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如此大才
作者:淘气NO淘气   回到大汉打天下最新章节     
    刘秀听见王文竹的质疑后,马上给出了解答:“所以啊,这事儿就得朝廷牵头,比如兴修水利,修建城墙,或者大兴土木建造宫殿,”
    “再或者鼓励城里富户们修建府邸什么的,反正只要朝廷下旨搞些工程来干,大量招募流民上工赚钱,这赈灾的事儿就能解决!”
    众兄弟听了,纷纷叫好,给刘秀竖起大拇指,还得是文哥啊,挥手间便将这么大的难题给解了,让众兄弟也在跟着涨了见识,原来事情还可以这样去解决。
    王文竹也呆住了,这个男人,也太优秀了吧!
    她虽然对国家大事不太懂,可是她能听得出来,他的这个主意是多么的靠谱。
    这么多朝廷要员都头疼的事情,他竟然这么轻松就给破了。
    不行,这事儿得赶紧回家去跟老爹说去,可不敢耽误,耽误一刻钟都是对那些流民百姓的不负责任。
    王文竹在课堂上坐立不安,好不容易等到下课,赶紧去找许老夫子请假回家。
    老夫子本就知道她的身份不一般,也没问什么就批了假 。
    王文竹出了太学院找到自家马车忙往家赶,去找自己的老爹。
    王文竹匆匆回到家中,直奔父亲的书房。
    “爹爹,爹爹你在不在,我回来啦!”王文竹气喘吁吁地说道。
    王舜此刻正在书房中,听见女儿的声音忙放下手中的书卷,微笑道:“你不是在太学上课吗?怎么这个时辰就回来啦?”
    “爹,那个事情,女儿有答案啦!”
    “什么事情啊?”王舜早就没抱希望,所以一时竟没想起来。
    “哎呀,就是关于安置流民百姓的事啊!女儿已经有解决办法啦!”王文竹得意洋洋的说道。
    “哦?我的宝贝女儿想出办法啦?”王舜一听是这事儿,立马来了精神。
    “嗯,不过这主意不是我想出来的,是文哥说的!我怕耽误正事,特意跟夫子告假回来禀告您老人家的!”王文竹解释道。
    “那快跟爹爹说说,到底他是怎么说的。”王舜也想赶快知道,刘叔文到底想出什么办法来了。
    于是王文竹将刘秀的建议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父亲。
    以工代赈?
    太师王舜听完,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哈哈大笑起来:“好主意!好主意啊!此子真是才智过人,老夫佩服!”
    “假以时日,此子若是能入朝做官,定是国之栋梁!”王舜听了这个主意后,是打心底里看好刘叔文了。
    这主意能是一般人想出来的吗?这人竟是如此大才啊,自己之前看来是看走了眼了。
    他立刻准备笔墨纸砚,亲自写了奏章给皇上王莽,将刘秀的以工代赈的方案仔细斟酌后详细写下,并命下人备车,他要马上进宫上书。
    王莽听说太师王舜来见,忙让魏忠将他请进来。
    “太师这个时辰来见朕,可是有什么急事?”王莽一见王舜进来便开口问道。
    王舜忙跪下叩拜,说道:“启奏陛下,老臣回家后冥思苦想,终于想出来一个安置流民的好办法,特意赶来找陛下商议定夺!”
    说完将手上奏章双手举起,魏忠忙接了过去递给王莽。
    王莽接过奏折后,认真地阅读起来。越读他的眉头皱得越深,最后忍不住拍案叫绝。
    “好!嘛了个巴子的,此计甚妙啊!”王莽兴奋的搓着一双老手。
    “魏忠,马上通知下去,一个时辰后,所有三品以上大臣来长春殿开会!”
    “喏!臣这就去安排!”魏忠躬身退了出去,派人通知各位大臣去了。
    一个时辰后,诸位大臣齐聚长春殿。
    王莽高坐于龙椅之上,将以工代赈的计策告知众人,让众位大臣发表意见。
    大臣们听闻后皆沉默不语,似是在思考此计的可行性。
    “诸位爱卿,可有异议?”王莽环视殿下众人。
    此时,大司空王邑站了出来,“陛下,此法看起来虽好,但实施起来恐有困难。修建工程需要大量资金,而目前国库并不充裕。”
    哀章等人倒是没出来反对,反而出来附议王舜,“圣上,臣倒是觉得太师此法可行!”
    “哦?哀爱卿给朕说说!”王莽见哀章出来,忙问道。
    哀章谄媚的说道:“臣觉得,圣上天恩浩荡,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正应该建上一所行宫以彰显天威,如此也正好可以按照太师所说的,召集流民以工代赈,岂不是一举两得?”
    王莽一听哀章这主意,心里顿时乐开了花,“好,好啊,嘛了个巴子的,还是哀爱卿深得朕心啊!”
    王舜、王邑等人心中暗骂哀章这个无耻之徒,简直是祸国殃民的大奸臣。
    可是王莽什么脾气他们兄弟可是清楚得很,眼下要是再提出反对意见,恐怕王莽要不高兴,他若是不高兴,很可能就会让大家不高兴。
    王莽问向王邑:“大司空,若是朕现在要建一处行宫,国库可拨出多少钱来啊?”
    王邑心中一禀,忙躬身回道:“回陛下,想来在别处紧着点,还是够的!”
    王莽听完顿时高兴起来,哈哈大笑说道:“好,如此甚好,汝等都是朕的栋梁之材啊!”
    王邑看向王舜,王舜微不可察的摇了摇头,王邑心领神会,低头不语。
    王舜虽然对建行宫一事心中不满,可是毕竟自己的意图还是实现了一半,最起码流民百姓能够安置下来,有了活下去的希望。
    所以也就不再说话。其他大臣也再没有异议,于是王莽便当场拍板将此事定了下来。
    王莽下旨由哀章负责,给王莽建造一处行宫,从明日起大量招募流民百姓上工,朝廷给发工钱,此事一公布出去,立即引来大量灾民的关注。
    哀章暗地里得意洋洋,切,主意是你们出的不假,不过这里面的好处嘛,可是老子得了,哈哈哈。
    要知道这大工程可是个肥差啊!
    这么大的工程,天知道里面有多少油水可捞!
    想我哀章为国为民,尽忠职守,好不容易才爬到四辅国将的位置,已经是人生巅峰了。
    想要更进一步已经是千难万难,上次进献了一枚绝世仙丹,皇上也只是赏了些钱财布帛,可见自己的仕途已经是到了瓶颈了。
    既然仕途高升无望,那就只有多捞钱才是正途了。
    作为兴建行宫的总负责人,随随便便克扣一点,怕都会是天文数字了。
    我哀家可要发达咯!
    很快这个消息便传遍了全城,城外的流民安置点也是一片沸腾,流民百姓们纷纷跪在地上朝着皇宫跪拜,感谢皇帝给他们做工赚钱的机会,救他们于水火之中。
    官吏们摆起长条桌,招募牌一挂,流民们便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开始参加做工报名。
    刘秀等人听到这个消息后也很是吃惊,众人都很疑惑,这主意不是文哥昨天才说的吗?怎么这么快朝廷就颁布了招工启示……
    这思路竟然和文哥的以工代赈如此相似……
    刘秀若有所思的看着人堆里的王文竹,王文竹那躲闪的小眼神出卖了自己。
    “文哥,你说这些朝廷大臣还真有能人啊,竟然想出了和你一模一样的主意!”邓禹傻乎乎的说道。
    刘秀呵呵一笑,“嗯,我昨天不是说了吗,这事儿要解决很简单,朝廷里那么多能人,肯定也想得到!”
    王文竹脸红的都要滴出水来了,她躲在王霸身后,尽量让自己不那么引文哥的注意。
    不过就像老师在讲台上的视角一样,下面的人总觉得自己搞小动作已经很隐蔽,其实老师在讲台上是一览无余的。
    刘秀早就看到了王文竹的鸵鸟样儿,他心中也隐隐猜到自己这主意怕就是文竹说出去的。
    不过她到底是什么身份呢?自己昨天才说出去的东西,今天竟然朝廷就采纳颁布下来了。
    他虽然没得到任何好处,但刘秀并不在意这些,只是一个主意而已,如果能够挽救那么多悲惨的灾民的话,自己也算是积德行善了。
    太师王舜回到府上,大司空王邑、大司马王寻兄弟俩也跟着来到了太师府。
    一进客厅王邑便向王舜抱怨起来,
    “二哥,这个哀章真是他娘的气死我了,明明主意是二哥你出的,最后好处却全让他这个小人给捞去了!”
    大司马王寻也是愤愤不平,在旁帮腔道:“可不,二哥你瞅瞅那厮那个小人得志的样子,着实让人恶心!”
    老太师王舜面沉似水,坐在那里一言不发,王邑急道:“二哥,你倒是说话啊,总不能让那厮占了这大便宜啊!”
    王舜看着他俩,缓缓说道:“事已至此,还有什么可说的!我本意便是用以工代赈赈济灾民,至于皇上要兴建什么工程,交于何人负责本就与我无关,至于哀章那人,人在做天在看,自有公论!”
    王邑、王寻一看王舜是这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气得跺着脚都告辞走了。
    王舜看着两个弟弟气愤离开,心中却不是很在意,他独坐在书房里,心中想的却是另外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