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宗方家的来报信
作者:靖然长轩   重生灾年挺孕肚,不慌!娘有神器最新章节     
    家里吃蕨菜往往要先焯水,而正式卤肉之前,也要以姜片、大葱为佐,把肉放锅里焯水去腥。
    因而今晚的卤制过程比较长。
    经过处理的素菜先放进卤汁里熬煮。
    灶屋的长木桌上,则放着焯过水的肉。
    等待锅里的素菜卤好之后,再将肉放进去卤制。
    素菜卤制的时间很短,这样会比较省事。
    待卤好的素菜出锅,姜荼每样夹了少许,让大伙儿品鉴味道。
    因她卤制的时间掌握得好,素菜的口感几乎没有被破坏,吃得大家赞不绝口。
    几个小的嚷着还要吃,被老太太喝止住了。
    “晚饭就没少吃,待会儿肉好了你们还吃不吃?就一个肚子,哪儿装得下那么多!”
    孩儿们这才偃旗息鼓。
    但其实,没几个孩子能熬到肉卤好……
    等到半个时辰过去,小的们就被哄上床歇着了。
    本来今晚的饭吃得就晚,往常这个点儿大伙儿都睡下了,所以吃得心满意足的孩儿们,很快便浸在卤肉的香味中进入梦乡。
    二妮起初还在奋力抵抗睡意,赵氏见她困得眼睛都睁不开,让她赶快去睡,她努力地翻着白眼,口中咕哝着“我不能睡……我要等三婶婶的卤肉……”,把赵氏看得好气又好笑。
    她只好强制性地把二妮按倒在床,“快睡!明儿个起来再吃!”
    二妮一倒下去,须臾之间就打起了小呼噜。
    赵氏:“……”
    都困成狗了还不睡,这妮儿为了吃真是够拼的啊!
    嘿,不愧是她的种!
    一夜过去,老宋家又是七早八早地亮起了烛火。
    对此,姜荼是不知道的,她一向只负责卤肉,并不负责售卖。
    今儿个家里没什么事,周氏和赵氏便商量好了轮流跟去镇上帮忙。
    如今家里过得蒸蒸日上,宋老太太每天醒来心情都美极了,早上变着花样给姜荼弄吃的。
    前儿个烙了饼,且特意留了一碟子卤肉给神仙儿媳配饼子吃。
    昨儿个又熬了大米粥,还在粥里放了个鸡蛋,最后在面上撒点葱花,颜色好看得很,宋老头瞧着流口水想要一碗,却被老太太不留情面地怼了回去。
    今儿个想着前两日,小兔儿说想念她做的野菜包了,老太太也不嫌麻烦,一大早就吭哧吭哧地揉面剁馅儿,包包子。
    至于其他人?
    统一是粟米掺玉米糁熬的粥,外加一个炒的咸菜丝儿。
    啥?说她老婆子偏心太明显?
    那就别吃!
    要没有她家小兔儿,这会儿大伙儿连肚子都填不饱,能天天细粮,且时不时吃肉?
    宋老太太可是准备好了一堆说辞,看哪个不怕死的敢发表忘恩负义的言论,她正愁最近吃太好了没地儿释放精力呢!
    可老太太没想到,让她“上战场”的机会这么快就来了……
    “七嫂,七嫂在不在?”
    因为今早是蒸包子,老太太这顿早饭花的时间就长了些。
    当她还在灶屋看着蒸笼时,就听到有人在院里喊自己。
    坐在灶前烧火的宋老太太起身,“谁啊?”
    出来见到来人,老太太笑了:“哦,是宗方家的啊,咋了,找我有事儿?”
    宗方家的闻到了从灶屋传出的香气,鼻子使劲嗅了嗅,偷偷咽了咽口水,“七嫂,你家这一早在做啥好吃的?我在家都闻到了。”
    如今村民们基本都知道宋老七家做起了卤肉买卖,每天晌午、晚上,他家灶屋的卤肉香气都会飘出去很远,让人闻之即馋。
    本来肚里可能只有三分饿,被这香气一勾,就会变得饥肠辘辘。
    也不是没有村民来问过,好端端的咋突然做起了这买卖。
    宋老太太就说,这方子是她家小兔儿从嫁妆的箱底翻出来的,恰好从军的老三让人捎了点饷银回来,家里前不久又打了头野猪,婆媳俩都认为这是老天爷在暗示她们,于是就顺势做起了卤菜营生。
    听着没毛病,村民们便都逐渐接受了这件事。
    隔壁的宋宗方一家更绝,他们特意把晚饭留到宋老七家卤肉时,就着这香气干饭……
    只是这事儿不能让人知道,所以宗方家的也没和宋老太太提过。
    让她纳闷的是,七哥家除了卤肉,咋还没断过其它好吃的?
    这香气闻起来,咋那么像包子?
    在宗方家的心里嘀咕时,宋老太太大大方方地回答道:“哦,我家小兔儿想吃野菜包了,我刚给蒸上呢,争取等她醒了就能吃上。”
    宗方家的一听这话,顿时又是羡慕又是感慨。
    “你家这几日卖卤菜,想来是赚了不少银子了,这包子是要用白面做的,七嫂你说做就做,我家啥时候也能过上这好日子啊?”
    “话又说回来,七嫂你对大金媳妇儿是真的宠啊?”
    宋老太太也不否认。
    “小兔儿她爹是教过我家大金的秀才,她自己又是识文断字的,若不是她爹娘死的早,以她的人品,相貌,家世,便是嫁去县城做少奶奶都使得,结果却委屈来了我家,我自然要对她好些。”
    “再说这孩子命苦,十岁没了亲娘,刚拜了堂爹就去世了,我若再不对她好些,世上还有谁会疼她呢?”
    宋老太太对姜荼的疼爱,村里人都看在眼里,对于她这番说辞也是听得耳朵起茧子了。
    宗方家的笑着附和:“七嫂说的是,如今大金媳妇儿还翻出了祖传的卤菜方子,今后你家多了一门赚钱的生意,是得对大金媳妇儿更好些。”
    “对了,你找我啥事儿啊?”宋老太太见她赞同自己的话,心下满意,脸上堆出的笑容就更真切了几分,主动和蔼地问。
    “哎哟!瞧我这记性!”
    宗方家的这才一拍脑袋,压低声音道:“我刚去河边洗衣裳,瞧见有两辆马车,还有二十来个人往咱们村来了!我认得他们的衣裳,就和前些日子来过的富户家丁一样!”
    宋老太太闻言,也是吓了一跳,“黄家的人又来了?”
    而且还一次性来二十来个人?
    坏了坏了,他们不会知道黄静秋被自家小兔儿救了,专门来找小兔儿算账的吧?
    看宋老太太脸色不好,宗方家的真诚地提醒她。
    “他们这会儿去了里长家,你快想想办法,万一他们找上门来该咋应付?我记得,里长让咱们保密的那姑娘,就是你家安排送走的,你们可得小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