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第一次工业革命
作者:兜里有糖丶   任务系统:终极一班开始最新章节     
    第568章
    徐庶来到京都之后,便被林阳给软禁了起来。
    徐庶毕竟跟了刘备有一段的时间,如果想要对方投降于自己,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让对方好好想想。
    所谓的软禁,并不是限制了徐庶的出行,只要是在林阳领地之内,去哪里都行。
    只是说不管去哪里,一路上都会有林阳的人跟着防止对方逃跑。
    经过五年时间的发展,淮南的水军已经训练出来了,总共60万大军。
    除此之外,林阳所辖之地在研发部的帮助以及他自己有意的提点和推进下,成功的步入了初阶的工业革命,成功研发出了蒸汽机。
    科技取得了重大的进步,林阳也没有吝啬,在小世界的图书馆里把有关近代工业革命的一些相关书籍拷贝了下来。
    以供研发部的人观摩和学习。
    五年的时间,林阳的领地焕然一新,到处都是工厂,和蒸汽催动的机械。
    百姓再也不用利用黄牛来耕田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些通过烧炭烧木头,煮沸水产生蒸汽,通过蒸汽转换的能源催动齿轮机器的铁制器械。
    利用这些器械耕田不仅省时省力,且在林阳有意的普及下,成本都十分的低廉,就算是普通的百姓,也承受的起一架耕田机的所需费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蒸汽火车也被研发了出来,历时三年时间,成功的修建出了第一条铁路。
    始发地是幽州的京都,终点站在淮南的汝南,途径冀,青,徐三州的最大郡城,又从徐州转道向豫,兖,司隶三地,最终抵达扬州的汝南。
    全程近2000公里,贯穿了林阳所辖之地的南北,为军队,百姓的出行提供了大大的便利性。
    一般来说,从京都到汝南,路程大概1000多公里,普通人想要去,驾马不眠不休都是半个月的时间,算上休息和马的体力问题,至少也得两月时间。
    但现在有了蒸汽火车,只需5日,便可从京都赶到汝南,且期间还要绕道去青州和徐州转一圈,不然最多2日便可到达。
    工业的发展,也让林阳的军事实力得到了质的飞升。
    原本研发出来的燧火枪直接被摒弃,取而代之的则是在此基础上新研发的燧发枪。
    这大大的缩短了枪械上弹的时间,且在枪的前段配备上长戟,直接就取代了现有冷兵器上战场的资格。
    林阳手底下的谋士武将,在第一次观看燧发枪的实验时,见射出的子弹连影子都没看见,只听见一声巨响,不远处的物品就碎了。
    都是感慨有如此神兵利器,何愁天下不归啊。
    就连傻帽张飞也是被震惊到了,在看之前对方还不觉得有什么,说什么这燧发枪和箭矢没啥区别,他只手便能挡住。
    直到亲眼目睹了燧发枪的威力,张飞是惊的目光瞪大,惊叹如此之大的声音这是天雷降世吗?
    事后林阳还调侃说,三弟不是说只手便能挡住嘛,去试试呗。
    吓得张飞连连摇头,这连子弹轨迹都看不见,他挡的住个屁啊,怕是还没反应过来,他就被子弹打成筛子了。
    除了燧发枪之外,林阳还拿出了火炮的研发图纸。
    在这个时代,只是射程高达1500米以上的步兵炮,就是灭世一般的存在,无论是在野外对垒,还是攻城都是大杀器。
    领先了1000多年的发展,如果把火炮装在船上,那么接下来在进攻江东的时候,将不费吹灰之力。
    现阶段远程攻击,还只能用弓弩,射程最多200米。
    想象一下,江东的水军还没有靠近,就被一公里外的林阳水军轰的沉没,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而且这还只是射程只有1500米的步兵炮,如果是那种能打3 4000米的加农炮呢。
    怕是江东水军刚看见林阳他们的舰船身影,迎面而来的就会是炮弹了。
    时至第五年,林阳军几乎全员都装备上了燧发枪,步兵炮也产出了500门。
    这里可能就有疑问了,那就是短短五年的时间,先是修工厂,又是制造生产各种蒸汽机械,燧发枪以及步兵炮。
    这么多的钢铁和煤是哪里来的。
    没错,就以大汉现有的铁矿和煤矿,根本没办法支持这么庞大的供需。
    但不要忘了,林阳所研发的舰船已经是能在海上航行的。
    早在刚拿下袁术之后不久,林阳就命张辽为主帅,庞统为军师率10万大军以及30艘舰船远赴海外。
    依照林阳给的地图,先后抵达了东南亚,印度,以及埃及非洲等地,全程大概9000公里,往返时间用了一年多。
    至于说为什么庞统会是军师,其实吧,早在收复甘宁的时候,庞统就自荐来投了,当时就是对方献计,才收复的甘宁。
    不然就以甘宁那当水贼的脾气,怕是脖子一横宁死都不会降。
    除印度和埃及之外,东南亚以及非洲各地还没有形成文明,基本都是一些原始部落。
    这些原始部落在张辽带领的帝国军的长戟之下毫无抵抗能力,很快就在林阳提前的指示下拿下了一片地盘。
    待张辽他们第一次远赴海外回来的时候,林阳下达了下一步的命令,就是奴役那些原始部落的原住民,让其帮忙开采当地的铁和煤矿。
    随后派遣了上百艘舰船,来回运送这些挖掘到的矿石。
    此后,林阳更是鼓励百姓远赴海外贸易,前往印度,埃及,巴比伦等地,采购当地的特殊物品,以及铁煤等资源回来。
    林阳他们的铁与煤等资源可谓求不应供,所以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建设和制造那么多的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