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朝中有人好办事
作者:宅大王   穿成农家老妇,卖豆腐还债致富最新章节     
    韩主簿收下荷包后,点了点头,等着她说出个靠谱的借口,他便帮忙把事情给办了。
    郑晴琅心想,她等下还要拜托韩主簿帮忙收状纸的,左右两家和离的前情总会曝光的,就让韩主簿吃到第一手的瓜吧。
    于是,她便将姚姨娘谋害身为正室的小闺女薛秀美,导致还没出生的外孙没了,但是陈府各种包庇,甚至不惜以和离相要挟的事情前后,大概讲述了一遍。
    韩主簿听完,直呼陈府的人糊涂,一个妾室谋害正室夫人,有什么好包庇的,他同妻子感情甚笃,即便有能力纳妾,他也没那个心思,实在不能够理解陈家人的做法。
    不过,他还是老思想,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亲,所以骂过陈家人糊涂后,便开始劝郑晴琅了。
    “你家闺女这就和离了,那妾室岂不是更得意了。要我说,让你闺女回陈府去,服个软,先把和离这茬揭过,她再怎样也是正头夫人,以后有的是机会惩治那个妾室。不是有句话嘛,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郑晴琅却连连摇头,“韩主簿,你是男人,不懂女儿家的心思,我闺女啊,因为薛家家境贫寒,在陈府那样的人家,不知道受了多少委屈,这姚姨娘的事,只是导火索,不是根源。”
    “什么委屈?什么导火索?”韩主簿好奇得问道。
    在他的概念里,薛秀美能嫁入陈府这样有官身的家庭,是享福的,即便受些委屈,也是值得的。而且,他听不懂什么导火索什么根源的话。
    郑晴琅不想同他讨论该不该和离,她掏出那份和离书,直接道,“韩主簿,您就别管太多了,劳烦您今日就帮我办了迁户籍的事吧,我谢谢您了。”
    韩主簿见她执意如此,摸了摸刚收下的那个荷包,里面应该是碎银子,想着这也不是多难办的事,便不再多言,起身找到卷宗,在上面写写画画。
    没一会儿,他便向郑晴琅答道,“行了,你闺女薛秀美的户籍已经迁回你家了。”
    郑晴琅满意得笑了,又从怀里掏出一点碎银子,塞给了他,谄媚得说道,“一事不烦二主,劳烦韩主簿帮我递个状纸呗。”
    韩主簿心道,这人是可着我一只羊薅羊毛呢,不过,看在银子的份上,他还是接过状纸看了起来。
    “状告妾室嘛?”他自言自语呢喃了一句后,将状纸放到一旁的桌面,提醒郑晴琅。
    “郑大娘,按照状纸上写的,那姚姨娘虽是主犯,但她并没有想要害你闺女流产的意思,属于误杀,而且误杀的还是个胎儿,知县大人再看在你面子上,大概率不会判死刑的。”
    “还有,你这么将陈府的内宅事搬到公堂上,陈府为了找回面子,怕是更会想法子护住那姚姨娘。有他们出面周璇,说不定只判个几年的流放。你真打算告吗?打官司费时费力费金银,我总觉得得不偿失呢。”
    郑晴琅没有再剖白自己的心情,而是反问道:“韩主簿,我就问你一句,若你期盼了好几年的孩子,被人害死,你会因为得不偿失而选择不报仇吗?”
    韩主簿被问得一愣,设身处地一想,不能,他绝不能原谅!
    因此,他不再多劝,“好吧,状纸我会帮你递上去。”
    郑晴琅达到了目的,对着他一通感谢。
    韩主簿送她离开前,凑近她耳边提醒道,“你有时间的话,可以先去知县夫人那边走动走动,陈府的家主同知县大人有些往来的,到时候他可不一定会站在你这边。”
    郑晴琅再次向他道谢,直言自己知道该怎么做了。
    离开六房这边后,她确实去了县衙后院,不过找的不是知县夫人,而是李知县本人。
    她知道,知县夫人的枕边风有用,她也不否认,自己同知县夫人相交频繁,也存了几分利用她知县夫人身份的意思,但是,她不能每次遇事都找知县夫人,不然,这关系迟早废掉。
    李知县早早溜班在后院陪夫人,没想到还有人过来找,原本有些嫌弃郑晴琅的没眼力见,却在看到盖着岳忠明私章的帖子后,将那点不满抛到九霄云外。
    “哦,我记起来了,岳兄也曾来过信,托我照顾你这边,但是,时日久远,我这边诸事繁多,竟是忘了,今日你带着这个帖子找我,是有什么要事吗?”
    郑晴琅又重复了一遍刚刚告诉韩主簿的案情,又补充说明自己已经递状纸上来了,只是状纸还没到他眼前而已。
    李知县微微皱眉,对方是陈府,他是一县主官,自然不惧怕一个管教育的副手,但毕竟是同僚,年节时下,对方的孝敬也没少给,倒不好不给脸面。
    只是,他望了一眼下首稳稳坐着的老妇人,对方可是他上峰兼老乡亲自来信,嘱托关照的人呢。
    现场的沉默持续了几十秒后,似乎猜到李知县的为难,郑晴琅开口道。
    “李大人,薛家所求不多,只求大人秉公执法就行。要不是陈府执意维护罪魁,我们也不想把这事闹到公堂……”
    李知县听到这话,眼底闪过一丝精光,想到了一个折中的法子。
    “郑夫人,这样可好,我出面当个中人,两家坐下来好生商谈,就不要把这事情闹到公堂了吧,毕竟闹大了,也不过白让旁人看笑话而已。”
    郑晴琅不好直接驳李知县的面子,想了想,答道,“李大人,其实我家的诉求很简单,就是惩治姚姨娘,按照律法,她该受到怎样的刑罚,您就怎么判,我家绝无二话。至于两家坐下来商谈,恕我直言,并没必要。只要李大人能够让陈府把姚姨娘交出来接受惩罚,这事不上公堂,悄悄解决了也行,至少陈府的名声可以保住一些。”
    最终,李知县同意了她的提议,在郑晴琅离开后,提笔写了一封信送去了陈府。
    陈府家主陈老爷收到李知县的信时,还以为是什么大事,打开一看,一张老脸臊得通红。
    他从来不管内宅的事情,虽然知道儿媳落胎了,却不清楚其中的根源,没想到竟然是妾室谋害主母,而这事情还闹到了亲家告状的地步。
    他一掌将那封信拍到了桌面上,喊了自己心腹过来问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