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谁说他欺世盗名?
作者:90后不想结婚   我爹是奸臣最新章节     
    三大书院的学子大部分都呈上了自己的作品。
    但并未出现一个‘上’的评价,甚至‘上下’都没有。
    “三大书院的人也不过如此了,”一名国子监学子嗤笑道。
    “甄兄慎言。”
    “何须慎言,难道甄兄说的不对吗,三大书院若非三位大儒坐镇,早已败落,根本撑不到现在,没想到这么多年,还是如此水准,真是令人失望。”
    一旁的三大书院学子顿感被羞辱了,怒声道:“国子监难道只会逞口舌之利吗?”
    “怎么?难道你还想挑战我国子监不成?”
    国子监是大风的最高学府,地位比之青北的地位还要高很多,能进入其中的,自然也是人中翘楚,这些人大多是心高气傲之辈,仗着自己有一定的才华,看谁都不入眼。
    有人道:“若是金阳和方孟在此,你怕是不敢说出此话。”
    “哼,当年金阳自甘堕落,拒绝国子监的邀请,是他自己的损失,至于方孟,不要认为写出了三首诗词就无敌于天下,谁知道是不是昙花一现。”
    “巧言令色,有本事去方孟跟前说。”
    “不予你说,”那国子监学子冷笑道:“看着吧,只要舒羽出手,方孟和金阳一定是他的手下败将。”
    “不要与人争论,抓紧时间思考,这么高的奖励,赚点回去作为花销也是好的。”
    国子监众人开始递交作品,不过五人,其中竟然有四人获得了‘中’的评价。
    这引起了三大书院学子的惊呼,同时也不禁气馁,暗恨自己与他们的差距为何如此之大。
    “这国子监果然是人才辈出,”颜师昭语气中掩饰不住的赞扬。
    “那是自然,”姜文异点头:“这可是聚集了全大风最顶尖的才子。”
    “那也没有他厉害。”
    颜师昭声如蚊蚋的喃喃自语。
    苏静舟和姜文异听不见,李若格却听见了,她懵逼的看着颜师昭,以她的那不爱思考的脑子,根本不知道颜师昭说的是谁。
    “此诗为‘上下’。”
    那边,孟知悔朗声说道。
    “太厉害了,杨界不愧是国子监的七星之一,实力毋庸置疑。”
    “果然还是得看国子监的,三大书院确实是要逊色很多。”
    “可惜了,刚才那人两个‘中上’,孟院长却给出了‘中’的评价。”
    “很好了,人总有自己的喜好的,即便是大儒也是如此,谁让那人的诗无法打动孟院长呢。”
    “国子监的北斗七星名不虚传,一个杨界就如此厉害,那舒羽,该是如何惊才绝艳?”
    “若是平时,舒羽定然不屑于出手,但是如今有姜文轩在场,我估计,今日有一场龙争虎斗了。”
    “好期待,年轻一代最强的二人,真不知道该是如何精彩的一幕。”
    杨界的诗引得一阵议论。
    随后,又有一人将作品呈交上去。
    “是七星之一的甘掖,不知道他能拿到什么评价。”
    “绝对不会比杨界差,要知道,杨界是七星中最末的那位,而甘掖,则是第四。”
    当看到甘掖的作品,三位大儒讨论了一番,最后给出了与杨界一样的评价:上下。
    甘掖有些失望,杨界则是松了一口气。
    在场的众人却只有欢呼。
    可惜的是,今日来此的七星只有四位,分别是杨界、甘掖、唐虚扬还有舒羽。
    七星未齐聚,虽说遗憾,但是能亲眼见到舒羽出手,也算不虚此行。
    随后,国子监剩下的学子纷纷上前,只有几人未动。
    这几人有的是没有做出诗词来,有的则是等待最后递交,比如……舒羽。
    不得不说,国子监的整体实力完全碾压三大书院,大部分人获得的评价都是‘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是‘下’,其中唐虚扬也拿到了‘上下’的评价,荀南麟对他的作品更是给出了‘上中’,这是今日为止,唯一一个‘上中’。
    这让三大书院的学子不由的有些灰心丧气。
    能来此的,都是精挑细选的精英,但是他们面对国子监众人的时候,却根本无力反抗,自信心被碾压的支离破碎。
    这是没办法的事,谁让自己比不过人家呢。
    最后,只剩下那两个距离三丈之远的二人。
    姜文轩和舒羽。
    王对王。
    今日最巅峰的对决即将上演。
    所有人都期待着这一刻。
    这毕竟是姜家,姜文轩发扬了主人翁的精神,对这舒羽微微一笑,随手挥墨,一首词便一蹴而就。
    牛子儒率先做出了评断:“上中。”
    孟知悔:“上中。”
    荀南麟虽然花的时间最久,但是他最后也是给出了自己的评价:“上中。”
    这是一首写秋色的词,其中运用了以物喻人的手法,算得上是水准之上。
    李若格撇撇嘴,一副百无聊赖的表情道:“我感觉没有五十两写的好。”
    “五十两?”姜文异被李若格的话搞的一头雾水,便好奇问道:“什么五十两?”
    颜师昭解释道:“若格姐姐说的是方公子。”
    “方孟?”姜文异这才反应过来。
    “正是。”
    “方公子的诗词自然是顶尖的,”姜文异附和道。
    但心中却不以为然,方孟确实有才华,但他毕竟出名尚短,还没有来得及给人深刻且久远的印象。
    除非他能陆续有诗词现世,否则很快就会被人所忘记,只有在提及那三首诗词的时候才会偶尔顺带想到他。
    那边,姜文岚听到三位大儒的评价,顿时喜笑颜开,目前为止,自己弟弟为最。
    唯有一个舒羽,是变数。
    舒羽身材略显单薄,给人一种弱不禁风之感。此刻,他静静地伫立于原地,沉默不语地凝视着眼前发生的一切,仿佛自己置身事外一般,与周围的人和环境显得格格不入。
    他身上披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袍子,这件袍子不仅陈旧而且还带着几处破损,显然他家境并不宽裕。然而面对众人投来的目光时,他却毫无半分紧张或不安,反而表现出超乎常人的淡定从容。
    唐虚扬与他的关系素来要好,他翻了个白眼,悄悄走到舒羽身后,双手用力,直接将他推了出去。
    舒羽向前走了几步,失笑摇头,随后便拿起毛笔。
    姜文轩下笔很快,写的也很快,让人一看就知道胸有成竹,而舒羽,却是慢条斯理,缓缓书写。
    这也是与家境有关,纸张对于家境贫寒的舒羽来说,都是极为珍贵的,若是写错了一个字,那就浪费了一个字的空间,所以,他写字向来如此,他这个习惯在国子监并不是秘密,大家也都没有催促。
    至于三大书院的人,更不敢多说什么了,这位可是才名冠绝明京城的大才子,国子监的第一人,他们根本没这个资格催促。
    当他搁笔时,孟知悔仔细研读了一番之后,当即就给出了自己的评价:“上中。”
    荀南麟不甘人后,也道:“上中。”
    只有牛子儒在细细品味其中意境,良久之后,他给出了自己的评价:“上上”。
    哗!!
    人群顿时开始喧哗。
    纷纷对此感到不可思议。
    “第一个上上出现了,舒羽果然还是舒羽,名副其实的第一人。”
    “虽说最终的评价是‘上中’,但是当牛院长的评价出来,姜文轩确实要稍逊一筹了。”
    “这首诗虽然不足以成为传世之作,但绝对是佳作,姜文轩很好,但舒羽显然更强。”
    “真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国子监的学子显然更为兴奋:“我早就说过了,舒羽的实力那独一档,放眼整个大风国,恐怕也就只有姜文轩能够与其一较高下了。而那个什么方孟金阳,简直就是不入流的小人物罢了。想当初在那场宫廷宴会上,如果舒羽有资格参加的话,哪里还会轮到他们出风头呢?凭借舒羽一个人的本事,绝对绰绰有余。”
    “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与方孟金阳相比,舒羽差的只是一个机会而已,若是他有机会,必然能一飞冲天。”
    “长久以来,方孟一直备受吹捧,但如今也是时候让世人看清真相了——他不过是个昙花一现的人罢了,与之相反,舒羽才是那位真正值得被世人口口相传、家喻户晓的绝世天才!。”
    “日后有机会,舒羽定然要给方孟一个教训,省的他欺世盗名。”
    方孟是长月书院的学生,在他们看来,方孟绝对不可能凌驾于国子监之上。
    否则,就是对国子监的羞辱。
    他们正说的兴致勃勃。
    “谁说方孟欺世盗名?”
    颜师昭俨然听不下去,她柳眉倒竖,语带煞气:“方孟三首诗词击退张公朗在尔等口中却是如此轻描淡写,还是你们不愿面对方孟的惊世才华,才会在这里大放厥词?”
    “姑娘,我们只是就事论事,若是那日舒羽在场,他一人便可击退张公朗,根本无需金阳和方孟车轮战。”
    颜师昭走下来:“那日情形虽然我不曾亲眼目睹,但也听说过一二,张公朗当场出题,方孟和金阳被动应战,也就是说,方孟二人是临场发挥,给他们的时间很短,而就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方孟写出了三篇可以传承百世的诗词,就连皇上也对他们称赞有加,而你们,只会夸夸其谈,背后伤人,令人不齿。”
    有人被颜师昭的话说的恼羞成怒:“既然方孟如此厉害,那便让他出来与舒羽一战,否则我们是不认的。”
    “你们认与不认,与他何干?难道你们认了,他还能飞上天不成?”颜师昭寸步不让:“国子监难道全是夜郎自大之辈?不如人便是不如人,若是不如人还不自省,那也就如此了。”
    “休要伶牙俐齿,方孟若是有本事,那就让他站出来应战。”
    颜师昭冷笑:“无需他亲自过来,平日他做的随手之作我还记得不少,若是你们能胜过其中一首,那我便代替他认输。”
    “好,这可是你说的,在场之人并无逼迫。”
    颜师昭语气坚定:“我虽为女子,但也知晓一诺千金,况且还有三位院长在此作证,但若是你们输了,那就要与方孟道歉。”
    “若是他是有如此才华,我等道歉又如何,但——你是方孟何人?是否真的能代表方孟?”
    “我自然可以,”颜师昭虽然有些羞赧,但她还是指着李若格道:“武仪乡主可以担保,这总是可以的吧。”
    “武仪乡主?”
    不少人听说过武仪乡主就住在方府,却并不认识李若格。
    好在有好几人是亲眼见过李若格在宫宴上击败江隆棠的,在他们的确认下,这场赌约便很快成立了。
    舒羽神情凝重,方孟的名字最近他都听出了茧子,对方那三首诗,更是倒背如流,每次阅读,他都极为泄气,因为他知道,自己目前写不出来如此优秀的诗词。
    “你看起来很紧张?”姜文轩在舒羽身边,淡笑道。
    “你刚回来,不懂。”
    姜文轩却不敢苟同:“我懂,目前方孟比我强。”
    “呃?”舒羽诧异问道:“你远在东卫,竟然也听说过方孟?”
    姜文轩理所当然:“东卫又不是蛮戎,各国通商的商队数不胜数,我能知道方孟此人,并不是什么稀罕事。”
    “倒也是,”舒羽点头:“不知方孟又作出了什么诗词,挺期待的。”
    “是啊,我也很期待,若是不如此前那三首,怕是期待会成为失望。”
    “拭目以待,反正要开始了。”
    颜师昭走到书桌旁,第一首诗很快落笔。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这是她与方孟第一次见面时,方孟吟出的诗。
    她一直铭记于心。
    “上上”
    “上上”
    “上上”
    孟知悔、荀南麟、牛子儒三人不约而同做出了评断。
    三个‘上上’,震惊的在场众人久久不言。
    即便是国子监众人有心反驳,却最终还是默不作声。
    这首诗,完全超脱了这个诗会的范畴,这种质量的诗,并不是你知识渊博就能写出来的,需要那滔天的豪情与罕见的天赋,缺一不可,在场无一人敢说,自己能写出与之媲美的诗作来。
    都是读书人,还做不到说昧良心的话,只能沉默。
    颜师昭并未让他们震惊很久,她继续下笔。
    轻罗小扇白兰花,纤腰玉带舞天纱,疑是仙女下凡来,回眸一笑胜星华。
    虽然这首诗比第一首要差一些,但也不是现场学子能写出来的。
    所有人继续沉默。
    就连三位大儒也面面相觑,不知自己要怎么评价。
    只有荀南麟面带微笑,方孟可是长月书院的学生。
    没想到,自己坐拥宝山而不自知,以方孟所展现出来的才华,足以让长月书院受益良多,自己来抢夺姜文轩做什么。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再难得。
    随后,颜师昭又写出来了一首诗歌。
    连续三首,别说其他人,就是舒羽和姜文轩,也都沉默不语。
    他们显然也被方孟的文采折服了。
    “这都是些称赞女子的诗词,难道方孟他就这点本事,成天待在温柔乡中?”
    有人提出了质疑。
    颜师昭顿时有些慌乱。
    因为方孟在她面前吟出的诗词,全是这个类型的。
    这是方孟的锅,谁让他见到颜师昭就走不动道呢。
    这时,苏静舟出声了;“当然不是。”
    “师昭姐姐,你在一旁歇歇。”
    颜师昭点头:“嗯。”
    苏静舟接过颜师昭手中的笔,用比颜师昭更倾向于瘦金体的笔迹将诗句写了出来。
    “是瘦金体。”
    孟知悔道。
    牛子儒点头夸赞道:“这姑娘的瘦金体倒是有几分神韵。”
    “你见过很多瘦金体?”荀南麟问道。
    牛子儒不禁笑道:“可别忘了,王仁章是我姐夫。”
    “倒也是,王大人那里有方孟的墨宝,你见过倒也不奇怪,”荀南麟恍然,随后他对孟知悔道:“蒯大人可不是你亲戚吧,你怎么也见过?”
    孟知悔嘿嘿一笑:“我虽然不是蒯大人和王大人的亲戚,但金景可是我的学生。”
    荀南麟顿时难受的一批,合着我自己学生的墨宝你们都亲眼见过,就我是外人?
    难道我不配?
    等过些日子,找个借口让方孟抄写诗经,这样我也有方孟的墨宝了,而且是一整本,气死你们。
    他不想看到这二人那得意的小人嘴脸,一双眼睛紧紧盯着苏静舟身前的执掌,嘴里念叨着:“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是苏静舟刚进方府的时候,在方孟书房中看见,苏静舟对这首诗的印象非常深。
    诗中描绘了大地被茫茫白雪覆盖,一个身着蓑衣头戴笠帽的渔翁乘坐一叶孤舟在寒江之上垂钓的情景。
    但是其中蕴含的孤寂情绪,即便是作为旁观者,也感同身受。
    上上?
    那只是凡间的诗。
    而方孟的这几首诗,又岂能简单的用几个字去评价的。
    但是,他们看到苏静舟并未停下。
    而是将这首诗放在一旁,继续往下写。
    荀南麟趁此机会,悄悄将《江雪》放入了怀里。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好美啊。”
    “好惨啊。”
    呃?
    两种完全背道而驰的感叹同时响起。
    发出‘好美’之言的是女子,而说出‘好惨’的,便是男子了。
    男女从中看到的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情绪。
    女子渴望这样一个深情的男子挂念着自己,这样对于她们来说,非常美好,而男子,只觉得这样是没有出息的。
    但是不可否认,这首词绝对也是传世之作。
    但是,苏静舟还未停下来。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又是一首蝶恋花,”荀南麟说着,一只手却准备将上一首诗揣进怀里,但是被牛子儒按住了手腕。
    牛子儒从容不迫将纸张收起。
    荀南麟恨恨不已。
    但是看到眼前这首词,他的眼睛都冒出了蓝光,这首词,比起此前的诗词一点都不差,甚至在某方面来说还要更高。
    没想到今日之事兴之所至,竟然能发生如此令人难忘的事情。
    姜文轩和舒羽已经让他大开眼界,他敢肯定,这两人未来的成就绝对要超过自己。
    即便如此,方孟的横空出世令他更为惊喜。
    如果说姜文轩和舒羽的成为大儒是可以预见的,而对于方孟来说,大儒只是他的下限而已,上限……他不知道。
    “就这样吧,若是诸位有能写出比这几首诗词更好的,可以随时来方府挑战。”
    苏静舟撂下这句话,便与颜师昭站在一旁,静等结果。
    国子监众学子眼神闪烁,不敢与颜师昭和苏静舟二女对视。
    显然,他们的狂傲在这几首诗词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原来,不是方孟没有诗作现世,而是人家根本不屑于拿出来炫耀。
    可笑他们还在用这个理由抨击对方,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反观三大书院的学子们个个激动不已,方孟虽未至,但是他确实是长月书院的人,他打脸国子监,他们也与有荣焉。
    “对不起。”
    就在此时,舒羽出声了。
    竟然是他这个从头至尾未出声的人率先道歉。
    这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
    有他带头,那些说怪话的国子监学子虽然心有不甘,但还是纷纷道歉。
    三位大儒的注意力却没有在这边,而是在为了最后一首词在争论不休。
    苏静舟的瘦金体虽然比不上方孟,但也算是难得。
    至于颜师昭写的那三首,却是无人争抢。
    “你们一人一份,而我还是空空如也,这首蝶恋花必须给我。”
    孟知悔只想给这两个为老不尊的玩意一拳,臭不要脸的。
    “方孟是我长月书院的人,按理说这三首诗词都应该是我的,你们都给老夫松开手。”
    “呵呵,方孟是你们长月书院的人,但是这位姑娘却不是。”
    ……
    看着三位大儒为了一张手稿差点打起来,甚至互喷口水,这彻底颠覆了众人的想象。
    唐虚扬小声道:“舒羽,不就是一首词嘛,这三位不应该吧。”
    舒羽幽幽道:“若是可能,我也想抢。”
    “呃?”
    唐虚扬诧异的看着他。
    舒羽道:“方孟的瘦金体实在太吸引人了,我也想临摹。”
    原来是这样,唐虚扬理解了。
    都是病。
    姜文岚尴尬的等着三位大佬分出胜负。
    最后,孟知悔凭借年龄和身体优势,最终如愿拿到了最后一份手稿。
    看着他的笑脸,另外二人气的咬牙切齿。
    “显然,今日胜负已分,”姜文岚出面:“方公子确实文采出众,今日的万两白银大礼,归方公子了。”
    姜文异笑着对苏静舟和颜师昭道贺:“恭喜了。”
    颜师昭摇头:“这是他应得的。”
    姜文岚笑开了花,虽然花去了数万两银子,但是姜家却一点都不心疼,有方孟的这些诗词镇场,此次诗会定然会声名远扬,姜家的声望也会随着水涨船高,这对于姜家来说,远比银子更重要。
    诗词评比结束,但是诗会却没有结束,只是颜师昭和苏静舟身边围着的男子多了些。
    二人都是高颜值美女,尤其是颜师昭,她比苏静舟大一岁,正好长开,比之苏静舟更为吸引人。
    好在有李若格这位武仪乡主在,在姜文异亮出她的身份后,这才让不少男子望而却步。
    “静舟,”姜文轩温文尔雅的走了过来。
    “姜文轩。”
    苏静舟浅笑道。
    “我听闻你家的变故了,你……还好吗?”
    “我很好。”
    “嗯,”姜文轩本来准备了一肚子的话,但是当他真正见到苏静舟后,却怎么也无法说出来。
    姜文异不禁扶额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