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寻亲
作者:谢澜心   心不狠,站不稳,黑莲花称霸快穿最新章节     
    教习嬷嬷再三叮嘱过,贵人要你抬头就抬头,但是万万不能直视他们,否则就是不敬。
    虞听泉缓缓抬起脸,低垂眼帘。
    从他们的角度,先看见云鬓旁边纤细秀美的眉眼,继而是琼鼻朱唇。
    她肤色白皙如玉,脸颊因为巨大的运动量而泛起两抹烟霞,当真是难得的佳人。
    但是年轻的皇帝颇有定力,完全没被打动,目光冷漠,随意瞥了一眼就继续批改奏折,根本没走心。
    就好像进来的不是个活色生香的大美人,只是没有生命力的漂亮摆件而已。
    太后看清她的脸,怔住,端在唇边的茶水忘了喝,下意识眯起眼。
    福久嬷嬷是反应最大的,手中托盘倾斜。
    上好的官窑瓷器就这样碎在虞听泉的身前。
    碎片崩到她手背上,粉末留下白印子。
    她平静如常,没多动一下,任由三人打量。
    福久嬷嬷迅速跪下。
    “奴婢有罪,许久没见到这般好颜色的姑娘,一时看呆了,扰了皇上与太后娘娘的清静……”
    太后缓过神:“无事,这丫头确实标志……你,坐到我身边来。”
    虞听泉道了声谢,侧身坐了。
    这时候有太后隔在中间,她和皇帝互相是看不清的。
    可她感知比常人敏锐,能察觉到皇帝偶尔看过来。
    无论是对着她或者对太后,那隐晦的视线都是冷漠而略带敌意。
    这情绪,就跟那个奇怪的传旨太监差不多。
    传旨太监找着机会就想恶心她。
    皇帝好像跟那太监是一伙的。
    太后对她倒是真心喜欢。
    ·
    虞听泉对这样的结果算是早有心理准备。
    这个世界的权力设定就是皇帝与太后不和。
    书名《清雅传》,围绕着女主萧清雅进宫前后的一系列故事展开。
    小皇帝与萧清雅是青梅竹马,因为先帝生前偶尔带他去见萧清雅的大儒父亲,所以这对小儿女很早就认识。
    先帝体弱多病,子嗣单薄。
    先皇后退居福安宫之后,贵妃膝下的皇儿被封太子,贵妃独揽后宫大权。
    先帝晚年总是宣召贵妃伴驾,病重时,甚至让贵妃代批奏折。
    后来贵妃成了太后,抱着幼子垂帘听政,也就显得理所当然了。
    随着小皇帝一天天长大,他活在母亲制定的框架里不得自由,对权势的渴望日益强烈。
    云妃萧清雅入宫前,宫里已经有了皇后,是太后的表侄女。
    萧清雅是皇帝的青梅,也是他曾经用来制衡皇后的棋子,他们私下约定共进退。
    云妃父亲在前朝,云妃在后宫,跟小皇帝是对抗太后党的同盟。
    为了孝道,皇帝一年一年张榜找神医。
    可是真有人给太后献药治病的话,心里最不痛快的一定是皇帝。
    ·
    虞听泉心想,幸好自己来得早,这个时期太后还没病到不能理事,太后党还有一争之力。
    太后拉住她一只手,亲切地跟她问家里事。
    福久嬷嬷被宽恕,起来就殷勤地给她端茶送糕点,眼神热切地盯着她袖子。
    袖子?
    虞听泉定睛一看,这位福久嬷嬷,果然就是游青梨记忆里那个经常帮她的老嬷嬷。
    竟是太后跟前贴身服侍的老人。
    她赌对了。
    要是她揭开袖子,露出手腕内侧那块五瓣桃花的疤痕,她会立刻成为这对主仆眼中的珍宝。
    或许现在她们已经猜到了。
    优秀的猎手往往以猎物的身份出现,虞听泉不动声色,乖巧地跟太后一问一答。
    无论她怎么答,太后都是和颜悦色的,显然很喜欢她。
    皇帝又听见那边爽朗的笑声,略微不耐烦地停下笔,问虞听泉想要什么赏赐。
    虞听泉早就等他这句话,当即说:“民女想借几个人。”
    “什么人?”
    “皇上手下能人众多,其中若是有格外善于寻人的,便是民女所求之人。”
    皇帝莫名其妙:“你要寻人?”
    “是。”虞听泉坚定地说,“民女不是周大人的亲生女儿,但愿能找到自己真正的亲人。”
    太后手一滑,差点没端住杯子:“你怎么知道不是亲生的?!”
    皇帝也好奇,盯住她乌黑的发顶,没注意到太后的失态。
    虞听泉答:“京城里有关于周家的传言,民女敢拿人头担保,都是真的。”
    “周大人入赘给江南游氏,生下长子却反悔了,为其取名周云臣,惹恼游老爷。后来又生一女,七岁时被接回江南。”
    皇帝说:“这个女儿不就是你吗,你还寻什么亲?”
    虞听泉摇头,一本正经地开始给他们编。
    “真正的游小姐因为感染风寒,不幸早夭。我是老爷捡来的弃婴,顶替游小姐的身份养大,为的是不让游家的家产落到周家人手里!”
    太后的护甲几乎掐进肉里,听见弃婴两个字,她的心疼差点从眼里泄露。
    听到最后一句,皇帝明白了。
    这是怕被吃绝户啊。
    游老爷连亲生的女儿都不敢相信,却把后事交托给一个弃婴。
    如果这事是真的,可见他对游氏早已死心。
    也说明,眼前这个姑娘,无论品性还是能力,都是上佳。
    皇帝:“这事听着稀奇,可有人证?”
    虞听泉说:“唯独祖父知晓我的来历。不过,祖父临终前请县衙来人,亲口说出要把游家交到我手里,不让豺狼染指。这件事当地人都知道的。”
    “那你如今惦记着找亲人,岂不是要跟你的亲人共享游家?”皇帝又找茬了。
    虞听泉说:“民女跟随祖父学经商,用压岁银练手,已经得到三十亩良田、两家茶园和一家丝绸坊,足够供养亲人了。”
    太后吃惊,问她压岁的银子每年是多少。
    “自八岁起,每年十两。”
    两位贵人看她的眼神都变了!
    每年十两,就当她拿到十六岁来算,也才不到一百两银子。
    再到她提到的这些资产……
    翻了太多了!
    这种商业奇才,进宫都委屈她了,该把她放到户部才对!
    皇帝想了想,玩味地开口:
    “可是朕听说你已在选秀名单之中,你可知道,妃嫔入宫之后禁止拥有私产,无一例外。”
    除非她被撂牌子。
    否则,她的一切产业都会默认留给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