个的亮了起来。
    紧接着,有人背着手出来,走出了小厅,而来人见了此人,拜下道:“陛下确实出宫了,去的就是栖霞,千真万确。”
    月朗星稀,此人背对着灯笼的火光,人已藏在阴影之下,他淡淡笑着道:“朱重八,果然不是一个安分的人啊,看来……还真算对了,呵,这新仇旧恨……”
    他话音至此,突然戛然而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