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深感愧疚
作者:悬空寺德   意外穿越?竟统一三国!最新章节     
    不久,蔡邕乘坐的马车稳稳停下,他步履稳健地走出车门。
    一见到曹操,蔡邕疾步趋前,言语间满是感激:“蔡邕拜见镇东将军!此次能顺利逃出困境,重返关东,全靠将军出手搭救。蔡邕无以为报,唯有深感愧疚。”
    曹操见状,快步上前,一把扶住正要下跪的蔡邕,心中暗忖:这要是真让他行大礼,只怕又要被那些文人墨客指指点点,说我失礼了。
    “蔡公言重了,您如此举动,可真是让我受不起啊!”曹操诚恳言道,“蔡公您忠肝义胆,我曹操得知您身处困境,岂有袖手旁观之理?”
    “此番虽与王司徒结怨,料想也无甚大碍。”曹操补充道,然而这句话出口,却让蔡邕更加愧疚。
    王允如今执掌朝政,权柄独揽,难保不会借此机会找茬,甚至撤销对曹操原有的封赏。想到自己连累了曹操,蔡邕心中颇为不安。
    “唉,是我连累了孟德,心中实在过意不去。”蔡邕面露惭色,低声叹息。
    曹操摆摆手,宽慰道:“蔡公不必如此自责,您肯来到我兖州,已是对我莫大的信任。若您真觉得心中有愧,不妨在鄄城开设一所学府,为我兖州培养更多才俊,吸引天下有识之士汇聚于此,共襄大汉文化盛事。”
    蔡邕闻此言,不禁一愣。曹操竟然有心兴办教育,欲以文道之力重振大汉文明,此举实属罕见。
    “蔡公,实不相瞒,我虽坐拥兖州,但人才短缺,实乃迫不得已之举。”曹操压低声音,只让蔡邕听见。这一席话,让蔡邕对曹操刮目相看。
    蔡邕暗赞:曹操虚怀若谷,广纳贤才,确有枭雄之姿。
    原本蔡邕屈身前来,深知在诸路诸侯中,唯曹操敢于抗衡王允,能为自己提供庇护。其他诸侯恐怕早已避之唯恐不及。因此,他选择随曹洪来到兖州,原计划暂居一段时间观察局势再作打算。
    此刻,听闻曹操这番肺腑之言,蔡邕打消了离去的念头。
    他微微点头,语气坚定:“孟德果然不同凡响,敢为人之所不敢,实乃大汉之幸!”
    乱世之中,有心兴办教育、重振文道者寥寥无几,皆因此事耗时费力,回报微薄。曹操既有此壮志,蔡邕自是不会拒绝。
    荀彧、陈宫、程昱等人闻讯,皆大喜过望,纷纷上前施礼:“荀彧荀文若,拜见蔡公!”
    “陈宫陈公台,拜见蔡公!”
    “程昱程仲德,拜见蔡公!”
    “毛阶毛孝先,拜见蔡公!”
    ……
    “蔡公,久仰大名,今日得见,幸甚!”荀攸快步上前,恭敬行礼。
    蔡邕惊讶不已。荀彧乃公认的王佐之才,出身颍川荀氏,竟未留在袁绍麾下,反而投奔曹操。他来也就罢了,连曾任黄门侍郎的荀攸也甘愿成为曹操的谋士。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此处还聚集了众多地方上的杰出人物。
    蔡邕原以为曹操麾下只是武将众多,文官稀少,不成想竟有王佐之才与谋主之士,怎能不让他感到意外?
    “孟德,你这是把我骗得够呛!”蔡邕边走边笑,略带嗔怪地对曹操说。
    曹操赔笑回应:“蔡公恕罪,我们皆为后生晚辈,还请您多多指教。我欲力挽狂澜,拯救危局,人才紧缺之急,实非虚言。”
    “你呀你呀,可不能饿着肚子喊饱!”蔡邕笑着提醒,语重心长。
    ……
    安排妥当蔡邕一行人后,曹操心情大好,又立刻下令给已进入兖州陈留境内的徐晃与典韦,让他们将围县蔡家的族人迁至兖州,以避免遭王允迫害。同时,蔡邕老家宅院中的海量藏书也被悉数装车,共计百车之多,运往鄄城。
    这些藏书,堪称蔡邕的宝贵财富。除皇家藏书外,天下书籍十有其二尽在于此。这也是蔡邕深受天下士人官员敬重的原因。在这个时代,有书即代表有财富,哪家不去蔡邕处借阅一二?更何况,蔡邕曾担任鸿门学都的教习,桃李满天下。
    不久,徐晃与典韦顺利完成任务,安然返回鄄城。
    曹操带着陈宫、曹洪等人出城二十里迎接,虽未大张旗鼓,却给予二人极高礼遇。他们此行关中,肩负秘密任务,不宜声张,否则容易引起他人怀疑。
    “公明,一路辛苦了。此次行动风险极大,日后绝不让你再冒如此风险。”曹操已从曹洪处详细了解了关中之行的经过。
    徐晃作为五子良将之一,此次关中之行发挥关键作用。可以说,没有徐晃,能否成功营救蔡邕父女尚且难定,更不用说全身而退了。
    徐晃淡然一笑:“为主公效力,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何谈辛苦二字?况且,此番西行,不仅获得实权太守之位,还封了爵位,收获颇丰。”
    曹操听罢,朗声大笑,紧握徐晃之手,边走边道:“只怕王允那老儿出尔反尔,撤回封赏。不过,我这里定会重重奖赏你,你需要什么,只要我曹孟德所有,皆可许诺。”
    曹操言辞恳切,显然真心想补偿徐晃,对他此次任务的表现极为满意。既能成功营救,又得实权,还带回两千兵马,这样的功臣,哪个主公不愿厚待?
    徐晃微微眯眼,沉思片刻,拱手道:“主公,徐晃有一不情之请。”
    曹操答道:“但说无妨,哪怕你要兖州牧之位,我也可予你。”
    “主公言重了。”徐晃心中感动,一州之牧,寻常人哪里轻易舍得,曹操却毫不犹豫,足见对自己的重视。
    “主公,能否引荐我与叶先生相见?”徐晃话题一转,突然提出。
    曹操、陈宫、曹洪三人皆是一惊,面色微变。陈宫目光转向典韦,试探问道:“看来公明已经有所察觉?”
    典韦连连摆手:“不是我说的,别乱猜,我可没透露半点!”
    显然是典韦守不住口风。但曹操对此并不介意。典韦能刺杀董卓,已为他带来巨大的声望。更何况,典韦能与吕布激战百回合不分胜负,这样的猛将,曹操怎舍得苛责?
    “既然公明已经有所猜测,我便不再隐瞒。”
    曹操坦然道,“我之所以知晓你,正是叶先生推荐。因此才有子廉寻你,才有子廉抢夺王允歌女之事。此次关中局势突变,也是叶先生早有预见,我与公台商议后决定救援,以保忠良免遭毒手。”
    “你既然对此感兴趣,今晚我便带你去见叶先生。我们也正想听听徐州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