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各执己见
作者:芊语嫣然   文昭皇后传最新章节     
    照容听罢放下筷子沉思着,锦旋道:“娘娘若是不想见奴婢去将她打发了便是。”
    照容却道:“不,他们夫妇二人一道进宫来,目的太明显了
    既然我这嫂嫂不知悔改,那我便让她知晓一番,也好让她自己心甘情愿离开。
    于是便叮嘱了锦旋几句。
    因着高瑛进五皇府和高偃回京,仗着身份之别和有人撑腰,王氏此番进宫比上次来的时候神气的多
    下了软轿昂首阔步,便让人搀扶着往里走,只是走到院中却被锦旋拦下道
    “给夫人请安。”
    王氏傲娇的嗯了一声,便要继续走
    锦旋用一只手拦住她道:“夫人且慢,娘娘这会正在用早膳呢
    我们娘娘用膳之时一向不喜人打搅,所以您还是稍后片刻吧
    王氏的脸上露出一丝不悦道:“是贵嫔娘娘的意思?”
    锦旋不失礼貌的笑道:“正是。”
    王氏虽然不悦,但也不敢太过放肆,只得生气的等着
    可这一等便是好大一会功夫,才听里面的宫人来传话说照容有情。”
    王氏此刻已是非常不满,只是站的时间大了,多少有些腿酸
    走路的姿势有些难看,锦旋嘲笑了一会后也跟了进去。
    “给贵嫔娘娘请安。”
    王氏阴阳怪气简单的行了一个礼,照容看在眼里也不计较道
    大嫂嫂来了,看座。”
    王氏大摇大摆的坐下。
    照容才道::听说大哥哥与嫂嫂今日一道进宫了,可是有什么大事发生?”
    王氏面色一喜后道:倒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昨夜与你哥哥一道商量了一番
    说这瑛儿如今才嫁了人,刚回平城,人生地不熟,又没有个至亲之人陪在身边
    到底有些不放心。”
    照容道:“大嫂嫂这话说的可见外了,瑛儿乃我高家子女
    本宫和父亲,母亲,乃至恪儿不都是她的至亲吗?”
    王氏面露难色道:“是,话虽如此,只是瑛儿这孩子自出生起便一直养在我身边
    从未离开过父亲母亲,如今一个人在这偌大的平城
    未免孤单,您和父亲母亲都是忙人,又腾不出时间时常去看看她,且这孩子跟我一向亲近
    有什么话也是知心的说着,换做旁人未免能放的开
    “所以嫂嫂的意思是?”照容直接打断道。
    王氏这才开门见山道:“你哥哥的意思是如今青州已然平定安稳
    百姓安居乐业,我们夫妇二人一向远在青州也不是长久之计
    于上不能时常在父亲母亲身边尽孝,二则唯一的女儿也嫁了人
    也是需要我们夫妇二人多陪伴她,未免孤独
    所以便想着放卸下青州那边的官韧,归隐故土
    让皇上在这平城给你哥哥随便找个什么闲差便对了,职位不在大
    对上能奉养双亲,对下看顾子女便是最大的福气了。
    照容苦笑道:嫂嫂这理由寻的实在叫人无法反驳呢,皇上可同意了?”
    王氏开心道:“娘娘也说了,我们夫妇这么考虑也是形势所迫
    皇上深明大义,自然不会不同意
    照容笑道:“所以嫂嫂前来只是通知我一声?”
    王氏笑而不语,表示默认。
    照容叹了一口气,端起茶盏尝了一口后道:“这茶怎么凉了?
    锦旋道:“奴婢给您重沏一壶吧?”
    照容道:“锦绣那丫头沏的茶水还惯好喝的,这两日本宫也用惯了
    就让锦绣在换一盏新的来,也让大嫂嫂尝尝,天热,解解渴,锦旋哎了一声只道来人
    便见一直被照容藏着的锦绣端着两盏新茶进入。
    而王氏见到锦绣后便大吃一惊,指着锦绣道:“你?”
    照容故作不明所以道:“怎么了嫂嫂?”
    王氏愕然,心已是扑通扑通直跳,丝毫没有了来时的高傲和不满
    锦绣倒是很平静,缓缓照容换上新茶后又将另一杯热茶送到王氏身边
    道:“夫人用茶,小心烫。”
    王氏对上锦绣的目光,只觉得一股寒凉之气
    锦绣正恶狠狠的瞪着自己,王氏心里颤抖道:“娘娘,这宫人是?
    照容抿了茶一口才道:“嫂嫂应该认得她,她便是当日服侍瑛儿的贴身宫人
    只是她护主不力,让瑛儿受了伤害,事后我狠狠的责罚了她
    她受不住敲打,便坦白了自己的过失,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小宫人一时糊涂犯了错
    也不能总揪着不放不是,且她能坦白从宽,也算是迷途知返了
    所以我便留下她,罚她在这里当差做苦力,也算是将功补过了。”
    王氏早已慌乱试探道:“她,她都与娘娘说了些什么?”
    照容微笑道:“自然是做了什么便坦说了什么
    只是她所说的真相,可当真是让本宫意外不已呢,说罢意味深长的盯着王氏
    王氏顿觉不寒而栗,结结巴巴道:“娘娘,您,您都知道了,什么?”
    照容收起目光道:“知道了真相而已,对了嫂嫂,我这会要去给皇上请安了
    顺道也过去看看哥哥进展到哪一步了,若是皇上已准了您和大哥哥卸任
    归家的奏请,那本宫也定会好好给大哥哥和嫂嫂安置一番,让您和大哥哥能留住安心
    照容意味深长的盯着王氏,自是看出了王氏的慌乱,便又道:对了,锦绣
    你还未见过皇上吧,便与本宫一道去一趟吧,嫂嫂也一起吧?”
    王氏这下哪里还能坐住,忙摆手道
    “不,不,不,娘娘不要,瑛儿,瑛儿她是一时糊涂,娘娘不要与她计较。”
    见王氏点破,照容也坐下开口道:“可是嫂嫂莫要忘了
    瑛儿自导自演的这场闹剧,可让皇上都信服了,倘若一旦得明真相,这可是欺君之罪!”
    王氏已是忙慌不择言:“娘娘不要,就算您不顾惜瑛儿的名声,一旦事情被皇上知晓
    瑛儿是罪无可恕,可是欺君之罪会连累全家的
    娘娘,父亲母亲乃至肇弟,高府上下无一能幸免,您,您这么做得不偿失啊。”
    锦旋气愤道:“你自己女儿做下了这等不要脸的事,还敢以此要挟娘娘
    连累高府上下,你们母女二人怎能如此歹毒?”
    照容的脸色果然也变得十分难看,盯着王氏半晌后才道:“嫂嫂果然是聪慧过人
    精于算计的,只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你说的没错,欺君之罪会连累全家
    那不如我与嫂嫂都各退一步如何?”嫂嫂莫叫我为难,我也自会保全瑛儿和高家的颜面
    王氏心虚道:“娘娘想说什么?”
    照容道:“本宫可以当做不知此事,也不说与皇上
    只是你与哥哥必须主动请辞,离开这里回青州,且无召不得再回来
    王氏面色一紧后道:“为什么?”
    照容坐下后道:“都这个时候了嫂嫂难不成还想些与本宫鱼死网破吗?
    嫂嫂不妨好好想想,你若执意要留下
    哪怕让我将事情捅大,你女儿定会颜面尽损,恪儿若是知道了他娶进门的人
    是一个如此不择手段算计他的人,会不会厌弃瑛儿
    一旦厌弃了会不会休了她?
    瑛儿用尽计谋,不就是为了当皇府王妃吗?你这样做且不是会毁了你女儿的幸福?让她恨你
    再者,这件事左不过是你与高瑛一道谋划的,就算皇上要降罪也会酌情考量
    父亲乃忠臣良将,劳苦功高一辈子了,二哥哥又刚进了官职
    平城如今动荡不安,皇上迫于改革新政,正是用高家的时候,你觉得为了你那个宝贝女儿犯的错
    皇上就会轻而易举的动高家吗
    醒醒吧嫂嫂,这件事一旦闹大,只会让瑛儿身败名裂,被新夫休弃,且大哥哥如今也是有官职在身之人
    皇上保不齐会不会牵连大哥哥也不得知,嫂嫂这又何苦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呢
    王氏听后已是彻底死了心,许久后才开口道:“我知道了,我会和夫君主动请辞离开
    只是我走后瑛儿难免会不甘,娘娘,看在是一家人的份上,您不要与她计较
    替我看顾好她,算我这个做嫂嫂的求你了。
    见王氏主动低头,照容还是有一瞬的感叹,只道:“你且速速离城吧
    便是有你这样的生母也把她教养的不成体统
    我又如何能让你继续留下呢。
    王氏道:“瑛儿是我的命,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能让她开心快乐
    她幼年跟着我吃了太多的苦了,我只想让她能无忧无虑过完下辈子而已
    哪怕我这个母亲做出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为了瑛儿,我做什么都在所不惜
    照容已经不想再听王氏说什么了,便让锦旋打发了她
    王氏最后离开时又道:“您放心,我们夫妇二人会即日便启程,娘娘,瑛儿她还是个孩子
    若是日后她做了什么出格的事,惹您不悦了,看在你大哥哥的份上轻她吧。”
    毕竟这孩子叫您一声姑姑,一家人是割舍不下任何的
    王氏是带着遗憾和不甘离开的
    锦旋道:“总算送走这瘟神了。
    锦绣也叹气道:“奴婢也总算不用每日提心吊胆过活了。”
    照容道:“等王氏出城后,本宫会派人送你出宫,给你些银两,你好好生活吧
    锦绣开心的谢恩,这时又有宫女来报
    说郑才人自昨日参加完五皇子婚事回宫后便上吐下泻,整整折腾了一夜,如今还未见好
    锦旋道:“看来是下给她的药起效果了。且还早呢,让她多受一阵去。”
    照容莞尔道:“从今日开始,谁再敢算计本宫的儿女,本宫定不会再放过任何一个!”
    锦旋道:“奴婢就喜欢娘娘这样。”
    下早朝后,皇上还是移步到了慈安殿,一进入只觉得里殿
    如今已被中药味浓浓包围着,不禁让皇上觉得很呛,言嬷嬷伺候完太皇太后
    看到皇上后激动道:“给皇上请安,皇上终于来了。”
    言嬷嬷有些激动,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皇上轻嗯了一声后道:“皇祖母如今如何了?”
    言嬷嬷看向里面,叹了口气道:“太医诊断说是气血虚,且气欲心结
    先头太皇太后都是用丹药缓解,如今却是效果不大了
    且您自那日与太皇太后争执过后便再也不来慈安殿了,太皇太后虽生气您的擅自做主
    可到底您是她一手带大的孩子,虽然平日里严厉了些
    可太皇太后为了这大魏也算的上是呕心沥血一辈子了,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皇上,恕老身斗胆,老身自年幼时就跟着太皇太后
    一路走来经历的风风雨雨太多,也最是了解太皇太后的脾性,她虽然要强了一些
    但没有坏心思啊,如今年岁大了,身子也愈发不成了,可还是很明事理的
    您要迁都,要改新政,朝中元老皆反对,可太皇太后却是权衡利弊下支持您的
    还为您出谋划策,与您商议改政之法,所以皇上
    有些小事您就不要与她较真了,念在她年事已高的份上,多多迁就她一般吧
    您骤然因为一件事意见不合,就不来看她了,她老人家且会不伤心?
    言嬷嬷说着便流出了眼泪,皇上动容道:“朕进去看看皇祖母,你们都在外面候着吧。”
    言嬷嬷和李公公领命,行礼后退到一旁
    慈安殿的正殿内显得空荡无比,太皇太后病中不喜人多打搅,伺候的便是寥寥几个宫人
    看到皇上进来纷纷行礼,皇上用手势免了众人
    后对着上首已是憔悴不堪的太皇太后行大礼。
    太皇太后依旧咳嗽着,一旁的宫人一直捧着茶水给太皇太后用着
    太皇太后稍微缓解后道:“皇上来了,坐吧
    皇上这才恭敬的起身入座,太皇太后道:“哀家以为皇上再也不愿来这慈安殿了。”
    皇上只道:“皇祖母多心了,前朝新政要改的东西太多
    孙儿这段日子不得空,所以没能常来,皇祖母恕罪。”
    太皇太后看穿了皇上道:“罢了,看不看的又有何关系,都是土埋脖子的人了
    只是皇上还因为哀家不同意废除去母留子之法,还心里怨恨哀家吧?
    皇上却沉默没有说话
    太皇太后意味深长道:“皇帝,哀家知道你的心思
    也知道你急于废除这旧政究竟这为了谁,只是哀家还是那句话,自古红颜祸水
    外戚干政的事实在太多了,多少国便是亡于此
    听说恪儿娶了他那大房表妹?
    皇上觉得日后高家会老实吗?
    皇帝宠妃和皇子皇妃都是高家人,将来皇帝百年驾崩之后
    无论谁为天子,势必都会有不服一方争锋相对,这个时候外戚母家,便是皇子们最有力的利剑
    可是需知这利剑可帮人也可伤人
    唯有生母不在了,外戚才造不起势来,因为他们已没有可倚仗的人,是不敢造次的
    皇上自小便熟读诗书,这些道理想来也该知晓才是,切不可因一时糊涂而踉成大祸啊
    说罢又重重的咳嗽起来,宫人忙递上茶水
    皇上看着太皇太后这样莫名的有一丝心疼,于是也软下态度道:“皇祖母,孙儿知道您的顾虑
    也知道您的想法,只是外戚干政那只是个别之象,且又与母系有着很大的关系
    一些没有远见的深宫妇人不懂权衡利弊,只能任着自家人胡闹
    且又与君主是否贤明有关,您说的都只是个例
    倘若是一个明事理的母亲和一个贤君当朝便不会出现这种问题
    皇祖母,孙儿也并不是没有仔细思量过此事
    您为我大魏殚精竭虑一辈子了,自然是希望我大魏能永续荣光
    孙儿又且会不为江山社稷考虑,所以您就信孙儿这一回可好
    太皇太后盯着皇上道:“皇帝看人一向很准,只是皇帝骤然废除旧法
    能保证本朝安定,那下一朝呢?日后的各朝各代呢?皇帝都可以保证
    不会有恃宠而骄之人霍乱朝政吗?一旦有一个于我朝便是灭顶之灾
    这个风险太大了,哀家不能轻易做主。便是出了任何差错
    日后到了地底下,也是无颜面对列祖列宗的,哀家实在做这个主
    皇上的眼色有一丝失落后道
    那皇祖母便是永不同意此事吗?”
    太皇太后镇静的换上一副威严的表情道:“这个规矩自先祖立朝之时便确定的,且是文武百官都同意了的
    祖宗留下来的规矩哀家不敢随意废除,皇帝也是,为保母族势力过大
    立太子便一定要处置生母。”
    皇上缓缓叹了口气道:“皇祖母到底是不信任孙儿
    既如此孙儿也无话可说,还请皇祖母在考虑一番,孙儿信您会想通的
    您好好养病,孙儿一会派人送来一支德州进献上来的人参
    提升固气是最好不过的,皇祖母服用了便会好很多,您只有把身体养好了才是社稷之福。”
    太皇太后道:“皇上这是怕哀家早死了没人给皇帝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