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交锋!济州城武备变革
作者:丫芽儿   逆转乾坤怒斩高衙内最新章节     
    朱贵说着,环顾四周,又道:“晁天王与林冲大当家所议之事,如今已布置妥善。众多领队均已参与到此事之中。兄长无需担忧,静候佳音即可。”
    晁盖闻声,心中既感动又惭愧。
    这一切事务,从根本上来说都源于他的旧日纠葛。
    然而山中上下,却尽皆为他操劳策划,这份深情厚谊,他又该如何回报?
    “兄弟们的恩情,晁盖唯有以生命相报,才能偿还得起。”晁盖深思熟虑后,如是说道...
    朱贵补充道:“那白胜师弟之事,实则并非难事,这关乎生辰纲的秘密行动,他并非主使者,仅是参与其中,充当协力之角。待时机成熟时,只需派出几位行事干练的同门师弟,悄然下山,暗中疏通人脉,金银大量开路,届时与各方势力首领打好交道,确保白胜师弟能安然脱身,此乃易如反掌之举。”
    晁盖闻听此言,微微颔首,赞许道:“思虑周全,既能保全师兄弟不受损伤,又解决了问题,确是最好的办法。”
    “林冲师兄所虑极是,那宋押司为人刚直无私,只怕银两贿赂难以打动其心。然而,礼多人不怪,此次若要送礼,便需大气出手,务必在表面上将梁山的威势展现出来。”朱贵分析道。
    晁盖闻讯,欣喜不已,感慨万分地道:“林冲师兄的大恩大德,晁某唯有以身许国,肝脑涂地,方能有所报答。”
    朱贵微笑回应:“只可惜此事必有风险,目前尚无法定论,毕竟宋押司身为朝廷官员,加之近期各地动荡不安。”
    晁盖点头称是,告诫道:“朱贵师弟,你的提醒甚是有理,我们应当审慎行事,以防万一。”
    “当前形势危急,晁天王还需巩固山寨防务,以防官军突袭。”朱贵提醒道。
    “确实如此,林冲师兄上午也与我提及此事,如今一切皆已井然有序,更有朱贵师弟居中调度,我等只需专心行事即可。”晁盖夸赞道。
    二人交谈片刻后,才各自离去。
    晁盖达成心中所愿,满心欢喜,脑海中浮现出家中娇妻得知此事后的欢颜,不禁嘴角上扬,充满期待。
    ......
    自何涛、黄安两次大战之后。
    整个济州城内外,压力倍增,笼罩在一片愁云惨淡之中,宛如万里阴霾凝聚。
    各处逃兵四散奔逃,传来的消息纷繁杂乱,且愈演愈烈。
    “梁山修真弟子总数不下三五万之众,其中骑兵至少有一万余人,个个铜皮铁骨,身长八尺有余,更令人惊骇的是他们骑术精湛,箭术高强,哪像寻常山贼,分明便是修真界的精锐禁卫军!”
    “嘿,我们这些人能逃回来,可谓是走了八辈子好运。你们不知道吧?何涛兄弟俩都颇有神通,尤其是何清,竟敢率军攻打小东村,可结果呢?被林冲师兄在三百步之外一箭穿喉,瞬间毙命!
    至于何涛大人,更是凄惨无比,你们没亲眼见到那一幕吧?梁山的骑兵冲锋而来时,犹如天兵天将降临人间,黄沙弥漫,遮天蔽日,放眼望去尽是骑兵队伍,浩浩荡荡,无人能挡,何涛即便飞奔逃窜,终究难逃一劫,被一箭射落马下,最终丧命。我们这些幸存的小兵,能保住这条命,真该感谢苍天保佑了。”
    “说什么呢,那些梁山修士确实是厉害得很!他们从不滥杀俘虏,除非俘虏自己找死,而且还供应充足的食物和饮水给我们,有的甚至还发给盘缠,让我们平安返乡。”
    “你扯淡呢吧,哪有山贼会给钱让人回家的?讲瞎话也要有点底线啊!”
    “真的没骗你们,他们确实不像一般的山贼。”
    \"黄安一行修士,在与妖兽的激战中伤亡惨重,我们尚且还能立足于陆地之上,而他们却深入水泽禁地,恐怕十之八九已化作水域亡魂。”
    “这梁山之地,自此之后更显艰难攻克,其地势得天独厚,梁山依水而立,水泽迷雾笼罩,河道错综复杂,实乃易守难攻之地,想要取胜,难如登天。”
    郓城一方,府尹苦候半月有余,此刻返回济州城,满面愁容,直奔太守府邸寻求对策。
    太守连遭两次败绩,心中早已惴惴不安,四处寻找生机之路。见到府尹前来,不禁问:“此次来访,有何急务?”
    府尹眉头紧锁,诉说道:“近日来,那梁山魔修屡次挑衅,惹出诸多祸端,若再如此持续下去,恐怕我们都将陷入危局。何涛兄弟二人,已然陨落,尽失数千精锐修士;黄安这位修炼有成的团练使,竟也全军覆没,至今生死不明。尤为头疼的是,那高俅府中的钱管家,在途中遭遇梁山邪修的截杀,我们费劲心思孝敬的灵石财物,尽数被林冲那魔头掠夺一空,实在欺人太甚。”
    太守面色铁青,淡淡地道:“钱财虽重,毕竟身外之物。至于那位钱管家,至今音讯全无,生死未卜,即便是流落在梁山,能活着总比死了强。”
    然而府尹心中并不这么看,他与钱友德关系亲密,几乎情同手足。如今钱管家突然丧命,他花费巨资建立的关系网瞬间毁于一旦,这让府尹愤懑不已,咬牙切齿,恨不能即刻发泄。
    近段时间,府尹夜不能寐,牙痛日甚一日,想到此处,他又不由得摸着腮帮子,痛苦地感觉到刺骨的痛楚,仿佛太阳穴都在随之剧烈跳动,似乎随时可能崩溃。
    太守自然明白,朝廷近日常常指责他的失利。他叹了一口气,语气凄凉地说:“事已至此,再多的抱怨又有何用?照此以往,我这个太守之位怕是要保不住了。”
    府尹听闻此言,心头亦涌起兔死狐悲之感。
    “你不必过于忧虑,这次的事情主要责任在我,你只需承担一小部分便可。”太守又安慰道。
    此时,府邸之外忽然传来喧闹声,原来是有人通报:“禀告太守大人,东门接官亭有新任官员抵达,请大人速速前去接待。”
    “嗯?”府尹脸色骤变,惊愕地看着太守,似乎在疑惑他是否具有预知未来的能力。
    就在刚刚还在谈论此事,竟然立刻就有新任官员到来。
    老太守似乎对此早有所料,淡漠地起身道:“府尹大人,我说的没错吧。你先过去迎接新官,我则稍作准备,随后便至。”
    府尹冷哼一声,反驳道:“此刻更换官员又有何用?还不如同大人您继续留守在此地,眼下的局面,梁山势力已经愈发壮大,一旦其开始进犯州郡,那时才是真正局势糜烂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