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投降
作者:蓝蓝水   许你一世繁华之安宁最新章节     
    有人不想死,冲着城卫军磕头求饶。
    “大人,大人,官老爷!求求您放过我吧!我上有老下有小,实在是快饿死了才跟着他们干的,我从来也没有干过一件坏事,我若是死了全家老小都得饿死,求求大人放我这一回吧!”
    一人投降激起千层浪,瞬间击垮了人心,上万人的暴民都跪了下来,谁都不想被烧死在这里。
    “大人,放过我们吧!我们都是一时糊涂才做下这等错事,求大人放过我们吧!”
    “我们愿意给临安城当牛做马,已赎罪过,求大人放过我们吧!”
    城尉李将军骑着马走到栅栏处,他一挥手,几名小兵抬着一捆绳子过来,众人合力把绳子扔到暴民面前。
    城尉李将军隔着栏杆冲他们喊道:“既然你们自愿投降,可以饶你们不死,但国有国法,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你们自己派几个人出来,用绳子把所有人捆了,一会儿随本将军去见知府大人听从发落吧!”
    他威目圆睁又道:“若是还有人敢心怀不轨,就地正法!”
    暴民们齐齐的被吓得一哆嗦,立刻高声哭喊着:“不敢,不敢,再也不敢了……!”
    有兵士站出来指挥着他们道:“还不快点开始绑,我们将军可没有多少耐心等你们,动作快点,给我绑结实了,要是敢给我们耍心眼,现在立刻就放火。”
    暴民都相互觑视一眼,事已至此听天由命吧!待在这里就是等着被烧死,出去也许还有一线生机。
    暴民里站出几个人,捡起地上的绳子开始挨个的绑人,先把人的双手绑上再串联在一根绳子,一百人一组,这样也好计数。
    这边暴民都听话的等着被绑,冷云看着人已经被绑了一大半了就开始给慕容嫣发信号。
    又一朵烟花在空中绽放,江远和慕容嫣站在林夕阁三楼上,看着夺目的烟花,心中十分的畅快。
    “好了,该我去收拾残局了。”
    江远亲自为她系好披风上的带子,柔声道:“晚上天气寒凉,小心着凉了,别在外面待太久了,我在柏雅居等你回来。”
    他的声音低沉声色十分好听,慕容嫣看着他绝丽的容颜,呆愣了一刻。
    江远好笑的敲了一下她的额头,揶揄她道:“夫人,要是看不够那就快点回来,回来再看可好。”
    慕容嫣后知后觉的才知道他说了什么,脸颊爆红又不知道拿什么话怼他,气的一跺脚转身欲走,身后之人又将她拉了回来。
    “把这个戴上。”
    江远摊开手,慕容嫣看见他手中拿着一副面具,镶宝石金色的蝴蝶面具,这是庆收节那夜江远送给她的。
    江远亲手给她戴上,又给她理了理衣服又嘱咐她一遍道:“早点回来!”
    慕容嫣有种错觉,他俩是不是反了,不是应该妻子送丈夫出门万般不舍,千叮咛万嘱吗?
    慕容嫣起了调侃他的心思道:“看你这么不舍,不如你和我一起去吧!”
    谁知江远反而郑重的道:“此事本来不该让你去做,我原本是打算舍弃临安城的,等我和你大哥把起义军安置妥当,就会离开临安城。”
    慕容嫣有些意外,原来他根本就没有想在临安城长住,所以才纵容临安城的百姓。那她是不是破坏了他的计划?
    “那现在呢?”
    江远能看出慕容嫣在想什么,他温柔一笑安慰她道:“现在有你打理临安城,那就当它是你的后宅,你亲自收服他们,让他们为你所用,你住在这里我也能放心,所以这件事只能你去做。”
    “那你呢?你还会离开临安城吗?你不会要把我一个人留在这里吧?”慕容嫣心里一慌,江远要离开,要把她一个人留在这里。
    江远拉起慕容嫣的小手道:“放心,我暂时还不会离开。”他说的是暂时,就是说以后还是要离开。
    慕容嫣心里明白,他们身处在危机四伏的环境里。为了天下能安定,为了他们不再风雨飘零,为了将来有一天可以骨肉团聚,安享太平盛世,就必须征战。她一个女孩子是不可能上战场的,只能留在后方等着自己的亲人凯旋归来。
    作为将门儿女这些她都会十分清楚,只是有些失落有些不舍,更是难过,千般滋味萦绕心头。
    江远怎会不知她的心思,可是不久的将来他就要上战场,一个小姑娘跟着他太危险了,他不能时刻的把她拴在身边,一旦疏忽大意就有可能让小姑娘受伤或是丧命,后果他无法承受。
    离别的话早晚都会与她说,今夜正好是个时机。江远心中还是很痛的,上一世那离别的画面还在眼前,她明知他没有活下来的希望,还会连夜赶制嫁衣一定要他给出承诺,要他活着回来娶她,他即使死了也要回来完成的承诺,今生绝不会再失言了。
    “快去吧!这次换我等你回来!”
    城西城门下。
    城西的城门紧闭,有守城军把守城门。城门下筑起高台,将城门口堵住。
    守城军用身体做成人墙,拦在高台下,不让百姓靠近城门一步。
    城中的百姓蜂拥而上,叫喊着让守城军赶紧开城门,他们要出城逃命去。
    “不能开城门!”有位身材魁梧的城卫军站出来大喝一声!
    “现在不能开城门,我们收到消息,红绡军要来攻打临安城,正在来的路上。”
    这一声吼,给围在城门下的百姓当头一棒。
    “什么是红绡军?”
    有人莫名其妙,有人惊慌失措,大部分百姓都不知道红绡军,相互打听起来。
    “红绡军和起义军差不多,都是和官府对着干的人。”
    “那他们是反贼,还是土匪?”
    “听说红绡军不抢百姓的粮食,只抢贪官污吏和官府的粮食。”
    “那他们也算是好人了!”
    “这可不好说,如今天下大乱,人心难测,这谁能说得准。”
    百姓们都沉默了。
    城卫军继续劝说:“今夜暴乱引来了红绡军,他们虽然只有几千人,可是人家骁勇善战,可不像暴民那样手里连个武器都没有,只会打砸抢烧。人家手里可是真刀真枪,咱们还是想着怎么保住临安城吧!”
    “守城是你们的事,你们这些人连暴民都制服不了,难道还要我们百姓亲去上阵杀敌吗?那要你们这些饭桶有什么用!”
    “就是,你们这些欺压百姓的狗官,就知道欺负我们普通百姓。”
    人群里面不知谁喊出了这句话,带动了一片支持声。