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不信
作者:how想吃炸鸡   被冲喜后,短命相公长命百岁了最新章节     
    “我的母亲在他的治疗下,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日益严重,如今人跑了,我们要向谁讨回公道?我的母亲,又该由谁来救?你说啊,总得有个解决的办法吧!”
    一个中年汉子的眼眶泛红,话语间满是绝望与愤怒。
    “高额的医药费榨干了我们的血汗钱,你们就是这样对待我们这些底层百姓的吗?夜里你们良心可曾安宁?”
    更多的指责声汇成一股洪流,几乎要将那颤抖不已的伙计彻底淹没。
    凌瑾韵默默旁观,心下逐渐明了这混乱背后的缘由。
    她嘴角勾起一抹苦笑,对于那位医术不精,害人匪浅的大夫,心中充满了无言的叹息。
    从人群中传来的只言片语中,她大致推断出又是一桩因误诊而导致的悲剧。
    现场的氛围越发紧张,几个早已结清账目的病患家庭,脸上交织着愤怒与绝望。
    他们原本寄希望于那位如今却逃之夭夭的大夫,没想到换来的竟是病情未愈、钱财两空的残酷现实。
    人群中,不安的情绪犹如野火燎原,随时可能失控。
    伙计的眼神在慌乱的人群中游移,直至捕捉到了凌瑾韵的身影。
    凌瑾韵本就是偶然路过,但却被伙计突如其来的呼喊弄得一头雾水。
    她面上写满了惊讶,显然是未曾预料自己会成为众人焦点。
    然而,遇此情况凌瑾韵显得格外沉稳。
    伙计的记忆瞬间被拉回到数日前,正是凌瑾韵以她的胆识与智慧,迫使那位无良大夫羞愧遁形。
    那一幕镌刻在他脑海中。
    他深知,在这紧急关头,凌瑾韵是他们唯一的希望。
    “凌姑娘,拜托您了!在这个节骨眼上,只有您能救治他们。医馆的一切收入,所有的药物,包括那些尚未被席卷的,全部由您支配。”
    伙计的话语里满是诚恳,就差下跪以表诚心了。
    周遭人群的视线汇聚于凌瑾韵一身,好奇中夹杂着期待。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请求,她微微蹙眉,但在片刻犹豫之后,她的眼中闪过一抹决然。
    换个角度看,这何尝不是一次难能可贵的机会?
    见凌瑾韵欲伸手相助,伙计激动得差点忘形,竟不由自主地跪倒在地。
    凌瑾韵连忙将他搀起,脸颊略显绯红,心中既有感动也有无奈。
    “快起来,你的信任我已经感受到了,我会尽力帮助大家的。”
    随着凌瑾韵的应允,伙计如释重负,感激涕零。
    他开始向众人宣布,承诺医馆绝不辜负任何一位患者的信任,定会竭尽全力给予治疗,并邀请众人共同监督。
    人群逐渐平息,但仍有人保持警惕,紧盯着伙计,生怕他也会消失无踪。
    凌瑾韵则在伙计的带领下,步入医馆。
    在伙计指引下,凌瑾韵的目光落到了那个旧药箱上。
    打开药箱,除了必备的草药之外,一包银针赫然出现在眼前。
    凌瑾韵将那银针包置于案旁,不经意间目光掠过门外,人群熙熙攘攘,或为求签问卦而来,或因病痛所困寻医问药,数目之众超乎寻常。
    一切准备就绪,她从容不迫地开始了坐诊。
    “这是怎么回事?”一名约莫四十岁,眉宇间尽显沧桑的男子疑惑问道。
    他紧扶着面带病容的妻子,未曾想踏入医馆却遇此变故,原本该坐镇于此的老郎中不知所踪,取而代之的是一位表情凝重却难掩青涩之气的年轻女子,怎么看都不似能操刀握针、救死扶伤的大夫。
    他指了指内室中的凌瑾韵,满是不信,转而向一旁的伙计投去质疑的目光,“你家的大夫跑了,竟然找个黄毛丫头来搪塞我们?这唱的是哪出戏?别开玩笑了,我妻子痛苦不堪,速速给我们找个真有本事的大夫来!”
    伙计见状连忙上前安抚,劝众人先进内求诊,然而人群却多有踟蹰,彼此交换着狐疑的眼神,似乎无人愿意成为那第一个人·。
    凌瑾韵端坐如松,面对这份突如其来的质疑与犹豫,她的内心却异常平静,深知唯有用实际行动才能打破偏见。
    “各位请放心,凌姑娘医术非凡,年龄虽轻,可我亲眼所见,绝无虚言,诸位进去一看便知。”
    伙计语气诚恳,试图说服众人。然而,许多人对凌瑾韵闻所未闻,自然不敢轻易将身家性命交付。
    正当众人僵持之际,人群里忽然一阵骚动,一位大婶挤至前排,她正是先前在医馆外见证凌瑾韵为祁怀解毒过程的旁观者。
    大婶猛地一拍大腿,声音洪亮,穿透人群,“是凌姑娘在坐诊啊!你们一个个的,怎么都站着不动?唉!你们是不知道啊!凌姑娘那手段,简直就是神仙下凡!我亲眼见她把一个中了蛇毒,眼看就不行的人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凌瑾韵在里屋隐约听见外面的动静,嘴角不禁勾勒出一抹淡笑,暗自思量,这位大婶也太会说话了,把自己描绘得如同活菩萨一般。
    “这可信吗?”一位中年汉子眼神闪烁,半信半疑地咕哝,“她看起来那么年轻,哪会有那么高的医术?”
    大婶用力点头,眼见众人仍旧犹豫不决,不由得叹了口气,摇摇头,“算了算了,懒得和你们说!正好我男人今天下田脚扭伤了,还老是头疼,我先去找凌姑娘问问吧。”
    于是,大婶一马当先,步入内室,身后众人纷纷伸颈探望,好奇不已。
    凌瑾韵听完大婶的描述,得知大婶的丈夫脚伤之外还有顽固头痛,随即开了活血化瘀的良方。
    若是病人亲至,她更能施以精准的针灸,疗效定会更上一层楼。
    寒风瑟瑟,街边的水盆很快覆上了一层薄冰,凌瑾韵指了指那自然形成的“冰袋”,对大妈建议道:“天这般冷,取一盆冷水置于外,待其结冰后用以冰敷,能有效缓解肿痛。若不如此,恐怕明日您家官人的脚就要肿胀得像白胖的馒头了。”
    大妈闻言,连忙点头应承,眼中闪烁着感激之色,用心铭记下这简单而实用的法子。
    “凌姑娘,适才听闻针灸能加速痊愈,此话当真?”
    一人疑虑中夹杂着希冀询问。
    凌瑾韵微微低头,眼眸中闪过一抹坚定,轻声道:“千真万确。”
    言罢,她提笔疾书,开列药方,交予一旁的伙计匆匆去调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