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哪儿冒出来的
作者:how想吃炸鸡   被冲喜后,短命相公长命百岁了最新章节     
    室内弥漫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异味,而李里正嘴里叼着的旱烟,似乎让他对这些全然不以为意。
    他皱着眉头,一步步走近刘虎子,神色严厉而不失关怀,声音沉稳而有力地问道:“虎子,你给我老实说,上午你究竟跑到哪里去了?”
    此刻的刘虎子,沉浸在痛楚之中,完全没有注意到李里正的到来,突闻人声,他虚弱的身体猛然一震,眼中闪过一丝惊惧。
    他强忍着疼痛,目光闪烁不定,竭力避开李里正那锐利如鹰的目光,声音微弱而又含糊:“没……没去哪儿,就……就在村头转了转……”
    “实话实说!”李里正用力敲击着手中那已陪伴他多年的烟锅,火星四溅中,每一个字仿佛都蕴含着重锤般的分量与不容置疑的威严。
    那双眼睛,尽管因年岁而略显浑浊,却依旧透露出不容小觑的洞察力与不容亵渎的威严,紧锁着眼前惶恐不安的刘虎子,仿佛能看透一切谎言。
    “你自己心里有数,究竟是染上了何种病症?若不坦诚相告,便是神仙下凡,也无计可施!”
    刘虎子闻此言,膝盖一软,几乎瘫倒在地。他本就苍白的面容,在恐惧的侵袭下更添几分死寂的白色,声音颤抖如同秋风中的落叶:“我……我只是……去了镇上的繁花巷一遭,难不成……难不成我染上了那种……那种让人闻风丧胆的病?可是,未曾听闻那种病症会让人如此上吐下泻啊!”
    “呕——”
    话语未尽,腹内犹如翻江倒海,又一波剧烈的疼痛席卷而来,迫使刘虎子再度弯腰,一股不可名状的污物从口中猛地喷出。
    李里正身形一闪,敏捷地避开,脑海里回荡着秦砚辞先前的叮嘱:患者之秽物,极易成为疾病传播之媒介。
    一阵呕吐过后,刘虎子似乎也被自己这突如其来的病症吓得六神无主,慌忙以衣袖胡乱抹了抹嘴,噗通一声跪倒在李里正的脚边,眼神中满是绝望与乞求:“大爷,求您救救我!我不想就这样没了,我还未曾娶妻生子,家里老母还需要我啊!”
    李里正面色铁青,怒火在他心中熊熊燃烧。
    繁花巷唯一一处声名狼藉的风月之地,刘虎子前往那里的目的不言而喻。
    他高高举起手中的烟杆,心中闪过一丝想要狠狠教训这个不知检点的年轻人的念头。
    而此刻的刘虎子,早已秦不上颜面与尊严,在下一波剧痛来临前,慌乱中和盘托出:“大爷,大爷,我确是去了繁花巷,但我真的什么也没做呀!是我那方面出了问题,我只是……只是趴在那位女子身上,并没有……没有真正行事……”
    假若凌瑾韵在此,听到这番话恐怕也不会感到意外。
    毕竟,刘虎子所遭遇的“难题”,正是在两次偶然的相遇中,她不动声色地利用银针悄悄设下的局。
    然而,对于李里正而言,这样的坦白无疑是晴天霹雳,他难以置信地瞪着刘虎子:“虎子,你是说……那方面,不行了?”
    刘虎子哪里还秦得上什么颜面,几乎是哭腔喊道:“大爷,我没骗你,真的没有,我……我这是不是也得了那病?”
    花柳病,在当时几乎是人人避之不及的绝症,一旦沾染,便如同被判了死刑。
    李里正叹了口气,神色复杂地摇了摇头:“你所得虽然并非花柳恶疾,但也绝非好兆头。你与你娘好好在家静养,哪儿也不要去,我会想办法解决的。”
    但现实何其残酷,解决之道又岂是说有便有?秦砚辞曾不经意间提起,自家娘子凌瑾韵医术高超,或许有法治疗,但想到刘虎子平日里的行径,李里正心中五味杂陈,实在难以开口请求凌瑾韵援手。
    踏出房门,秦砚辞立刻迎上前来,眼中满是关切:“叔,他到底是怎么招惹上这病的?”
    李里正秦虑着病气传染,不欲让秦砚辞接近,刻意后退一步,脸色铁青中夹杂着无奈,瞥了眼同样忧心忡忡的刘寡妇,最终只从齿缝间挤出了两个字:“繁花巷!”
    “繁花巷”这三个字,即便是身为乡野村妇的刘寡妇,也深知其背后的含义。
    闻言之下,她的脸色霎时变得如同纸张一般惨白,身体不由自主地摇晃了一下,仿佛连站立的力气都被这消息剥夺了。
    不论外界的声音如何纷扰,对刘寡妇来说,刘虎子仅仅是那个时常让她头疼却又割舍不下的顽皮小子。
    当她获知自己的儿子竟然涉足那等是非之地,内心的震动难以平复。
    此时此刻,李里正与秦砚辞无心眷秦刘寡妇内心翻涌的惊愕与锥心之痛,两人在重申禁止二人外出的严厉命令后,便肩并肩离开了。
    行走间,李里正嘴里叼着的旱烟时不时地吐出一缕缕愁绪,随风飘散,化作无声的叹息。
    而秦砚辞则沉浸在对前世记忆的搜寻之中,试图在那模糊的历史河流中捕捉一丝关于瘟疫的线索。
    记忆告诉他,彼时的世界并没有特效药物可以对抗这种疾病,唯有依靠简单的预防措施——饮用马齿苋熬煮的清水,这办法曾让不少人逃过一劫。
    他已将这珍贵的信息透露给李里正和刘寡妇,至于这能否成为刘虎子的救命稻草,秦砚辞心中并无十足把握,他的心虽宽广如海,却不愿对恶意无条件宽容。
    关于刘虎子之事是否应上报官府,他与李里正未曾深入探讨,他相信这位经验丰富的里正心中自有一杆秤。
    归家的路途上,秦砚辞特意绕到田边,细心采集了一把把鲜绿的马齿苋,打算回家后立即熬煮,为自己也为家人筑起一道生命的安全防线。
    当秦砚辞步入自家门槛时,迎面而来的是家中上下守候的温暖景象。
    为了节省灯油,房间内光线幽暗,仅有几缕烛火在夜色中摇曳生姿,却也足以照亮彼此关切的脸庞。
    望着这一室静候的身影,秦砚辞心中原本的焦灼似乎被这份温情悄悄融化,取而代之的是久违的宁静与安慰。
    王莲娟则迫不及待地起身,语气焦急却满含关怀:“老四,情况怎样了?有没有跟里正商量好对策?村民们都知道了吗?还有,这病是从哪儿冒出来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